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在学习中相互合作,共同学习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中小组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实践,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教师不要干预学生的讨论交流,但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遇到困惑教师应及时解答。小组学习可以促使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浓厚、轻松、民主,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都能有效调动起来,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1. 小组分组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做好小组分组工作,小组分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取得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前要做好小组分组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的民主风格,在对小组人员的配置问题上,教师在教学前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决定,让学生自主分组,教师在学生分组后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提高人员配置的有效性。教师在准备工作中要对人员的配置问题重视起来,这个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受到很多教师的忽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获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数学教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重小组人员的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小组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分组,教师要注意小组的层次性,让小组成员层次性丰富一些,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在小组中都要配置均匀合理,发挥不同学生的学习优势,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例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布置一个学习任务: 已知Rt△ABC,∠C=90°,AC=5,BC=12,求△ABC的内切圆的半径。班级小组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教师在学生自主分组后,进行内部人员的调整,每一个小组要配置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织小组的学习活动,组长组织成员探究并解答出三角形内切园半径的学习任务。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小组的分组要结合数学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灵活调整小组人员的配置,对学习小组的人员作出相应的调整,小组成员的调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才可以真正积极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才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小组合作分工学习
  小组成员为了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小组之间可以谈论决定小组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学习。例如,数学课堂中学生们主要的学习任务是探究概率的意义,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主研究学习概率的意义。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概率的意义,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如有的小组成员拿出硬币作为学习道具探究概率的意义,小组成员三个同学轮流将同一硬币抛出50下,另外一个同学统计硬币正面与反面的次数,最后学生小组一起统计分析硬币正反面的次数,然后再共同分析硬币正反面是随机事件还是具有数学上的统计学规律。经过分工合作学习,小组完成了硬币正反面的统计,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试着探究分析统计学概率的意义,深入理解随机事件概念的深刻含义,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以及不可能事件的不同概念的含义理解透彻。
  4. 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先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因为,如果学生在学习前没有明确好学习目标与任务的话,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把握好学习目标,学生的讨论学习就难以真正进入主题,学生对于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就难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小组合作学习也就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小组学习与探究活动,在实验室中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对于实验室充满好奇心。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有些同学会走神或者分心,对于教师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都没有把握准确。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就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室器材或者是实验的本身,对于实验中研究的问题不明确,没有联系教学目标来进行学习与小组探究活动。
  5. 充分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小组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到户外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平行投影及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操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很容易激发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分小组讨论,总结小组观点。教学内容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设置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数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习有效性高,值得在实践教学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语言魅力,还能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升华情感、陶冶情操。为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多媒体创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词的学习,首先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
当前,高度支化的聚合物主要分两种:树形分子和超支化分子。超支化聚合物在合成上则简单易行,但是存在分子不规整的缺陷。树枝状分子具有完全支化的结构、单一的分子量分布和精确的层次结构,但是合成过程冗长复杂,不利于大量制备,因此,合成具有近似树枝状分子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是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达到这一目标,本论文将进行含有内核分子的完全支化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工作。设计的超支化聚合物将具有
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为数最多的品种,其化学性质较稳定,成分复杂,含有毒物质较多,甚至具有致癌性,偶氮染料废水是公认的很难治理的有机废水。因此,实现偶氮染料有效降解,是国内外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