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保健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血压是当前社会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能够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自从其在临床实验中的有效性得到认可之后便迅速普及,但是随着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该药物治疗高血压所具有的作用和地位出现了很多的质疑声音,因此迫切要求对β-受体阻滞剂进行重新的定位,全面考虑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临床应用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并且由于现今人类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更需要值得警惕的是高血压的低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影响[1]。近年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不断涌现,包括利尿剂、RAAS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在内的药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关于其安全性的辩论从未停止。
  1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分析
  高血压患者机体的病理变化是周身小动脉病变继发硬化,表现在血流动力学上就是血压升高,该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后期可引发心脑血管等组织以及各脏器功能的衰退。经临床验证以及病理证实,β-受体阻滞剂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对心脑血管进行保护[2],其功能发挥主要表现一下方面。
  第一是对中枢神经的作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控制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从而使神经元活动性降低,起到降压作用;第二是对心脏β受体的作用,药物对心脏β受体产生作用后可以达到降低患者心率、控制心输血量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患者心肌收缩能力,导致房室传导速率降低,进而使血压降低;第三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肾脏近球细胞存在的β受体在活性激发后能够促进肾素大量分泌,致使血压增高,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这种兴奋,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达到降压效果;第四是对压力感受器的作用,压力感受器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β-受体阻滞剂能够使患者在保持卧位或者坐位时的血压降低,充分说明了其在压力感受器保护方面的有效作用。
  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适应症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困境还在于其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如果治疗药物不能够满足适应症的特殊要求,可能造成治疗失败甚至加重病症等事故的发生。交感神经激活是高血压的主要致病机制,如果患者具有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病症将会使交感活性获得持续增强,因此必须将适应症作为药物选择的重点主观对象。三代β-受体阻滞剂所具有的α受体阻断功能能够充分降低β-受体阻滞剂在降低脂蛋白酶活性时产生的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增强等作用,因此三代β-受体阻滞剂至控制交感活性、心率加快和舒张压过高的有效药物。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时具有以下适应症: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青光眼、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妊娠高血压[3]。
  3 β-受体阻滞剂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高血压之所以能够引发严重的后果主要在于其能够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进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评价高血压治疗方案时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药物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60岁以下高血压患者是具有同其他药物相似的效果,但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60岁以上人群。显示出β-受体阻滞剂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转归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在关于心肌梗死等高血压患者猝死率的调查研究中,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药物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也有研究人员提出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保护方面具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相似的作用,甚至能够发挥更有益的效果。
  4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争议
  评价药物的两个基本指标是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β-受体阻滞剂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长期以来就存在各方面的争议,尤其是在Messerli运用随机历史病例回顾试验进行的对照分析并提出“β-受体阻滞剂不应再作为治疗无症状老年高血压这的一线药物”这一观点后,相似的论点被不断提出,直接动摇了β-受体阻滞剂的地位[4]。瑞典学者在关于β-受体阻滞剂的荟萃研究中,将其与安慰剂或者无药物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时能够使卒中的发生风险降低19%,但是相对于其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来说,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的患者罹患卒中的风险增加了4%,此项研究被发表在《Lancet》杂志,受到相关方面的影响,美国于2003年在指定最新高血压治疗指南时,不再将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而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和高血压学会也于2006年提出建议:没有β-受体阻滞剂强制性指证的高血压患者将不再将其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就以往的研究内容来看,关于β-受体阻滞剂的安全性缺失受到多方的质疑,但是在考虑是否作为一线药物问题时仍具有较大的讨论价值,并且当前大众观点也认为在一般状况下,符合临床适应症要求的患者治疗状况仍将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药物对待。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时具有切实的疗效,无论是降压效果还是在对靶器官的保护方面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多项研究结果试图揭示β-受体阻滞剂存在的安全性风险,但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还不能对β-受体阻滞剂与卒中等严重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切的阐述。因此,在当前降压药物大量涌现的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能仍需进一步得到验证,但其具有的一线药物地位短期内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刘国树.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争论再评价[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04):195-199
  [2]任延平,张明娟,黄若文.哇巴因及其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2):1330-1332
  [3]王立忠,李燕.血管緊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清瘦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30):3417-3419
  [4]马治军,郝琦,张新江等.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08):285-28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对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非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筛查,同时探索其与不同等级心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50例并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检查并进行评分。评定分数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结果:5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MoCA评分为23.2±2.5,分值范围在1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用规范的方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收治老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用规范的方法治疗。 所有病患均接受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随后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有针对性地给药。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后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有效与显效,进行评价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300mg,2/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150mg,3/日,均连用10天。结果 治疗组60例中痊愈率50%,有效率91.6%,对照组痊愈率30%,有效率68.3%,两组间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对复方甘草酸苷、伐昔洛韦过
期刊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死因  卒中后患者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各种情感障碍 ,如抑郁,焦虑,淡漠,情感失禁和狂躁.其中以卒中后抑郁(PSD)最多见.PSD可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对PS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用我院2009---2012年住院病历172例,所以病历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牙列缺损的临床症状,探索奥齿泰种植技术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的适用性。方法:对在我院自2012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20例牙列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日本NSK种植机,奥齿泰种植技术及种植系统,对实验中35颗缺失牙进行种植修复;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判断种植体周围骨结构状态是否发生改变;对种植修复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主要观察软组织有无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膝关节纵行切口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2例髌骨骨折患者行膝关节纵行切口钢缆内固定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6~15个月随访,观察钢缆情况。结果 骨性愈合率达100%;钢缆无变形、松动、断裂等现象发生;髌骨关节面光滑平整;经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者关节功能为优39例(92.86%),良3例(7.14%)。结论 运用膝关节纵行切口钢缆内固定术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单切口眶隔前悬吊额肌上睑SMAS治疗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重度上睑下垂进行单切口眶隔前悬吊额肌上睑SMAS手术治疗。结果 接受手术的19例严重上睑下垂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术后所有患者上睑位置提高3mm-7mm,其中15例可达到6mm及以上。双侧睑高度基本对稱,矫正后双眼眼睑高度相差仅在1mm-2mm之间,双侧上睑下垂患者中有一例一眼上睑效果较好,一眼上睑效果不明显,造成
期刊
目的:比较窝沟釉质成型封闭术(EST)与普通窝沟封闭术(CST)封闭剂的保存率及临床疗效。方法:EST及CST方法分别封闭下颌第一颗恒磨牙90颗随访2年,观察封闭剂脱落情况。结果:EST组封闭剂未脱落牙78颗,封闭剂保存率86.7%CST组封闭剂未脱落牙58颗,封闭剂保存率64.4%。结论:EST较CST能明显提高封闭剂的保存率,从而增强防龋效果。  关键词:窝沟釉质成型封闭术 普通窝沟封闭术 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KP手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脊柱骨折老年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感染、血肿、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手术3d后所有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改善,Cobb角明显缩小,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BI得分明显提高,且与手术前相比P<0.05。结论:应用P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2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8例)给予泮托拉唑肠溶片抑酸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抑酸治疗,总的疗程均为8周。结果 HP阳性成功根除治疗组、HP阳性未成功根除治疗组、HP阳性对照组患者反酸、烧心、不典型表现及食管外表现减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