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_end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中处于基础层面,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水乳交融、相生相长的。
  每教一篇文章,尤其是经典之作,我总会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牢牢守住了学习语言的根基?是否助益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是否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是否丰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也是如此。
  一、读出言外之意,提升语言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的确,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的核心。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必定要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细心揣摩,读出言外之意,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从而帮助学生领会作者“这样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全文仅193字,但却有形、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小石潭的风光美景,脍炙人口。教师在教学时要直面文本,直面语言,把文本从单薄读厚实,在平淡无奇处读出意外惊喜,从看似平静的笔墨间读出深沉丰盈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清”字中读到了小石潭的清冽、清幽、清冷、清澈、冷清、凄清;从“幽”中感受到了永州山水的特点——山水之幽是柳宗元心境之忧的映照;从“乐”中反思柳宗元心境起伏变化的原委;从“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中考量古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落魄失意之时面对青山绿水的态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惟有徜徉在语言之途,沉吟于文本的细微之处,穿梭于字里行间,悉心体味,发掘内蕴,才能把玩每一处语言深处的意味,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言语经验,提高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特别是经典文本的教学,如果离开了语言的咀嚼和玩味,语言素养的提升将无可言说。
  二、读出行文之脉,提升思维素养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发展与提升思维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要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己的主张,进而丰富自己的思想。
  叶圣陶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小石潭记》也不例外,它在行文脉络上呈现出心情的变化序列,即“先乐后忧”,一乐一忧的行文结构的矛盾恰恰给文本内容的解读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了便利之处。教学前,我们如果能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文章的“脉络”,从中发现行文中的矛盾所在,循其矛盾建构文本教学的内容,自然可以挖掘出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柳宗元因何而“乐”?柳宗元因何而“忧”?从“乐”到“忧”说明了什么?柳宗元的内心是真正“快乐”的吗?柳宗元为什么不能“乐以忘忧”?
  此外,柳宗元闯入小石潭之后确乎为此处的环境所吸引陶醉,但“醉”而复“醒”,究其原因,就在于“以其境过清”。清幽、清澈的小石潭,对于赏玩山水的文人来说确乎是一方难觅的绝佳去处,可柳宗元竟然认为“过清”,弃美景而不顾,匆匆记之就离开了。这显然有悖于我们常人的理解。而柳宗元迥异于一般人的反应,恰为我们的生疑提供了思考的契机。
  教学时,教师如能把自己的思维发现转化为教学的思维范式,教学的思维范式再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图式,必能帮助学生发掘文本的思维规律,从而发展自己的言语思维,提升自己的言语智慧。
  三、读出音韵之美,提升审美素养
  语文教學中的审美体验不可或缺。语文教学活动有一个主要的目的,那就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和品味语言艺术,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审美想象,促使他们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
  《小石潭记》的审美体验活动可以从“体味音律美”这个方面进行。文章语言自由灵活,读来“如鸣佩环”,极富音乐的美感。这种乐感的形成源于句子的骈散相糅,长短交错。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句子连用。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文章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时整时散,如“隔篁竹,闻水声”是整齐的三字句,后接散句“如鸣佩环”;如“近岸”是散句,后接“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这整齐的两字句,而后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四字连用。这种骈散兼用,使整个作品长短句相糅,感觉匀称而不呆板,节奏明快又富于变化,体现了整饬与参差相错的美。读起来起伏变化,节奏感强,流畅婉转,悦耳动听,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时,如能设计“体味音律美”的审美体验活动,尝试着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调、韵律、节奏诵读作品,学生必然能感受到语言的音律美,审美意识自然会增强,审美能力自然也会提升。
  四、读出味外之旨,提升文化素养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获得文化滋养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做才可以既不荒废自己的田,又能萌发民族文化的种子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中渗透文化。
  钱理群教授在《为什么要读经典,怎样读经典》中说,经典可以“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使我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而只有“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才能成为“站立起来的人”。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掘文言文经典中的精神文化。阅读《小石潭记》,我们相遇的不光是语言文字,更是人与人的精神。《小石潭记》作为经典之作,其经典的价值和文化意义究竟何在?在自然山水面前,失意的迁客骚人会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陶渊明等文人乐于纵情山水,心返自然。柳宗元没有选择让心灵彻底回归自然,面对永州的奇山丽水和如此“清”的小石潭,他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凄凉,始终解不开孤寂的心结。这源于柳宗元在人生困顿之时坚守的济世情怀。正是“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的品性,柳宗元做到了“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完美结合。
  教学《小石潭记》绝非仅仅让学生感受小石潭之景,讨论柳宗元情感变化之因,得出柳宗元贬官寄情于山水之果,更应该通过与其他失意的迁客骚人的比较,结合柳宗元被贬期间所取得的政绩,让学生体会柳宗元身上崇高的人格和高贵的灵魂,从而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其他文献
《谏逐客书》与《谏太宗十思疏》二文都被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这两篇文章将有利于提升学生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两篇文章都是臣子对君主的谏言,都体现出古代臣子公文劝谏君主的风格特点——委婉曲折,轻重有度。但《谏逐客书》成文于战国末期,正值各国混战,诸侯争霸,秦王政尚未一统天下,矛盾日益尖锐之际。所以李斯此文处处显示出杀伐之气,制霸之思,以及隐藏在文章背后李斯对个人
在提倡文本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的当下,好像有一种趋势:即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一定不能就事论事,就文本而论文本,而必须要有拓展延伸的环节,一定要有教材之外的引申和发散,否则就凸显不出课堂的深度和执教者的水平。诚然,文本的研习需要通过与教材文本相关联的课外的材料来辅助、补充,这对于我们在理解文本的关键处或者作者情感方面大有帮助。但这必须是充分建立在文本中的某个细节之上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
在2006年过了一半的时候,看见一本名叫《话题2005)的书,不禁让人为它捏把冷汗。不论是传媒炒作的对象,或是普通人饭桌上的谈资,话题总是越新鲜越好。那些曾经甚嚣尘上的新闻或事件,在没有了新鲜刺激这最有力的保证后,还有什么能够吸引读者的眼光?  这就难怪作者会在“缘起”中花那么长的篇幅去说服读者,购买此书的理由也列举了一堆。“话题的深度”、“独立的立场”及“分享的需要”是这本书提供给读者的三大特色
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知识的创新、思想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与翻译已经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研究对象是纯粹的国学,研究者也不可能坐闭域中对海外的汉学研究盲视绝听,更不可能拒绝接受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伴随中国在二十世纪以来开始的现代化历程的是,传统的思想范式和话语模式的现代转变,而这种转变的直接动因就是对西学的翻译。时至今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翻译已经不仅是落后者向先进者学习的必要途径,而且成为一切
最近两年来,以李华平、刘永康、王家伦、董水龙等为代表的一批语文教学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对韩军的课例《背影》《老王》《雷雨》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使得韩军从多年的正面领军形象,一下子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反面”典型。虽然替韩军的教学和文本解读辩护的老师也不乏其人,韩军自己也曾撰文自我辩解,但这些辩护总体上是站不住脚的。真理越辩越明,为了帮助包括韩军老师在内部分教师澄清一些错误认识,我觉得有必
今年是核心素养理论落地的第三个年头,是需要有些实质性的成果证明其实效性。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对于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与落地,这三年又有哪些成果呢?  无独有偶,2014年教育部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文中阐述了怎样实现“深度学习”,在新课标、新教材首轮试验的当下,这是对我们一线教师在理念上的革新、在操作上的指导,是最为切实有效的内容。文章指出:“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它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
近期,我组织两个班级阅读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同学们都很有兴致,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在同学们阅读结束前一个星期,我就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感受作了大致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本书很有震撼力,值得一读;有的同学认为这部小说读起来太压抑,几天都没好好睡过觉;还有的同学表示,读了这本书,再看看相关电影,更有感悟……听了他们的阅读感想,我不由得产生一个想法:何不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阅读交流活动,
丁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教师。   回望开学季,有很多事值得铭记。一是因生活需要,我由原工作学校至现工作学校的调动工作一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个前后折腾了我们三年的人事问题,过程曲折遍尝酸辛,令人倍感挫败,甚至意志消沉。二是我终于结束了连送三届初三的应试工作模式,在新学校接手一班初一新生。三是与之相应的,我终于晚一年开始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九月的晚风吹拂,白天的燠热切换为些微的清
【设计思路】  作为经典诗歌的《再别康桥》屡屡被误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读者受定势思维的干扰,被标题中的“别”字迷惑,先入为主地将“别”与痛苦、伤悲等低沉情绪划上等号;二是不少教师受教参的影响,被其牵着鼻子走,再加上阅读视野的窄化,将《再别康桥》所抒之情解读为“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笔者在教授此课时,指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出发,以诵读为主线,珍视自己的初读体验,并以此感性认知为起点,通过质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