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出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个崇尚个性、呼唤创造的时代,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语文学科以其知识丰富、内容广博、风格多样、与现实联系紧密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越性。而其中的作文教学更为学生提供了思想自由驰骋、才情尽情展示的平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新颖、有创意的文章呢?
  一、立意要新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可见立意是多么重要。
  1.要培养创造性思维
  采用常规思维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大多立意平平。只有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转换视角,多角度思考,才会有新发现,立意才有创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思维具有创造性呢?①换个角度看问题。②多想一步,深入地思考。即作横向、纵向思考。③经常问自己一些离奇的问题。④训练自己的想象力。
  2.要多角度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素材,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立意。常用的立意方法有:肯定与否定立意、顺向与逆向立意、从虚与从实立意、横向与纵向立意。如“草”这一事物,从生长特点看,我们会想到它顽强的生命力,进而联想到人的顽强品格。但是反过来思考,从它的生存价值看,小草危害庄稼的生长,对人们又是不利的。再如以“风”为话题,可以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两个方面切入,也可以从有形和无形的角度立意。总之,只要从多角度思考,突破常规思维,就会新意频出。
  二、拟题求新
  标题是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思想精华的浓缩。有人把它比作文章的眼睛。如果一篇文章有一双亮丽、迷人的眼睛,我想那定会使读者精神一震,心灵一颤。的确,新颖凝练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对于自拟题目的作文,怎样拟题才显得与众不同呢?
  1.逆向思维,追求陌生效果
  在准确把握提示语和要求的基础上,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逆向思考,违反常情,去追求一种陌生的视觉效果,相信这样的文题会让人一见钟情的。如反映学生生活和学习压力等方面内容的可拟为《我也是“富翁”》、《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好想生病》等。写人记事的可拟为《我的另类老妈》、《我们家的“三国演义”》等。这样的题目,不落俗套,视角新、体验新,当然会吸引读者的目光,引起阅读兴趣。
  2.巧用修辞,化用歌词
  巧妙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化用歌词作为文章的标题,也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我渴望老师的阳光》、《生活好比怪味豆》、《彩色朋友》、《足球,我的最爱》、《懂你》、《自从有了你》等。这样的题目有的简洁含蓄,有的活泼风趣,有的亲切感人而又为我们喜闻乐见,怎叫阅卷老师不怦然心动呢?其实苏教版七至九年级的教科书已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如《为你打开一扇门》、《蔚蓝的王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山秀水》等。只要我们教师在平时善于引导,正确指导,交给方法,相信学生在拟题方面会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
  三、选材求新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时选用的材料是使用了一年又一年的陈材旧料。如写做好事就写乘车让座、上坡帮推车、拾到皮夹子;写老师就写深夜备课、带病上课、为我补课、找我谈心。这样的材料让人一看上文就知下文,没有一点新意。出现这种情况固然与学生接触面窄,生活阅历浅有关,但也与他们平时不注意观察、不善于积累素材有直接关系。这才是他们写作缺乏素材的原因所在。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胸中有“丘壑”使用时又能拿出新颖的材料呢?
  1.用心观察,注意积累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丰富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形色各异的人们,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鲜活的写作素材。我们要把学生引向这个广阔的社会,让他们用聪慧的双眼和纯净的心灵去洞察世间百态,去体验多彩人生,去关注时事热点,去了解科技动态,去留心生态环保,去捕捉那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奇有趣的人和事。正所谓“天下事,事事关心”。只要学生用心观察,参与实践,注意积累,就会获得广泛而丰富的素材,又何愁“无米下锅”呢?
  2.把握选材原则
  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如何运用才显得新颖独到呢?我觉得把握好选材的原则至关重要。即做到人选我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当看到作文题,不假思索想到的材料千万别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不要马上写,而应写花上三五分钟想到的材料。比如:选择一些小人物、小场景、难忘的瞬间等细小的材料细写,选感受最深的材料详写,选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实写……
  四、表现形式创新
  文章的表现形式单纯、传统,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新颖的形式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让读者流连忘返。
  1.添加题记
  所谓题记就是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即以短小凝练的句子来阐释文题,揭示主旨,凸显情感。好的题记不仅能增加作品的意蕴,也能使文采突出,更能使文章的形式上显得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写题记的方法有很多,可引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也可用自己文章中的一段话等。
  2.设置小标题
  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能使文章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其余则由5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设有一个小标题。分别是: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家水,笑对生与死。这五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的“美丽”二字。又如七年级下册的《三个太阳》,全文用四个小标题,领起紧密而又相对独立的四部分文字。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文中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3.片段连缀法
  片段连缀法又称镜头组接法。即精心选取几个能够表现中心的片段,把它们组接在一起。此法优点是:每个片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能把人物、事物的各个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时空跨度大、内容繁多或变化频繁方面的内容,均可用此法。有时还可以和设置小标题同时使用。如苏教版课文《美丽的西双版纳》、《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我们家的男子汉》等就是这一典型的范例。
  4.排比式段落
  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每段若都以相同的格式出现,构成一种排比式的段落,相信这样的表现形式定会让读者眼前一亮的。如《我的爸爸》一文,从头至尾每段都以“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他……”开头。多次反复,构成排比式段落,不仅使文章形式新颖,而且语言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再如毕淑敏的《爱怕什么》,也是以“爱怕……”作为前一部分每段的开头,再以“爱是……”作为后一部分每段的开头,最后希望人们保持一份真爱。这样的结构,新颖独特,作者的观点,清晰明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日记、书信、实验报告等形式也可运用。只要用心琢磨,敢于创新,运用得当,就会创作出形式新颖的佳作来。
  五、语言出新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她靓丽的外表。美的语言可以提升文章的品味,使平板的行文活泼多姿,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语言优美生动而又蕴含深刻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善于选用多种句式
  将长短句、整散句等句式有机结合,交错搭配,灵活使用,能使文章的语言摇曳多姿,增添美感。写作时提醒学生,不要一种句式写到底,应选用多种句式,交错使用来给文章增色。其实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俯拾皆是。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往事依依》中的:“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换,真是美不胜收。”又如八年级下册《错过》中的“没错过,抓住了;错过的,流走了”,“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善于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由于几种句式有机结合,语言显得错落有致,生动活泼。
  2.善于巧用各种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味的重要手段。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意境优美;运用拟人,语言生动,充满活力;运用排比,文章会更有气势;运用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有一位同学这样描写洋槐花:“到了五月,在静谧的夜里,洋槐花羞涩地开着,探头望着外边的世界,那一串一串一簇一簇的洋槐花在柔风中推搡着、拥挤着、交头接耳。那神态,就像一群挤在窝边的叽叽喳喳争食的雏燕。那浓郁的幽香,溢满了各个角落,熏醉了整个村庄。”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洋槐花开发时的形状、态势、香气,读后让人觉得满口余香。
  3.善于引用化用诗句
  引用、化用一些古诗名句,将其巧妙的穿插在文章中,既能使文章文采飞扬,又能展示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如《语文是什么》中有这样一段:“语文让我们体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又如:“伴着你,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诗句的精妙引用、化用,使文章别具意蕴。
  “文贵创新”。一篇文章无论哪一方面创新,都会提升其品味。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效。只有在平时多阅读、多实践、多积累、多训练,才能写出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的创新佳作。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十六中学)
其他文献
休闲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追求,它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能力的完善,也有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贯彻和实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渐渐的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素质方面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是现在人们生活都相对比较忙碌,很多情况下都无暇顾
期刊
期刊
江淮汽车(600418.SH)于7月22日发布了公告,拟增发募集不超过45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生产线建设,其中分别投入到“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建设项目”和“高端及纯电动轻卡建设项目”20亿元,投入到“高端商用车变速器建设项目”5亿元。另外公告显示,此次增发方案已经在9月10日获得了安徽省国资委的批复。  事实上,就江淮汽车的资产构成而言,筹集45亿元的货币资金,似乎并不算困难。其2015年半年
常德汉剧渊远流长,它孕育于旧常德府属武陵、桃源、汉寿等县城,流布于洞庭湖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域,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一带.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有计划地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多
学业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学业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专业知识,它还包括锻炼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是一个综合体系.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并付诸于实施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