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kp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案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连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直属高校,是唯一一所设在沿海城市的以理工科为主的民族高校,也是建校时间仅有20年的年轻高校,学生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65%,生源很不平衡,个体差距较大。生物工程专业是大连民族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也是大连民族大学第一批具有专业硕士招生资格的学科。
  随着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大连民族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案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
  一、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质量为根本。面向21世纪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通过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相关企业的实践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生物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未来3年将继续引进1-2名本领域的优秀博士或学科带头人,使学生数∶任课教师数=16∶1左右。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上,加强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培训,保证每三年有2-4名中青年教师能够到985、211或国外知名大学进修或到企业进行行业培训,并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保证主讲教师每两年能参加一次国际性或每一年参加一次国内学术性会议,努力使本专业有1-2名教师成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有2-3名教师成为校优秀教师,有2-3名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和辽宁省的教学改革项目、编写理论课教材或实验课教材,力争5年内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出版教材4-6部。
  三、 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通过领导、督导、教学同行评估,学生信息反馈,毕业能力测评,用人单位反馈等环节,进一步完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期达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本专业已与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大冢制药、大连汉信制药有限公司、内蒙古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丹东药业集团和阜新蒙药研究所、大连金科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天宇滨海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和质量检测和监督部门建立了稳定的本科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实习基地为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和必要的实践锻炼。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一方面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基地的领导、技术人员来校讲学,既丰富了师生的实践知识,又弥补了课本不能涵盖的内容。同时本专业教师还积极与企业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为企业培养人才,优先为企业分配毕业生。通过这种协作,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企业成长储备了人才,创新了技术,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们初步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现在我们正在探讨校企联合“学分替代”的培养模式,希望企业逐步实现承担学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可行性。
  总之,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成拥有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具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配备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的专业,为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型素质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金黎明,权春善,刘宝全等.浅谈民族高校《酶工程》的教学方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136.
  [2]金黎明,权春善,赵晶等.语码转换在现代生物技术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80.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高职心理学教学的核心目标,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难以及时获得学生对教学方案的接受情况,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而反思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备受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经过数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教学实践表明,将反思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心理学教学中,可促使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推动教学方案逐渐完善,有助于高效教学目标的顺利践行。本文就反
摘要: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给教师带来的思考是怎样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满意的教育。所以要求现在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改革,找到适合学生茁壮成长的赏识教育。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常常选择“另类作业” 、如何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呵护他们的心灵,都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赏识教育;激励;宽容;成长  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纷纷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大多数高校提出建设开放实验室的教学举措,本文通过提出三层次开放实验室的研究思路,探讨了医学类院校采取开放实验室的意义,并由开放实验室的教学经验对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理论课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
摘要: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同步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引导学生操作实践、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加强启发点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良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意义;对策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
摘要:本文结合《酶工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通过《酶工程》教学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酶工程;教学改革  《酶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主要内容包括酶的生产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酶工程》作为生物工程的“四大工程”之一,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从事《酶工程》教学有近十年的时间,曾对本
摘要: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课堂改革也势在必行,中職教育更是如此。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课堂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主动地自主学习。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式下实施化学课堂的“自主学习”谈一下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任务目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鼓励质疑;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