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外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重要途径。对此,教师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可引入工程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合理安排课后延伸内容,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数字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013
  一、引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大学实行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1],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解决办法是:在第一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学中的适用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专业技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以学促教。另一方面,有效建设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扩展和延伸,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能力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渠道和平台[2]。
  可见,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第一课堂是关键因素,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扩展和延伸。然而,目前多数高校都在改革学分制度,即减少学分,增加学生课程实践、课外实习等比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是我们高校教师教研的一个重要方向。接下来,将以我讲授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浅谈我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经验和认识。
  二、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现状
  目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例如航空航天技术、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军事公安、文化艺术等,几乎涉及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它是目前信息科学中发展最快的研究热点方向,也已经成为高校信息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
  然而,一方面,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从本质上说是一门研究数学算法的课程,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数字图像处理却是研究生复试的重要课程和研究生将要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且,目前很多学科竞赛经常要用到数字图像处理的知识。
  那么如何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有趣;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得学生既能学会授课计划中要求的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图像空域和频域处理、图像复原、彩色图像处理、图像压缩、图像分割等算法的特点和原理,又能够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主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设计我们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过程,实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三、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下面,将以图像处理中“图像增强-直方图均衡化方法”为例,浅谈我是如何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
  (一)课程引入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在课程导入阶段,我不是直接讲述直方图均衡化的概念,而是通过给出生活中实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给出图1和图2所示两幅图,图1是一幅雾霾中的拍摄的图像,我们无法辨识其中的车牌号码,这种天气中应如何进行车牌识别呢?第2幅图是一幅不清晰的CT图,这样的图会影响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判断。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而且作为工科专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工程或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图1和图2,说明图像增强的目的,即将视觉上不清楚的图片进行处理,得到比较清楚的图片。然后给出图2根据所学知识,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得到的新图像(图3),让学生对课程将要讲解的直方图均衡化有一个较为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展开 ——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程展开部分,所要完成的不僅是教会学生直方图均衡化的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将待解决的图像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然后启发学生从何入手构造数学模型。
  1.给出直方图均衡化的概念,即通过对原图像进行某种变换,使原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修正为均匀分布的直方图。
  2.引导学生,从直方图入手,即如何是原图像的直方图变换成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如图4所示,这样就将图像的问题转换成了数学问题,使学生们真正觉得学可以致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工程或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并在老师的指引下,得到原图像灰度和新图像灰度之间的变换函数之后,通过一个实例,例如仅包含8个灰度级的灰度图像为例,将一幅灰度图像利用均衡化处理得到一幅新图像,此处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得到的变换函数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加强对变换函数的理解,并且能够尽快地进行应用。
  4.通过实例,分析直方图均衡化对图像进行增强的原因。这里我们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首先会提示学生从增强的概念入手,增强,即增加对比度。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变换函数分析,原图像中哪些像素对比度变大,哪些像素对比度变小。
  (三)课后作业 —— 提高编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实例,绘制程序流程图,并编程实现直方图均衡化变换,流程图在编程中是一个很重要但是目前很容易被学生忽视的步骤,然而绘制流程图一方面可以更深刻理解算法含义,另一方面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编程实现时比较容易上手。
  用编写的直方图均衡化程序,对图1和图2进行处理,并分析处理结果。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请分析原因,并鼓励查阅文献,对其进行改进。


  四、结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高校教师教研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教师的授课中,精心安排每个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知道从何入手进行分析,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图像,以至其他工程领域的问题。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科研的严谨精神,要自己动手实现算法,自己用程序实现结果,当结果和预想不一致时要认真分析问题所在,或当结果并不理想时,要寻找问题原因,尝试创新。
  图像课程进行改革之后,我们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本专业的优势,更热爱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学生所学知识能够真正学以致用,提高了学习兴趣,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图像方面的专业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晓萍.谈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师因素[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84.
  [2] 郭永芳,黄凯,张茜茜.第二课堂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7):5.
其他文献
摘 要: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要用爱心为学生的明天起航,要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爱生如子、博爱无私,精心培育团结、友爱、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和谐、平等、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快乐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幸福生活;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3-0174-02  DOI:10.16657/j
期刊
摘 要:大学校园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战场之一,要揭露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性,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唯物史观,就必须上好《纲要》课,把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否则是很难将历史虚无主义的阴魂赶出大学校园的。慕课平台的运用,对于上好《纲要》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慕课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
期刊
摘 要:历史阅读对学生自主学习历史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等因素都会给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困难。要认清阅读教学中的困境,积极地利用有限的阅读资源,创设情境;传授阅读技巧和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历史阅读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 阅读能力; 困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改变 “文言无味无用论”的现状,学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教师主要以《非攻(节选)》一文初步探析“素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尝试与实践。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素读;非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3-0104-02  DOI:10.16657/j.cnk
期刊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塑型”教育,因为孩子从开始说话到人格塑造都离不开父母和家人的影子。大量的事实证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是孩子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教育的发展相应也较为滞后,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双效阅读是双快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在阅读实践中,既重视阅读的效率,又重视阅读的效益,切实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既重视学生快乐作文,又重视快速作文,切实培养学生的表达力。阅读与写作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可逆的过程。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又重视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双效阅读;双快作文;理解力;表达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小学科学课堂在情境创设、思维创新、情感渗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突破了重点、难点,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导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介质、助推作用,从而催生效率价值。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更需我们一线教师的探索实践。
期刊
摘 要: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为例,探讨双语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强调国际化背景下的双语教学应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而服务,侧重于学生双重语境下的思维方式及专业素养的养成,并结合《国际财务管理》具体教学方法展开阐述。最后,基于该门课程总结了双语课程教学及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国际化;双语教学;层级化;教
期刊
摘 要:男性体育教师具有体魄强健、思维敏捷、勇敢果断、反应迅速、耐力持久等品质,与女性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相比,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有了男教师的鼎力相助,体育活动的氛围呈现出另一番“简约而不简单”的景象。  关键词: 幼儿体育活动;男性教师;简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197-02  DOI:10.16657/j.cnki.i
期刊
摘 要:一切自然科学都是来源于实验,并且都是从科学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实验,那么科学课也就不复存在。适当地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实验;科学;创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228-02  DOI:10.16657/j.cnki.is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