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初中美术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关键手段。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将传统的美术教学只关注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转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3-0074-02
  引 言
  美术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而且能够给学生提供提升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的机会。就美术教学来说,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绘画技巧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更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气息,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这也是教学改革之后,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体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一、转变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与其他科目不同,美术是一门具有艺术气息的科目,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美术课堂教学也应该区别于其他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获得技能的提升,更能感受艺术的魅力,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术课堂教学就要以兴趣为主导,教学过程应进行相应的转变,降低理论教学的比例,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另外,美术教师不应再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绘画作品,应该更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衡量。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开拓思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以苏少版初中美术“走近古人的生活”为例,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大,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可能对古人的生活了解不多,这会让学生感觉无从下笔。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古人生活的认识。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电视或者电影了解古人生活,有的学生会说:古代人的衣服很好看;古代人喝酒用的杯子很漂亮;古代人的房子不是高层的,有大院子;等等。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总结出,古代人的生活其实说的就是古代人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接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古代一些有名的建筑展示给学生看,还有古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服饰,以及古代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再介绍一些古代的食物和餐具。这个过程既使学生对古代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又使学生通过对古代有代表性的物品的观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鉴赏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将课堂作业布置为让学生自己设计古人的生活,可以选取物品,也可以选取某一个场景。这是开放性的题目,没有设定范围,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的美术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授绘画技巧为主,再设定题目让学生进行画作。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没有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美术课堂应该更多地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其艺术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针对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考
  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是指将传统的美术教学进行改进和提升,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苏少版初中美术“线的魅力”为例,由于这是初中美术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线。学生可以说出很多种线,如波浪线、桌子的直线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的提问和总结,如不同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直线可以转变为波浪线,也可以变成曲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线,如一组直线、一组波浪线等,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线说出感受。教师再进行总结,不同的线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如直线给人的感受是平静,曲线带给人更多的是欢动,垂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庄严等。每一种线都是一种语言,都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故事。因此,不同的建筑要选取不同的线,目的是通过建筑传递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如教堂、大桥等,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感受。
  核心素养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不仅是停留在一些绘画技巧的学习上。以核心素养为引导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教学设计也将启发学生思考作为主要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对艺术的感受力[1]。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美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美术教学,要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生活的观念,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以苏少版初中美术“从心底接触自然”为例,由于这一教学内容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对自然的观察,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如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呈现的是绿色的景象,夏天的大自然欢快明亮,秋天的大自然是丰收的颜色,冬天的大自然是白色的家园。教师通过对颜色的描述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使学生体会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对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感受,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的绘画作品才是有生命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通过不同的颜色能够表达不同的感受。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的特点,通过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尤其是色彩的体验。让学生从不同情境中感受不同颜色带给人们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
  四、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美术也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实践的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给学生更多的机会验证所学的知识。美术实践的方式有很多,组织学生在课堂绘画、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带学生走出课堂对自然景色进行观察、带领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等都属于实践环节,不同的实践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这些过程都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过程。
  结 语
  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美术教学也应该走出课堂,不断开拓学生的眼界,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真正的艺术作品,提升学生的品位和鉴赏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对美术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艺术鉴赏的机会,为学生打开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吕鹏.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如何体现[N].美术报,2018-9-22 (015).
  作者简介:吴文琴(1973.7—),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获“盐城市美术学科教学能手”称号,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学。
其他文献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必学的一门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正确的三观,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有更多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当
乌江,占称黔江、枳江、涪水,源于贵州高原,自西南向东北奔腾于大娄山系和武陵山脉之间,全长1050公里,流经黔渝46个县、市,至涪陵注入长江。
结合相关的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以及技术成熟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智能产业及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力的概念,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构建出能够衡量基于技术特征的边界完整性、
摘 要: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乐感和积极的心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这是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很好地熏陶和启发学生的情操,其艺术性也有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小学对音乐教学仍不够重视,其中存在很多实际性的问题,本文将以小学音乐教学为出发点,探析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我国最基层的新闻媒体,不少新闻工作者认为,县市级新闻媒体创优无法与国家、省和地市级新闻媒体竞争。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县级区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不多,题材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SD)联合特殊肠内营养治疗Ⅲ期压力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对3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Ⅲ期PU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例。各组患者在实施原发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中,《资本论》对斟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部凝聚了马克思毕生精力的划时代巨著,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资本论》最早介绍到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加快了行业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开展
摘 要:生活化教学理念从早期的学习到后来的学习,都有所体现,并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生活化教学策略并不是直接将生活与语文学习硬生生地联系在一起,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还要考虑校园环境等其他因素。这种教学方法如果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提高学生对其他科目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甚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样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氛围,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投入阅读氛围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看图写话的方式,提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