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职业期望值偏高,规划与准备不足;择业标准功利,职业定位盲目;价值取向多元,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矛盾;专业认同程度低等特点。针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为我院学生进行择业或以后进行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陕西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46-01
一、引言
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普遍化与就业市场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2002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一次性就业比率为80%;2003年毕业生人数约为212万人,一次就业率下降到75%;2004年约为280万人,一次就业率降低了2%;2005年的毕业生人数增长到了338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2.6%。在熙熙攘攘的毕业生大军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又因为专业以及自身其他条件的限制,在就业市场当中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竞争和压力,供求失衡这种情况日益严重”[1]。与其它专业的就业率相比,体育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显得更低一些,在各类院校中的就业率排名最后。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直接影响体育专业的发展以及体育院校的建设。因此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深受这种影响,承受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困难这种现状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学生自身的就业思想、观念等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很多,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所学的科目设置、择业与就业环境、人事制度等客观因素以外,体育专业的学生与他们的家长的选择职业的观念和价值观,也是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的现状进行调查,在有关研究基础之上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陕西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了一套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问卷,向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回收了76份问卷,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2、文献资料法。通过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期刊资料,查阅了近年来研究相关的论文约30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后所获得数据通过EXCEL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与整理。
三、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中了解到,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保持积极的态度,希望未来仍能够从事自己所学的体育工作。部分目前还没有对自己职业生涯有规划的学生,多数是因为自己没有端正的态度,还未意识到当下严峻的就业现状,暂时迷失方向所致。对就业地点的选择,很少学生选择小城镇或农。对工作后月收入的期望,从调查中了解到,有总体来看,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未来工作月收入的期望值普遍偏高。
(一)影响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现状的因素
1、客观因素
①国家就业政策变化的影响。我们国家就业政策大致包括毕业生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的有关政策等,这些政策对毕业生面对的就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具有导向、调控和约束等功能[2]。
就业制度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不得不改变像过去那样等着国家分配工作的陈旧观念,这些政策的变化刺激了大学生的主动择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增加。这些政策的改变打破了大学生希望一步到位的陈旧观念,从而使大学生树立了勇往直前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在流动的环境中让自己得到锻炼,让自己能够更加容易发现、抓住和把握机会的。
②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好与坏,不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现状,也会影响到学校中学生对毕业后职业的判断与抉择。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导致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这些变化,促使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由单纯追求理想化职业向现实转化,即由“理想型”转变为“现实价值型”。所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依旧是学院毕业学生就业的首选地区,毕业生在就业时所考虑得最多的还是收入的高低、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问题[2]。
2、主观原因
①职业理想对就业观念的影响。职业理想是毕业学生对自己以后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对毕业后的大学生应聘择业和从事准备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促进大学生择业与就业准备的重要原动力。大学毕业生在刚迈入社会时,其对国家政策与社会的价值观念仍然处于未完善、待学习丰满的状态[3]。故而,启发与引导陕西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树立求实的职业理念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将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他们毕业后择业与就业这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②价值取向对就业观的影响。在职业的选择中,是把个人的得失放在第一位,或者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大的利益益放在首位,价值观念取向的不同必也会会产生其截然不同的择业与就业观念,从而促使大学毕业生选择不同从事不同的职业。
当代大学生当中,完全的权利崇拜和完全的金钱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已然不存在了,价值观念已由相对统一日益走向了差异,并逐渐往多元化发展[3]。
四、改善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现状的对策
(1)要建立符合个人实际能力出发的观念;(2)勇于走向基层,从零开始,拥有艰苦奋斗的观念;(3)相信自己,建立正确的创业观;(4)拓宽思维,要有先就业后择业观念;(5)结合社会实际,摒弃急功近利得价值观念;(6)拥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就业观念。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玉江.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23-24.
[2]关乔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2(4):15-20.
[3]张健伟.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取向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2(2):23-26.
关键词:陕西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46-01
一、引言
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普遍化与就业市场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2002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一次性就业比率为80%;2003年毕业生人数约为212万人,一次就业率下降到75%;2004年约为280万人,一次就业率降低了2%;2005年的毕业生人数增长到了338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2.6%。在熙熙攘攘的毕业生大军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又因为专业以及自身其他条件的限制,在就业市场当中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竞争和压力,供求失衡这种情况日益严重”[1]。与其它专业的就业率相比,体育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显得更低一些,在各类院校中的就业率排名最后。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直接影响体育专业的发展以及体育院校的建设。因此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深受这种影响,承受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困难这种现状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学生自身的就业思想、观念等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很多,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所学的科目设置、择业与就业环境、人事制度等客观因素以外,体育专业的学生与他们的家长的选择职业的观念和价值观,也是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的现状进行调查,在有关研究基础之上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陕西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了一套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问卷,向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回收了76份问卷,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2、文献资料法。通过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期刊资料,查阅了近年来研究相关的论文约30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后所获得数据通过EXCEL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与整理。
三、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中了解到,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保持积极的态度,希望未来仍能够从事自己所学的体育工作。部分目前还没有对自己职业生涯有规划的学生,多数是因为自己没有端正的态度,还未意识到当下严峻的就业现状,暂时迷失方向所致。对就业地点的选择,很少学生选择小城镇或农。对工作后月收入的期望,从调查中了解到,有总体来看,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未来工作月收入的期望值普遍偏高。
(一)影响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现状的因素
1、客观因素
①国家就业政策变化的影响。我们国家就业政策大致包括毕业生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的有关政策等,这些政策对毕业生面对的就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具有导向、调控和约束等功能[2]。
就业制度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不得不改变像过去那样等着国家分配工作的陈旧观念,这些政策的变化刺激了大学生的主动择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增加。这些政策的改变打破了大学生希望一步到位的陈旧观念,从而使大学生树立了勇往直前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在流动的环境中让自己得到锻炼,让自己能够更加容易发现、抓住和把握机会的。
②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好与坏,不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现状,也会影响到学校中学生对毕业后职业的判断与抉择。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导致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这些变化,促使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由单纯追求理想化职业向现实转化,即由“理想型”转变为“现实价值型”。所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依旧是学院毕业学生就业的首选地区,毕业生在就业时所考虑得最多的还是收入的高低、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问题[2]。
2、主观原因
①职业理想对就业观念的影响。职业理想是毕业学生对自己以后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对毕业后的大学生应聘择业和从事准备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促进大学生择业与就业准备的重要原动力。大学毕业生在刚迈入社会时,其对国家政策与社会的价值观念仍然处于未完善、待学习丰满的状态[3]。故而,启发与引导陕西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树立求实的职业理念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将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他们毕业后择业与就业这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②价值取向对就业观的影响。在职业的选择中,是把个人的得失放在第一位,或者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大的利益益放在首位,价值观念取向的不同必也会会产生其截然不同的择业与就业观念,从而促使大学毕业生选择不同从事不同的职业。
当代大学生当中,完全的权利崇拜和完全的金钱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已然不存在了,价值观念已由相对统一日益走向了差异,并逐渐往多元化发展[3]。
四、改善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现状的对策
(1)要建立符合个人实际能力出发的观念;(2)勇于走向基层,从零开始,拥有艰苦奋斗的观念;(3)相信自己,建立正确的创业观;(4)拓宽思维,要有先就业后择业观念;(5)结合社会实际,摒弃急功近利得价值观念;(6)拥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就业观念。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玉江.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23-24.
[2]关乔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2(4):15-20.
[3]张健伟.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取向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2(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