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实施PKP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来源 :保健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PANJ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KP手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脊柱骨折老年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感染、血肿、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手术3d后所有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改善,Cobb角明显缩小,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BI得分明显提高,且与手术前相比P<0.05。结论:应用PKP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脊柱骨折;老年;PKP手术;疗效
  脊柱骨折是老年骨折中的常见类型,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深,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并以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为主要类型。临床中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行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但是该法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近几年来我院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老年患者6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7.8岁,所有患者均具有较为典型的脊柱骨折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较为剧烈的腰背部疼痛,但不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且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线片和MRI扫描明确诊断。所有骨折时间3d~14d不等,平均骨折时间为7.1d,60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包括:T9损伤3例,T10损伤4例,T11损伤19例,T12损伤18例,L1损伤7例,L2损伤5例,L3损伤4例,且所有患者中均排除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所有患者均选用全身麻醉,取俯卧位,悬空腹部,在C臂X线机透视下将穿刺针尖置于椎弓根外上缘,直接进入椎体后方,导入工作套管。将精细钻通过扩张器外鞘缓慢钻入,在透视下轻轻使钻头到达椎体前1/3处,此时取出钻头,经工作套管插入球囊扩张器,确定球囊位置,连接注射装置灌注碘海醇造影剂行球囊扩张,在椎体内形成一个供骨水泥填充的空腔,并直到看到球囊到达椎体任意边缘表明椎体复位满意后退出球囊。透视下向空腔内灌注高粘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并在C臂X线机监视下确认骨水泥在椎体内充盈情况满意后停止灌注,待骨水泥凝固后退出工作套管,术后切口處压迫止血并至少继续俯卧2h,以使PMMA完全变硬方可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 术前和术后3d分别对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进行测量,并计算术前和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占正常高度的百分比。同时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应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得分越低说明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并应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手术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未出现感染、血肿、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的术后下地时间为2~5d,平均下地时间3.2d,住院时间4~13d,平均住院时间6.23d。
  2.2手术效果 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d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的比较,术后3d所有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占正常高度的百分比明显增加,Cobb角明显减小,且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日常活动能力评价 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并应用BI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6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BI得分分别为(53.5±5.7)分、(94.5±6.5)分,两者比较,术后患者BI得分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老年脊柱骨折的治疗重点是尽可能恢复骨折部位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技术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其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插入椎体球囊扩种器以恢复椎体高度,从而达到增强脊柱稳定性、避免塌陷、缓解疼痛的目的【1】。PKP术式的设计保留了PVP优点,改善了PVP术式无法改变脊柱后凸畸形的缺点,术后可明显恢复患者被压椎体的高度【2】。并且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骨水泥材料的不断成熟,PKP在临床中具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作为一种微创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老年脊柱骨折的治疗中。
  但是应用PKP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手术的过程中还应准确骨水泥的注入时机和注入量的把握以防止骨水泥渗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应注意在骨水泥注入过重中避免椎间隙的渗漏以减少术后可能出现的骨折。在本组的资料中,对60例老年脊柱患者均行PKP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改善,Cobb角明显缩小,且术后3个月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后凸畸形等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脊柱力学性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组的资料和时间有限,对于其远期疗效以及安全性还待进一步加大样本研究。
  参考文献:
  [1]范海涛,申才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4):473-476.
  [2]林秾,杨迪生.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在治疗椎体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9,19(2):175-1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便秘护理的方法。方法:对59例出现便秘的老年患者的护理后疗效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经过处理后,59例老年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效率高达100%;患者在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结论:针对老年便秘患者的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护理方法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是必要的。  关键词:便秘;护理;效果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会随着很多种疾病的出现而发生,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撬拨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B?haler角与Gissane角疗后效果。结果 随访四个月后,在B?haler角与Gissane角疗效判定中,9例得以恢复,植骨融合功能恢复正常;12例有明显改善,骨折基本复位;2例骨折复位不理想,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撬拨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进
期刊
摘要 目的: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对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非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筛查,同时探索其与不同等级心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50例并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检查并进行评分。评定分数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结果:5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MoCA评分为23.2±2.5,分值范围在1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用规范的方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收治老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用规范的方法治疗。 所有病患均接受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随后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有针对性地给药。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后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有效与显效,进行评价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300mg,2/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150mg,3/日,均连用10天。结果 治疗组60例中痊愈率50%,有效率91.6%,对照组痊愈率30%,有效率68.3%,两组间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对复方甘草酸苷、伐昔洛韦过
期刊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死因  卒中后患者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各种情感障碍 ,如抑郁,焦虑,淡漠,情感失禁和狂躁.其中以卒中后抑郁(PSD)最多见.PSD可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对PS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用我院2009---2012年住院病历172例,所以病历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牙列缺损的临床症状,探索奥齿泰种植技术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的适用性。方法:对在我院自2012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20例牙列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日本NSK种植机,奥齿泰种植技术及种植系统,对实验中35颗缺失牙进行种植修复;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判断种植体周围骨结构状态是否发生改变;对种植修复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主要观察软组织有无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膝关节纵行切口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2例髌骨骨折患者行膝关节纵行切口钢缆内固定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6~15个月随访,观察钢缆情况。结果 骨性愈合率达100%;钢缆无变形、松动、断裂等现象发生;髌骨关节面光滑平整;经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者关节功能为优39例(92.86%),良3例(7.14%)。结论 运用膝关节纵行切口钢缆内固定术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单切口眶隔前悬吊额肌上睑SMAS治疗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重度上睑下垂进行单切口眶隔前悬吊额肌上睑SMAS手术治疗。结果 接受手术的19例严重上睑下垂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术后所有患者上睑位置提高3mm-7mm,其中15例可达到6mm及以上。双侧睑高度基本对稱,矫正后双眼眼睑高度相差仅在1mm-2mm之间,双侧上睑下垂患者中有一例一眼上睑效果较好,一眼上睑效果不明显,造成
期刊
目的:比较窝沟釉质成型封闭术(EST)与普通窝沟封闭术(CST)封闭剂的保存率及临床疗效。方法:EST及CST方法分别封闭下颌第一颗恒磨牙90颗随访2年,观察封闭剂脱落情况。结果:EST组封闭剂未脱落牙78颗,封闭剂保存率86.7%CST组封闭剂未脱落牙58颗,封闭剂保存率64.4%。结论:EST较CST能明显提高封闭剂的保存率,从而增强防龋效果。  关键词:窝沟釉质成型封闭术 普通窝沟封闭术 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