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趣味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980_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构建现代化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广泛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构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趣味课堂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当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和启蒙阶段。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地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广泛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一、 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
  1.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是构建现代教育课堂的基础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都被广泛地运用。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不多,对于一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一般只能通过语言描述和表达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在信息技术的手段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解式,而是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构建现代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2.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很多事物并没有理性和全面的思考。而在课堂教学中,唯一能够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方式,就是构建趣味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微视频教学以及远程教育和指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 立足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趣味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对策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趣味数学课堂的构建,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构建现代化的数学教学课堂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该怎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构建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呢?
  1.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体现于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不再是难事。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积极地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构建具有趣味的数学教学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充分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如小汽车、硬币、花朵、太阳等等,然后提问:哪个小朋友能最快将图片中所有的圆形找出来?学生们瞬间兴趣盎然,积极地寻找图片中的圆形。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小汽车的车轮是圆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呢?面对这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学生们开始思考和积极讨论。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欲
  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动画手段,将静态的图形动态化,平面的图形立体化,帮助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从更加直观的角度理解和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圆柱的侧面积计算”相关知识时,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周长×高,学生们将会一知半解。或许在面对相关题目时,学生们懂得计算,但却不知这个公式是如何得来的。在信息技术的手段之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动态图,将一个长方形慢慢变成一个圆柱形,然后问学生:长方形卷成圆柱体以后,长是圆柱体的什么?宽是圆柱体的什么?那圆柱体的侧面积又该怎样计算?通过动态图的展示以及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们就会不断思考,最终自己总结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显得更加的直观和易懂,而学生对计算公式的掌握,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不断的推理得出。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3. 巧用微视频教学,构建趣味小学数学课堂
  在信息技术的手段下,微视频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教师积极采纳。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通过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或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作一些简短却有趣的教学视频,通过将视频引入到课堂教学的导入、授课环节,改变沉闷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构建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积极地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构建趣味教学课堂,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慶英.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
  [2]李彦刚.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该文报道一种在铝合金微波元件上装饰、防护性电镀金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改良的锌酸盐溶液中经两次浸渍处理后,低温、碱性化学予镀镍,然后酸性化学镀镍加厚(10~15μm)。最后
会议
在化学镀镍法制备NiZrO〈,2〉粉末的过程中,用粉体增重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镍的沉积量与时间的关系,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镀覆速度,计算了化学镀镍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摘 要: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鲜活、直观的东西。那么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如何把抽象的、枯燥的理论性的知识,上出艺术性、趣味性、模型性,从而使小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深入浅出,曲径通幽,使所有的孩子通过模型教学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课堂效率,把小学数学上出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教学;提高效率  如何从学生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通过初步感知,引导学生发
该文通过置换反应在MLC端头银电极上沉积出金属钯,在钯的催化作用下,在MLC银端头上可以通过化学镀镍形成一层厚度均匀而且致密的镍磷合金。与电镀镍相比,化学镀镍工艺简单,对于MLC性能的影
摘 要: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达,带来了多元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高职院校学生年龄尚小,面对诸多文化思潮,时常感到迷茫与困惑。因此,向他们传播一些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并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与规范,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关键词: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高职学生;德育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综合了道家、佛家思想等各家学说精华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其精髓已经深入到国
摘 要: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通过调查法和文献法明确了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方法,望这些方法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环境;教学设计  一、 引言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