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原初阅读体验 勇于打破思维定势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8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路】
  作为经典诗歌的《再别康桥》屡屡被误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读者受定势思维的干扰,被标题中的“别”字迷惑,先入为主地将“别”与痛苦、伤悲等低沉情绪划上等号;二是不少教师受教参的影响,被其牵着鼻子走,再加上阅读视野的窄化,将《再别康桥》所抒之情解读为“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笔者在教授此课时,指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出发,以诵读为主线,珍视自己的初读体验,并以此感性认知为起点,通过质疑法、换词比较法等学习途径,试图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品味徐志摩在诗歌中呈现出的形式美和情感美。更重要的是,質疑法、换词比较法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切实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学习重点】
  1.运用质疑法,找出并分析矛盾,能较自洽地解说作者贯穿于字里行间的情感美。
  2.运用换词比较法品读诗歌的意象。
  【学习难点】
  以本诗为例,抓住阅读原初体验,破除先入为主、思维定势的阅读习惯。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诗词导入,激发思维
  【设计思路】以古代离别诗导入,既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活跃了气氛,又联通了学生的旧知,还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再别康桥》是不是一首离愁深深的现代诗?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离别诗,我来考考大家: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师生齐背),如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师生齐背),再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生齐背)。这些诗表达的都是离别时的伤感和浓重的离愁。那么,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是否如我们学过的离别诗一样,充满离愁别绪呢?认为是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还真不少。那到底是不是呢?我们最好先别急着下结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一探究竟。
  二、初读诗歌,感知情调
  【设计思路】依照诗歌的文体特征,诵读是学习诗歌的不二法门,请学生自由朗读两到三遍,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在诵读中发现诗歌的形式美;珍视自己的阅读原初体验,为诗歌的品读做好铺垫。
  (1)提问:初读诗歌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语言很优美/意境较清新/难以感受到深重的离愁,相反地,给人一种很洒脱很飘逸的感觉……
  【师】我们要善于勇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尊重文本,尊重自己的阅读初体验,一切从文本出发。
  (2)提问:你认为这首诗很美,美在哪里呢?(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点拨】美在形式,美在形式的可读、可视、可感和可想,主要表现在:①音乐美——押韵;首尾两节的回环往复,语意相似,节奏相同,给人一种咏叹的情调;每个句子都是两三个节拍,很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②结构美——诗歌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偶数句与奇数句错开一字排列,整齐中有变化;每行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③画面美——诗歌的每一节都呈现出一幅色彩鲜明、意境美丽的画面,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英译为“rosy clouds”)、“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充满色彩美。
  (3)提问:如果给这首诗配乐朗诵,你认为配何种音乐最合适?(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配上轻柔的有着田园风情的钢琴曲、小提琴小夜曲,曲调轻柔,温馨,浪漫……
  【追问】老师认为给本诗配上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可以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4)请全体同学朗读诗歌。
  (诵读提示:注意节拍停顿和轻重音,语速放慢一点,声音轻柔一点,如果能读出一种梦幻般如痴如醉的感觉,会与诗歌的意境更契合。)
  三、品读意象,读出情感
  【设计思路】本环节的教学以诵读为主线,运用质疑法、换词比较法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完成对诗歌一至五节意象、意境和情感的解读。
  (1)品读第一节
  ①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节,请一名学生点评。
  ②运用质疑法提出问题:诗歌的题目叫《再别康桥》,一般情况下告别都是与人告别,与母校告别,用的是引申义。但是,在第一节中,作者明明是作别“西天的云彩”,生活中有和“云彩”告别的吗?另外,和“云彩”告别为什么要“轻轻的”?再者,“告别”时有“招手”的动作吗?(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点拨】没有实用价值的“作别西天的云彩”有审美价值,这说明和云彩告别是一种诗化的想象,亦即和自己的记忆、回忆告别。因为这种记忆是一种深藏心头的秘密,关乎某个人(林徽因),某段甜蜜的往事,这一切不适宜和别人分享,不适宜对别人言说,故而放轻脚步,放低声音,从而让自己沉醉于美好的回忆氛围之中。因此第一句将“轻轻的”前置,以示强调。“告别”时有“招手”之举动,无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婴儿之举,二是人处于一种梦幻般的自我陶醉的境界之中,才会有此可爱的“错误之举”。诗人此处用“招手”作别,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形。
  (2)品读第二节
  ①教师朗读第二节,请一名学生点评。
  ②运用换词比较法品读意象:“金柳”能否换成“青柳”,或者“青松”“白杨树”,为什么?“新娘”能否换成“少女”“美人”“姑娘”“女郎”,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言)
  【点拨】用“金柳”,因为要取“金”之灿烂珍贵与“柳”之婀娜曼妙姿态,组合成全新的意象,与作为离愁别绪传统的经典的意象“青柳”拉开了距离。如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适当补充:“柳”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美及其负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徐志摩是不言苦,不让柳条青。“青松”“白杨树”显得太阳刚,与“金柳”所代表的“新娘”的女性形象不吻合。为什么是新娘?因为这是女性最美的时刻,更是男人心中最美的时刻,想象一下迎亲的场面,新郎见到新着嫁衣的新娘,是何等新异惊喜甜蜜和幸福。诗人此番虽是再别,却睹旧如新,心中有一种初见乍逢的甜蜜的感觉。   ③“艳影”说明什么?这是在写实吗?(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点拨】这一切都是“虚”的,但这一切却又都是“实”的,谁都无法从诗人心中夺走。字里行间充满着精神的满足、精神的幸福。这就是不带任何占有欲的却又可永远拥有的柏拉图说的“精神之恋”,人们说的“梦中情人”。
  (3)品读第三节
  ①请一组学生朗读第三节,请学生点评。(“招摇”要读出喜悦感,“甘心”要重读。)
  ②体味词语“招摇”“甘心”所体现出的情感意义。(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③全体学生背诵前三节。
  (4)品读第四节
  ①請全体男生朗读第四节,请一名女生点评。
  ②“天上虹”有什么特点?“梦”沉淀着又有什么意味?(学生思考,发言交流)
  【点拨】“虹”是美丽的,然而短暂,虽然短暂,却也能幻化为永久,因为她会在“潭”中“沉淀”。“梦”原是“天上虹”,是“天上虹”的“沉淀”。在潭水中沉淀,也就是在时光中永存,在时光中永存也就是永远驻存于诗人的心里,哪怕已经“揉碎”了。
  ③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那里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建筑,有唇枪舌剑的雄辩的课堂,但是徐志摩先生为什么不把它们都写进诗歌里,而写“金柳”“青荇”“拜伦潭”等?
  【点拨】作者徐志摩所选取的这些景物最能体现他的情感,或者说他的情感最能通过这些景物来体现,这叫作因情布景。这些景物已经打上了作者情感的深深烙印,如“金柳”就不全是客观的柳树,而是带上了作者赋予的情感,再如《沁园春·长沙》中的鹰、鱼等也是这样。带上作者深深情感的物象就是意象,诸多这样的意象组合起来的氛围叫意境。本诗的意境特点是静谧,优美,温馨,充满了柔情蜜意。
  (5)品读第五节
  ①请全体女生朗读第五节,请一名男生点评。
  ②“寻梦”的后面,不是逗号、冒号或者感叹号,而是一个“?”,这说明什么?(学生思考,发言交流)
  【点拨】诗人这回再别康桥,原是寻梦而来,到了就要重温旧梦时,他却似乎犹豫了。美丽的梦,为什么不能、不敢去重温?如同诗人轻轻地来一样,生怕破坏了校园的宁静,这时是不愿意破坏美好的梦境。一个甜蜜的温馨的美妙的旧梦,还是让她静静地永远地封存在自己的记忆中,还是不要惊动她为妙。
  四、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设计思路】本环节以六、七两节为例,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发现并分析矛盾,以达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目的。
  (6)品读第六节
  ①请一、三两组学生朗读第六节,请其他组一名学生点评。
  ②运用质疑法提出问题:诗歌的第六节,诗人的情感累积到高潮,按理当放歌抒情,却说不能放歌,如何解释这一矛盾?(学生思考,发言交流)
  【点拨】这令人神往的心动的精神之旅让诗人真想放声歌唱,不能放歌,不要放歌,意味着不要惊醒了过去的最美的回忆,还是和昔日的梦静静地多待一会儿,在这告别之夜,让自己完完全全沉醉在独享的甜蜜、独享的幸福里。连夏虫也都知趣地不出声,不惊扰,在“为我沉默”,抑或是自己过于静心沉醉,连夏虫的叫声也充耳不闻了。
  ③全体学生背诵前六节。
  (7)品读第七节
  ①请二、四两组学生朗读第七节,请其他组一名学生点评。
  ②指导学生细读文本,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问题,最后归结:“云彩”本来就是带不走的,为何要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思考,发言交流)
  【点拨】蓝棣之教授说,徐志摩是要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在自己的记忆里,让昔日的梦、昔日的感情完好无缺。那美的一刻,那无数美的一刻的有关一切,都不要动,不要破坏,不仅康桥原有的一切,而且当年康桥美景里出现的星辉斑斓的夜空、路过的云彩都要定格。这就是“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原因。那美丽、轻柔的云彩是康桥最美最动人的画面的一部分,是康桥情感世界的见证,让它连同康桥旧梦一起最完整地保留在自己无限眷念的记忆里。“作别西天的云彩”就是作别康桥,就是作别自己甜蜜的旧梦。
  【适当补充】
  1920年10月上旬,徐志摩在伦敦结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徐志摩和林徽因二人“曾结伴在剑桥漫步”(张清平《林徽因》)。1921年林徽因随父回国。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游历欧亚至8月回国。本诗作于1928年11月,当为获悉林梁成婚之后。据此可以推断,徐志摩此诗当与他和林结伴漫步剑桥有关。(摘自: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
  ③全体学生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设计思路】以徐志摩写于1924年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的十八首组诗的末首为例,让学生比较阅读,体会徐志摩离别诗的特点。
  (PPT投影呈现)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
  六、读写训练,检测反馈
  【设计思路】以填空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请在括号处填上一两个合适的词,以表达自己学完这首诗歌后的感受。(PPT投影呈现):
  我认为《再别康桥》是一首( )的诗歌,抒发了一份( )的感情,徐志摩是一个( )的诗人。
  (学生思考,动笔拟写,发言交流)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小结】
  请问,《再别康桥》是一首充满浓重的离愁别绪的哀伤的离歌吗?(学生回答)《再别康桥》不是一首刻意渲染深重离愁别绪的现代诗,而是徐志摩对自己曾经与林徽因在一起经历过的最美、最甜蜜的时光的回味,独享眷恋,深情地回顾和洒脱地告别,这一段曼妙绝伦的过往永远属于徐志摩的情感世界。徐志摩可以潇洒地告别,他无须带走一片云彩,却可以让每一片云彩留在自己的心中。有对爱、美的眷念,有不自私地独占爱恋对象的真诚态度和纯洁的心灵,有洒脱飘逸的守护旧梦的蜜甜,这就是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美。最后,让我们带着学习后的收获,再来朗读一遍诗歌,结束本节课的学习,要求读出自己的新理解和新感悟。(学生朗读)
  【布置作业】
  (1)课下请查阅资料,阅读徐志摩的诗歌《康桥再会吧》和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2)根据自己的阅读感悟,从《再别康桥》中择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意象,创作一首自由诗。
  【教学后记】
  语文课一直被诟病为低效甚至无效,是因为教者在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教者在解读文本奥秘上没有比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教者教无法,学者学无序,这样的语文课自然面目可憎。在本教学设计中,笔者依据诗歌的文体特质,以诵读为教学主线,以质疑法(发现矛盾处)和换词比较法为重要抓手,尊重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同时引进孙绍振先生、赖瑞云先生以及蓝棣之先生的比较贴近诗心的解读观点,并将其改编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启发学生的思考。纵观整个教学设计,教者教有方法,且方法多样化;学生学有序列有层次,学习活动较丰富,更重要的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当然本教学设计预设的痕迹很重,离巧妙生成的精彩课堂还有较大的距离。另外一课时的教学容量过大,对程度一般的学生而言,宜作两课时教学。虽然本教学设计存在诸多的不足,但笔者愿意把它作为自己倡导的“教有法—学有序”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其他文献
《项脊轩志》是文言文中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切而细腻,让人读之为其动容。明代黄宗羲说:“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清代林纾亦云:“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无论是怎样至真至切的情感,它一定是通过细腻的语言这一载体来传递。因此,作为现在的我们来读它,也只能通过细读语言这一载体,透过语言来体悟情感。作为语文教学,
《谏逐客书》与《谏太宗十思疏》二文都被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这两篇文章将有利于提升学生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两篇文章都是臣子对君主的谏言,都体现出古代臣子公文劝谏君主的风格特点——委婉曲折,轻重有度。但《谏逐客书》成文于战国末期,正值各国混战,诸侯争霸,秦王政尚未一统天下,矛盾日益尖锐之际。所以李斯此文处处显示出杀伐之气,制霸之思,以及隐藏在文章背后李斯对个人
在提倡文本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的当下,好像有一种趋势:即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一定不能就事论事,就文本而论文本,而必须要有拓展延伸的环节,一定要有教材之外的引申和发散,否则就凸显不出课堂的深度和执教者的水平。诚然,文本的研习需要通过与教材文本相关联的课外的材料来辅助、补充,这对于我们在理解文本的关键处或者作者情感方面大有帮助。但这必须是充分建立在文本中的某个细节之上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
在2006年过了一半的时候,看见一本名叫《话题2005)的书,不禁让人为它捏把冷汗。不论是传媒炒作的对象,或是普通人饭桌上的谈资,话题总是越新鲜越好。那些曾经甚嚣尘上的新闻或事件,在没有了新鲜刺激这最有力的保证后,还有什么能够吸引读者的眼光?  这就难怪作者会在“缘起”中花那么长的篇幅去说服读者,购买此书的理由也列举了一堆。“话题的深度”、“独立的立场”及“分享的需要”是这本书提供给读者的三大特色
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知识的创新、思想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与翻译已经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研究对象是纯粹的国学,研究者也不可能坐闭域中对海外的汉学研究盲视绝听,更不可能拒绝接受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伴随中国在二十世纪以来开始的现代化历程的是,传统的思想范式和话语模式的现代转变,而这种转变的直接动因就是对西学的翻译。时至今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翻译已经不仅是落后者向先进者学习的必要途径,而且成为一切
最近两年来,以李华平、刘永康、王家伦、董水龙等为代表的一批语文教学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对韩军的课例《背影》《老王》《雷雨》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使得韩军从多年的正面领军形象,一下子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反面”典型。虽然替韩军的教学和文本解读辩护的老师也不乏其人,韩军自己也曾撰文自我辩解,但这些辩护总体上是站不住脚的。真理越辩越明,为了帮助包括韩军老师在内部分教师澄清一些错误认识,我觉得有必
今年是核心素养理论落地的第三个年头,是需要有些实质性的成果证明其实效性。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对于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与落地,这三年又有哪些成果呢?  无独有偶,2014年教育部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文中阐述了怎样实现“深度学习”,在新课标、新教材首轮试验的当下,这是对我们一线教师在理念上的革新、在操作上的指导,是最为切实有效的内容。文章指出:“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它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
近期,我组织两个班级阅读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同学们都很有兴致,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在同学们阅读结束前一个星期,我就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感受作了大致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本书很有震撼力,值得一读;有的同学认为这部小说读起来太压抑,几天都没好好睡过觉;还有的同学表示,读了这本书,再看看相关电影,更有感悟……听了他们的阅读感想,我不由得产生一个想法:何不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阅读交流活动,
丁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教师。   回望开学季,有很多事值得铭记。一是因生活需要,我由原工作学校至现工作学校的调动工作一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个前后折腾了我们三年的人事问题,过程曲折遍尝酸辛,令人倍感挫败,甚至意志消沉。二是我终于结束了连送三届初三的应试工作模式,在新学校接手一班初一新生。三是与之相应的,我终于晚一年开始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九月的晚风吹拂,白天的燠热切换为些微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