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7年1月至8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2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另从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20例作研究组,采取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与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率分别为90%、8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4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内治疗技术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中效果显著,创伤小,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技术;颅内动脉瘤;效果
  【中图分类号】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2-039-02
  颅内动脉瘤即因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局部血管异常,脑血管瘤朝颅内动脉壁异常膨出,使血流动力学出现变化的现象,动脉瘤破裂会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故而若不能及时治疗,直接威胁患者性命[1]。过去临床主要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感染率高,康复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在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的今天,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出现以其特有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更高等优势为临床进行颅内动脉瘤治疗供给了新选择[2]。为了进一步了解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I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研究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至8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20例作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另从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20例作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平均(56.4±0.7)岁,瘤体部位:大脑中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13例;所有病患均作脑部CT扫描或DSA检查确诊,且性别、年龄、瘤体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全麻后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手术部位的常规消毒,由Yasargil翼点入路,在颧弓上耳屏前1cm位置发际内取7-8cm弧形切口,分离去瓣,在冠状缝和颧上线交界处上方进行钻孔,将骨瓣去除,加强颅内压监测,将硬脑膜弧形切开,打开侧裂池,开放视交叉池与颈内动脉池,完成脑脊液的引流减压,明确血管关系,将动脉瘤瘤颈充分暴露,使用瘤夹将血流阻断,将动脉瘤彻底夹闭,止血且作脑膜缝合,若水肿明显需行去骨瓣减压术,做好头皮缝合。
  研究组:行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使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与全身肝素化处理,对病患作股动脉穿刺插管,经造影后明确动脉瘤形态、大小、位置等,再顺微导管超动脉瘤置入电解可脱式弹簧圈,通电电解解脫。若动脉瘤填充致密,血管造影结果为动脉瘤完全消失,则撤离微导管,留置管鞘,且在术后6h将其拔掉,作压迫止血,予以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与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使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对病患术后6个月康复情况给予评估,并分作5个等级,其中5级:轻度残疾,但具备正常生活能力;4级:中度残疾,不过能独立生活;3级:重度残疾,生活需依靠他人帮助;2级:呈植物生存状态;1级:临床死亡。康复率=(4级+5级)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调查记录的数据值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康复情况与感染发生率均应用[(例)%]表示,经x?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由以下表格1里记录的数据能够看出,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率为90%,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率为8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22,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病因,主因脑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与腔内压力变大而发生的囊性膨出,致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3]。现今临床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方法有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治疗技术两类,其中开颅手术在临床的应用中虽可对肿瘤形态、大小与邻近组织及血管分布给予更全面清晰的观察,治疗效果不错,不过为患者带来的应激大,手术风险高,甚至在手术期间可能会为邻近血管、神经与脑部组织带来程度不同的伤害。但在微创技术逐日发展的今天,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主要经显微器械的使用,通过血管内治疗技术对患者予以治疗可将损伤程度控制到最低,达到防控并发症的目的,大部分病患均可耐受,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
  故而在本文中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与采用传统开颅夹闭术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虽两种手术方式均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但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的应用更具优势。故而我们认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可优先使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但也不可一味追求微创术,需结合患者意愿以及实际情况作出最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罗飞.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6):80-81.
  [2]王盛华.全身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5):103-104.
  [3]杨国瑛.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6):107-10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住院患者分为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感染控制)和50例实验组(常规治疗+感染控制+微生物检验);结果 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26%,实验组以轻度感染为主,对照组以中度和重度为主;结论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医学成像技术也不断提高,很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 C T等影像学辅助检查。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目前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胸部增强CT扫描是目前诊断肺癌重要的检查手段。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學生短时间不易掌握,采用多学科联合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充分动员学生主观能动性,不仅讨论疾病的影像学知识,还系统讨论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风险因素、典型的症状、体征,筛查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60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的方式,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书中出血时间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家兔血浆中白头翁皂苷B4(AB4)浓度,并初步研究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4只家兔随机分组,自身对照分别给予AB4片剂及注射液,不同时间点采血,UPLC-MS/MS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采用DAS 3.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AB4片剂及注射液给药后的t1/2分别为(16.24±5.50)、(2.43±0.62)h,AUC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且所有患者均符合此次研
期刊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_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它已成为一种全球最常见慢性肝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被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NAFLD 的一个新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NAFLD与HCY的关系及可能机制,可提高临
期刊
摘要:目的:以复发疝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复发疝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方法,观察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复发疝,应首选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大小后踝骨块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指征。 方法 选取2014年至2017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术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83例,根据后踝骨块占胫距关节面面积大小分为A(0.05)。B组34例患者中有26例进行后踝固定,固定组AOFAS评分(83.7±4.7分)高于未固定组(79.6±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后踝骨块≥10%关节面时应行内固定,当<10%关节面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下胆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损伤情况与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造成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8例患者中右肝管损伤1例,肝总管损伤2例,迷走胆管损伤4例,胆总管损伤1例;治愈8例(100.00%)。结论 腹腔镜手术医师要具备扎实的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对骨科多发创伤病人实施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间接收且施予相应治疗的多发创伤病人78例为调查的主要对象,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纳入两组(急诊手术组、保守治疗组),各组均39例,急诊手术组对病人施行急诊手术的对应治疗,保守治疗组施予常规的保守性急救治疗。评比两组总体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以后,急诊手术组病人的并发症出现率、感染出现率、死亡率均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