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仿真试题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参/封/体裁衣 自怨自/方兴未
  B. 斗/问/屈聱牙 利多销/日西山
  C. 款/标紧/悬崖级而上/人牙慧
  D. 刊/下脸/抛头面 鬼使神强人意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 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将成为一种与美元_____的主要货币。
  ③ 贝克汉姆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你现在还没拿定主意加入皇家马德里______曼联?”
  A. 应付 抗衡 或者
  B. 应付 对峙 还是
  C. 应对 抗衡 还是
  D. 应对 对峙 或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名著续写难似乎是世界级难题,除《飘》的续集《斯佳丽》赢得赞誉外,像高鹗续书之于《红楼梦》,果戈理付之一炬的《死魂灵(二)》之于原著,都难逃画虎类犬的命运。
  B. 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品足,称赞该剧将近年来花样男子的娇柔一扫而光,重新定位了中国男人应有的气质。
  C.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D. 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大学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由于海外华人的努力,中国的春节被很多的亚洲国家和欧美城市所接受,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中国春节越来越浓重的国际化色彩。
  B. 针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海外华侨华人和两岸同胞在全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独”促统活动,先后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反“独”促统大会和大型论坛,有力地遏制了“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图谋。
  C. 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 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承担着同样的救助患者的使命,也面临着程度相当的医疗费拖欠问题,却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这就增加了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难度。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魏初有四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焉。父库者,为领人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瑰,由是知名。后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自修饰服章,军中号为独孤郎。及尔硃氏破葛荣,以信为别将。从征韩娄,信匹马挑战,禽贼渔阳王袁肆周。后以破元颢党,赐爵爰德县侯,迁武卫将军。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寻征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瀍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从我,世乱识忠良,岂虚言哉!”进爵浮阳郡公。时荆州虽隐东魏,人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既至,东魏刺史辛纂出战,信纵兵击纂,大败之。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遂定。
  东魏又遣其将高敖曹、侯景等奄至。信以众寡不敌,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载,梁武帝方许信还北。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答以“事君无二”。梁武义之,礼送甚厚。大统三年至长安,以亏损国威,上书谢罪。魏文帝付尚书议之。七兵尚书、陈郡王玄等议,请赦罪复职。诏转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寻拜领军将军。
  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唐)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选自《北史·独孤信传》,有删节)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怀之招:招抚
  B. 乃信为大都督 表:表彰,表扬
  C. 遣其将高敖曹、侯景等至 奄:突然
  D. 遂率麾下梁奔:投奔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因家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 武卫能辞父母 刘豫州何不事之乎
  C. 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 骞郎应募使月氏
  D. 胜令信入关使人复葺南阁子
  7. 将下面的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独孤信“忠勇有节”的一项是(3分)
  ①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②信匹马挑战,禽贼渔阳王袁肆周。
  ③信单骑及之于瀍涧
  ④梁武帝问信所往,答以“事君无二”
  ⑤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
  ⑥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
  A. 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独孤信作战十分勇猛,在征讨韩娄一战中,他曾单枪匹马出阵挑战,擒获了渔阳王袁肆周,被赐爵爰德县候,迁职为武卫将军。
  B. 独孤信被征入朝后,深受北魏孝武帝的器重。等到武帝西迁时,他弃家追随,表现了他的耿耿忠心,由此受到孝武帝的嘉赏。
  C. 魏文帝认为独孤信在荆州与东魏军作战时兵败而降,是因为寡不敌众、情非得已,故而在他回到长安后被赦免其罪,官复原职。
  D. 独孤信容貌俊美,很有谋略,功勋卓著。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做了北周、隋、唐代皇帝的皇(太)后,这为历史上所仅有。
  9. 断句和翻译(9分)
  (1)请用“ / ”为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信 在 秦 州 尝 因 猎 日 暮 驰 马 入 城 其 帽 微 侧 诘 旦 而 吏 人 有 戴 帽者 咸 慕 信 而 侧 帽 焉 其 为 邻 境 及 士 庶 所 重 如 此
  (2)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①寻征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3分)
  ②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从我,世乱识忠良,岂虚言哉!(3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归石湖
  [南宋]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①,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①日光初出为暾,青中透红为绀。
  (1)前四句是怎样写景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诗中哪几句是正面点出题中“初归”二字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 ,___________。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屈原《离骚》)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4)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氓》)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趋时——周易的大智慧
  曲庆彪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拥有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失去的是时间,而我们用以度量生命行程的时间又是怎样与环境、态势、机运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左右了人的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
  包裹在卜筮大氅下的哲学典籍《周易》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周易》中每一卦都是虚拟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境遇的发展过程,每一爻都象征着事物初萌、发展、跃升、成熟和盛极而返、带着新质向原点回归的不同阶段。六十四卦对“时”的阐释各有侧重,但都紧扣一个“时”字,充分体现着《周易·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周易》中所论及的“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间的延续,应理解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以及达到某一关节点时境况综合的抽象。时间与氛围、环境、态势、机会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的概念,如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等。这些概念里蕴含着时间的推移、时势的演化、时境的变迁和时中的把握。
  趋时,就是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效的觉悟。“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趋”同样要灵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通常,人们处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去探求,去把握,叫顺之;被动适应,叫由之。由之不是不好,得看什么时候,分什么事情。我们还是要强调“趋”的主动性、自觉性,也强调要作为有心人,培养自己对“时”的感觉,通过积累和凝聚,让这种感觉成为随天、随机、随心、随时可“趋”的悟性。
  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刻地理解与时偕行,我们就会发现,其根本精神在于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在于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与时偕行,就需要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化的规律,灵动自如,昂扬健行,生生不息;同时,与时偕行不仅意味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于时代,而且也意味着不要“豪迈地”超越时代。在这变动不居的世界上,人们期待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那一刻。那一刻,便是我们与时偕行的“时”。“违时不进”的保守主义,“超时而进”的激进主义,都不是“与时偕行”的准确诠释。在时的把握与动作上,“过”与“不及”都不行,要真正体现与时偕行。
  在历史潮流跌宕涌进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与时偕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通常,“时”与“势”往往相一致,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如《周易》所说:“顺乎天而应乎人。”孙中山把这叫做“顺乎世界之潮流,适乎人群之需要”。但也会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形成“时”的悖论。特别是一个社会要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其时之义大矣哉”。这样大的“时”到来之际,就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
  宇宙的演化,社会的变迁,生命的遗传,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从《周易》对“趋时”的理解和阐释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命运。这里的“时”,是按照天道人事运行的大规律,各种事物勾连互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时”——时中蕴势、时中含机,
   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机便成熟了,就可以变,也必然变;就应该动,不动就会错过机会。
  “道莫盛于趋时”,宿命论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周易》却通过对“时”的体察和把握,通过“趋时”的大智慧而超越了宿命论的观点,不能不说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一个制高点。
  (作者为辽宁师范大学校长)
  12.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 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概念,都是在《周易》中所论及的“时”的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B. 要实现“趋时”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要培养自己对“时”的感觉,努力让这种感觉成为悟性。
  C. 在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时,我们要坚持“时”与“势”的一致性,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
  D. 宇宙、社会、生命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
  E. 处理任何事物都要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主动探求事物本质,认识时势,把握时机。
  13. 下列各项是对《周易》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周易》是对易卦象征意义作解说的卜筮书,同时又是一本哲学著作。
  B.《周易》中每一卦都体现着《周易 ·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C.《周易》认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命运。
  D.《周易》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这一观点超越了宿命论。
  14. 文章说“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其辨证性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4分)
  15. 作者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哪3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趋时”的深刻含义的。(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请把选做题题号后的□涂黑。注意: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按要求完成16—18题。
  看花的姿态
  迟子建
  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尹雪艳是株梅花,而且是雪光中的,极端的娇艳,又极端的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金大班呢,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那在月夜下闪烁的花朵,恰如多情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温暖着迷茫的人。梅花不管多么经得起风霜,它终有花容不再的时候;夜来香呢,它也终归有寂灭的一天。可是白先勇先生用那枝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人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同性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是不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那儿的市民爱好音乐。白先生笑着说,抗战时,他父亲(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打到了东北,可是蒋介石不让打!他说自己没有去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那里演出。
  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有一天晚上,他请我和台湾作家刘克襄到港大他暂居的寓所去坐坐,我们围聚到桌旁,喝酒谈天。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所致的。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作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选自2007年7月17日《文汇报》,有删节)
  16. 文中实写和虚写了哪些“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联系原文分条概括。(5分)
  17. 从内容上看,引用郑愁予的诗歌作结有哪些好处?(4分)
  18. 联系全文,说说标题“看花的姿态”的深刻含义。(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传记,完成19—21题。
  医生不应该是天使吗
  (访谈录,节选)
  问:医生拿回扣、收红包是一个普遍现象吧?看来医生的道德水平的确大大地下降了。
  答: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根本就不存在道德滑坡这回事。从根本上看,引导人们行为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在经济学看来,法律也好,道德也罢,都是人们在交往和合作中,为协调相互利益关系而达成的一些制度安排。这些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规范个体的自利行为,降低交往的成本,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学有关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个人总是在所面对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有人称之为“人性自私”假设。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抨击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但还没有人能够推翻它。 “人性自私”假设并不是断定人必定自私而不可能利他,更不是鼓吹人们应当自私自利。说穿了,这一假设只不过是基于一个谁都明白的常识:没有什么能保证人人无私,也没有什么能保证个人事事无私。既然如此,人们在考虑制度安排时当然就只能从人有可能为恶的低调假设着眼,而不能把制度安排建立在人性永善的高调假设上。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制度安排决定收益分配规则,收益分配规则决定了个人的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所有个人的行为合在一起,决定了全社会的经济绩效。这一基本原理意味着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当事人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追求利益极大化的结果。所以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而没有不合理的个人行为选择。因此,不是医生的道德水平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问:医生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他们不应该道德高尚吗?他们不应该是天使吗?
  答:哪个职业不应该是天使?政府官员不应该是吗?他们的决策影响着许多人的命运,这份责任比救死扶伤轻吗?法官的判决决定了一个人的自由、尊严甚至生命,这份责任轻吗?媒体的报道或广告事关人们是否了解真相,事关一个人乃至一些人的名誉、尊严甚至命运,这份责任轻吗?大巴司机的行为决定了几十个人的安全乃至几十个家庭的幸福,这份责任轻吗?农民是否使用剧毒农药,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这份责任轻吗?如果医生应该是天使,谁又可以不是?
  问:你的意思是?
  答:我不否认道德的巨大作用,但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我更相信这样的信条:不信任任何人的品德,不怀疑任何人的理性。从根本上看,引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是利益取向,而非道德取向。我不能确定人们会不会为了所谓的道德或良心采取某一行为,但是我相信他的利害得失计算会诱使他选择某一行为。如果一个医术精湛、工作负责、完全根据患者的利益决定自己行为的医生,即能够获得充分的社会尊重并过上体面的物质生活,我相信绝大多数医生的理性会引导他这样工作。反过来,如果一个行为规范的医生过的却是清贫的生活,而一个损害患者利益、拿回扣、收红包的医生却过着优裕的生活,你怎么指望医生像天使一样工作?一般地说,一个社会是不是道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什么?是那些行为增进社会福祉的人过着更为体面的生活,这种体面既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励大家做道德高尚的人!
  (节选自《书摘》2007年12期
  《折翼的天使——医生怎么了》)
  19. 在经济学家看来,医生拿回扣、收红包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源是什么?(3分)
  20. 如何理解经济学有关“人性自私”的假设?(6分)
  21. 以医生为例,说说这位经济学者“不信任任何人的品德,不怀疑任何人的理性”这个信条的含义。(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提名并积极推荐下,香港原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女士以高票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成为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中国人。请你以个人的名义给她写一份简要的贺词。(4分)
  答:______________
  23. 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约为1.3亿人,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村劳动者约有1.3亿人,扣除两者重合部分,全国农民工总数约在2.1亿人左右。现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而调查显示,只有39.5%的农民工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8小时,30.2%的农民工劳动时间在9~10小时,14%的农民工需要工作11~12小时,10%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而农民工的月收入低于500元的占11.6%,500~800元的占31%,800~1200元的占31.9%,1200~1500元的占13.6%,在1500元以上的占11.9%。56.5%的农民工从未接受过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只有60.6%的人表示所在单位提供了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仅有47.2%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能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绝大多数农民工有过办理暂住证与进城务工许可证及外出务工许可证、被用人单位或雇主收取押金、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经常需要加班、工资被拖欠、所在单位或雇主有打骂行为、遭受当地管理者歧视,甚至被收容遣送等经历。农民工权益受损时,很难得到有力的维护,绝大多数农民工要求政府提供社会保护,尤其是社会保障与权益维护机制。
  (1)当前我国农民工这一特定群体面临哪些社会问题?(4分)
  (2)要改善现状,企业和政府各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4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定假日就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必须给社会工作者以休息的统一假日。2007年12月14日, 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主确定立意和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 D(A禅chán/shàn,量liànɡ/liànɡ,艾yì/ài;B熨yùn/yù,诘 jié/jí,薄 báo/bó;C项,识zhì/zhì,勒lēi/lè,拾shè/shí;D项,载zǎi / zài,露lòu/lù,差chāi/chā)
  2. C(应对:应付,面对。应付:对人对事情采取措施;有时有贬义,敷衍、将就。对峙:相对而立。抗衡:对抗,不相上下。“还是”和“或者”都可以表示选择关系,但“或者”不能用于选择问句中)
  3. C(A项,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不符合文意,可改为“狗尾续貂”。B项,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感情色彩、使用对象有误。D项,不绝如缕,用错对象)
  4. D(A项,句式杂糅;“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的主语不明确;B项,动宾搭配不当,不能说“举办……大会”,可将“召开……大会”和“举办……论坛”分开说。C项,成分残缺,应在“变相提价”后加上“等价格违法行为”)
  5. B “表”为动词,上表奏请朝廷(任命)
  6. B(遂,副词“竟”/副词“就”。A焉:均为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C以:均为介词,“凭着……身份”。D乃,均为连词,“于是”“就”)
  7. D(①是独孤信父亲的情况⑤说的是独孤信容貌俊美、胸有谋略⑥说的是独孤信的三个女儿的情况)
  8. C(独孤信并没有“兵败而降”,而是率兵投奔梁朝暂时栖身;也不是魏文帝认为他无罪,而是魏文帝交由尚书等大臣们商议,大臣们认为他无罪,请求皇帝赦免他,官复原职)
  9.(1)信在秦州 / 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 / 咸慕信而侧帽焉 / 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每两处1分)
  (2)①不久,独孤信被征召入朝任职,魏孝武十分信任他。(“寻”“雅”各1分;被动句1分)②武卫将军竟能辞别父母,舍弃妻子儿女来追随我,世道混乱才能识别出忠良之臣,这哪里是空话啊!(“遂”“捐”各1分,“岂虚言哉!”句式对1分)
  10.(1)这四句先写夏天早晨的景象,色彩绚丽;接着点明石湖方位所在;然后写田野和水塘景象,对仗工整,富有表现力。这四句虽是客观写景,但从中可领略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3分)(2)“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正面点出“初归”二字。(1分)路是旧时认识的,信步走去也不会走错;几次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地发现他们原来是我的邻居。这两句写初归感受十分真切。(2分)
  1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12. C、E(C“在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时”,“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 E,通常,人们处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去探求,去把握,叫顺之;被动适应,叫由之。由之不是不好,得看什么时候,分什么事情)
  13. D(这恰恰是“宿命论”的观点)
  14.(1)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化的规律(或“违时不进”的保守主义,“超时而进”的激进主义,都不是“与时偕行”;或在时的把握与动作上,“过”与“不及”都不行。
  (2)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时,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每点2分)
  15.(1)论述《周易》中所论及的“时”的含义;
  (2)《周易》中的“趋时”的意思是怎样的;
  (3)《周易》对趋时的要求是辨证的。
  16. 实写的花: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中的樱花,开得茂盛;崂山太清宫的牡丹,鲜润、飘洒、浓艳、馥郁。(2分)虚写的花:尹雪艳像梅花,金大班像夜来香;白先勇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3分)
  17. 在内容上,是为了说明“我们这一代人”与白先勇、郑愁予看花姿态的不同及其原因(2分):“我们”用眼睛看花,而他们则是用寂寞沧桑的心看花;“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浅,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2分)
  18. 在文中,“看花的姿态”有以下含义:(1)白先勇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内心的苍凉之情也在春光中超然、安详。(3分)(2)白先勇看花时眷顾的神色。(1分)(3)在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到白先勇和郑愁予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2分)
  19. 其根源是社会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20.(6分)这一假设认为,个人总是在所面对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2分);但并不是断定人必定自私而不可能利他,更不是鼓吹人们应当自私自利(2分);因为没有什么能保证人人、事事无私,所以在考虑制度安排时只能从这个低调假设着眼。(2分)
  21. 这个信条的含义是:因为不能确定人们会不会为了所谓的道德或良心采取某一行为,但能够相信他的利害得失计算——即理性会诱使他选择某一行为(2分,如果少“理性”则扣1分)。如果一个医术精湛、工作负责、完全根据患者的利益决定自己行为的医生,就能够获得充分的社会尊重并过上体面的物质生活,那么绝大多数医生的理性会引导他这样工作(2分)。可见引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是利益取向,而非道德取向;而利益取向源于他的利害得失计算,即理性。(2分,如果少“理性”则扣1分)
  22.【示例】陈冯富珍女士,欣闻您荣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特向您表示祝贺。您的竞选成功,是您个人魅力的展现,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反映。这是您个人的骄傲,也是香港同胞、大陆同胞乃至全球华人的骄傲。祝您在新的岗位上为全人类的卫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表示祝贺,1分;写出祝贺的原因,2分;表达期望,1分)
  23.(1)(4分)①劳动时间过长;②工资报酬偏低;③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健康保障;④正当权益遭受侵害。(每点1分)(2)(4分)企业:切实贯彻《劳动法》,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分)政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维权机制。(2分)
  24.【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的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要求考生对此发表看法。审题时特别要注意“民族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这两个关键词,正确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文章可以就新闻本身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并充分阐述理由;也可以就此推演到对“民族性”“民族传统”等问题发表见解,还可以由这一具体案例阐释立法的根本意义。从文题要求看,本题比较适合写议论文。
  (本试题由广东广雅中学高三语文组拟制)
  责任编校彭琳
其他文献
行政区划作为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奠定了国家治理的基础格局。行政区划设置与城镇体系、区域格局紧密相关,近年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驱动行政区划体系结构优化调整,而行政区划的优化也在支撑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和建设现代化城市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以人民为中心,引领行政区划优化设置  行政区划优化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对历史负责,顺应民意、尊重民意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千万级的减贫成就令世界瞩目。“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已明确,到2020年,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地开始为摆脱贫困、斩断穷根,发起了一场攻坚战。  河北阜平自从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探访贫困的第一站后,河北省依靠精确识别、精心帮扶、精準发力扶贫脱贫;云南省罗平县为扶贫脱贫开对了“药方子”;贵
妞妞出生在7月,从产院回家后,姥姥就提出了一堆的注意事项:宝宝不能穿单衣裤,在家也要戴帽子,不能开空调,不能开窗……真的需要这样吗?  Q夏天出生的新生宝宝要比大人穿得多吗?  A不用穿得比大人多。  由于新生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夏天室内环境温度高,宝宝的体温也会相对较高,如果宝宝比大人穿得多,宝宝不仅难受,而且容易发热。  夏天宝宝穿衣以款式简洁和宽松为好,这样宝宝活动
教学立意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在《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课教学中,教学要确立“人民的抉择、制度的自信”为教学主题,通过创设情境、探究史料、拓展思维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内容,提升民主意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认知准备,引发学生的学
吃完晚饭,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关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再次遭到空袭的新闻,吸引了5岁女儿的注意。她转动着地球仪,终于找到位于地中海南岸的那个沙漠之国,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要打仗?”  利比亚,战争正在上演,动荡仍在加剧。报道说,30多万难民逃离利比亚,拥挤在突尼斯边境附近的难民营里艰难度日。利比亚各地食品价格飞涨,供应短缺。难民最大的心愿是能快点回家。  从一些数据来看,动乱前的利比亚人民生活水平
招商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营商环境,是吸引客商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反复强调“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因此,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成为各地最重要的任务;营商环境也成为一个地方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那么,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才算优良?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要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完善“依法平等保
在经济日愈发展的今天,基层图书馆却面临着尴尬的萎缩现状,在县城,在乡村,在校园,在大量贫困地区,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体验。2008年,基层图书馆人均藏书0.4册,县级以下只有0.1册。  依旧有许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对书本和知识充满渴求却无力承担。    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曾说“我无权拒绝他们(乞丐)入内,但读者有权选择离开”,他一直践行着“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的理念。  事实上,这
近日,中华、高露洁、黑妹、佳洁士、黑人、立白6个品牌美白牙膏被爆出含有漂白剂,长期使用有健康隐患。广西一家媒体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6种牙膏均能使用碘溶液、稀硫酸和淀粉调制而成的测试剂褪色,由此得出牙膏中或多或少含有漂白剂成分。  立白集团日前作出回应,称已经委托了广州市质检院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目前还在等待检测结果。
摘 要  艺术治疗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基于“艺术创造即治疗”理论,认为人在创作时能够重整内在需求与冲突,激发自我疗愈。艺术治疗贴合儿童与青少年的内隐性、动荡性等心理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归属感与社会意识。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项目模式,运用舞动治疗、戏剧治疗、美术治疗、音乐治疗四大表达性艺术治疗手段,灵活整合多种艺术形式,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  艺术治疗;心
智慧课堂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互联网 ”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支持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1]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主体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人民版必修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的高三复习课为例,将智慧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前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