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对老区学校给予倾斜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汕头市潮南区全区47所危破老区小学全面完成改造建设任务,小学校舍一时成了老区出色的风景线。此后几年来,省、市、区党政和职能部门进一步重视教育,急老区教育事业之所急,不断增加投入,积极化解老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备受老区人民和老区学校师生的好评。
  老区小学改造建设任务完成后,部分学校仍欠缺围墙、校门、运动场等配套设施。为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区教育部门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积极安排相关学校配套建设。三年来,共投资3000万元,其中市补助922万元,区财政配套及项目单位自筹2078万元,安排全区112所老区学校进行设施配套建设。
  由于大部分老区学校所在村居集体经济薄弱,完成学校改建任务之后,大多负债,无法偿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区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核实,潮南老区学校存在义务教育债务1839万多元。至2012年1月,老区学校的这些债务全部由政府偿还完毕。很多老区村干部和学校领导激动地说:“真该感谢省委、省政府,感谢市、区党政,感谢各级职能部门,感谢各级老促会。我们现在是无债一身轻!”
  老区学校特别是边远老区学校教师工作条件较苦,待遇偏低,影响了这些地方学校教师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对边远老区学校工作的教师,区财政每人月给予150元的老区补助,对属外地户籍的教师,每人月再给予100元车费补助。
  老区小学特别是边远老区学校工作、生活条件比较差,教师缺编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区每年招考新教师时,对老区学校给予倾斜。如去年区照顾给胪岗镇五丰小学和后安小学招考教师各2个名额,缓解了这两所边远老区学校教师紧缺之急。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知识文化的快速发展,当今知识信息的竞争也越演越剧烈,全球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靠知识,知识的传播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教育竞争才是根本的竞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形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方式。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思考,提供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推进知识经济的发
摘 要: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成员的学校、学生,多多少少受到这种变革的影响。当下小学生人文素养情况堪忧,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传播下去,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深思的事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