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思维的认知机制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f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映射于抽象的范畴概念而形成隐喻性表征,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人们通过隐喻认识世界, 语言通过隐喻构建人的认知,本文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揭示隐喻的认知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隐喻性思维对词义的影响、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对现有语义结构使用和理解的影响。可以使学生不仅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而且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 映射
  一、隐喻及隐喻思维
  隐喻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也存在于人的思想和生活之中。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原则,是人以隐喻化的方式对世界进行认知、理解的产物,许多文化现象是以隐喻的方式显示出来的。隐喻是人能动地对客观事物进行重新分类的过程,通过隐喻化手段,将原本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属于同一范畴之中。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束定芳, 99)。隐喻思维是一种超越型思维, 它超越概念、判断、推理的精确性和有序性,直接涉及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整体理解。隐喻与隐喻思维是外部表现形式和内在思维过程的关系,隐喻思维是隐喻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相关的大脑思维过程,形象性是隐喻思维的突出特点,并使之带有明显的感性体验和情感评价。隐喻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第六感知,这种感知是对事物相似性的万形感知,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能够将表示截然不同语义概念的词放在一起而创造和理解隐喻(赵艳芳,101)。
  二、隐喻思维的认知机制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已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并被认为是解释隐喻认知机制的有效方法。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每一个概念隐喻映射都有一套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两概念域的某些成分要通过映射而形成一系列的本体对应,构成两域间系统而稳定的关系,这种映射是传统的、恒常的,是我们概念系统中的稳定部分。由TIME IS MONEY这个概念隐喻的特征,我们才会有了“spend money like water” 和 “I can’t afford the time.” 等的隐喻表达。
  在语言的最初使用过程中,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多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当人类从这些具体概念之中逐渐获得了抽象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表达抽象的概念,如ey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人自身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发展为指其他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眼睛、中心”: the eye of earthquake (地震中心) , the eye of storm (台风眼) , the eye of a needle (针眼)等。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对概念系统中的稳定映射关系的挖掘和探讨,使我们对内部语言和外部世界以及人的自身的认知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但是,概念隐喻理论关注的是静态的和稳定性极高的常规隐喻,这是一种静态的研究,它不能解释实时的新生隐喻。
  (二)、概念合成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延续和发展,它不仅扩展了思维的空间,而且将隐喻概念从直接的单向性映射中解放出来,变为间接的有选择性的投射。这种投射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新颖的,由此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的网络,这一经整合的网络可用以对隐喻语言在线意义的生成过程进行动态的描写。例如:
  This surgeon is a butcher(王寅,474).
  首先,由“this surgeon”和“a butcher”建立起两个输入空间,在这两个域中存在一些对应映射的关系:外科医生/屠夫;人/动物;病人/商品;屠刀/手术刀,等等。合成空间同时接受两个空间的部分结构和成分,两输入空间的共有成分存在于类属空间(人们用尖锐的工具对另一个生命体实施某一动作),这些信息在融合空间中就会生成新信息。在屠夫的输入空间中,动作的目的是“杀死动物以卖其肉” ,而在医生的输入空间中动作的目的是“为了医治好病人”, 这样就在融合空间中形成了两个输入空间的“手段-目的”对比,医生的手术可能具有屠夫的性质“视病人为动物,目的不是为了治疗,而是……),通过进一步推理就可生成新信息:“医生无能。”
  当新的范畴、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词语,而是利用大脑认知活动的特点,通过意象图式的作用,经过心理加工,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用已知事物表达新概念,于是便产生了两个认知域即由源域到目的域之间的投射。隐喻投射以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基础。。例如:“mouse”本义为“老鼠”,但随着计算机的问世,“mouse”又多了一层含义“鼠标”。这个词义的产生是有其内在理据的:其一,鼠标外型很像老鼠;其二,点击鼠标的声音很像老鼠的觅食声。这里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词本体与喻体由同一单词来体现。类似的词还有信息“information highway(高速公路)”、 “cyberspace(网络空间)”等.
  总之,概念合成理论着眼于对新奇隐喻的在线的和动态的意义建构的探索,为我们更为深入地揭示了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
  结语
  隐喻一般是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王寅 452)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不同概念领域的事物只有具有相似性,才能够引起人们的类比联想, 从而将两种本属于不同概念领域的事物并置构成隐喻。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互相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的语言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要通过已知的语言知识来认识和掌握未知的语言知识。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现象的不同意义之间关系的原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映射。由此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词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不仅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其转变机制,而且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书籍
  Lakoff, George and Johnse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王寅. “认知语学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赵艳芳. “认知隐喻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才能听得懂、看得懂,才能写出、说出自己的想法。从高考试题类型来看,对学生词汇量的考察不仅包括单项选择题,而且包括根据句子的上下文用适当的词完成句子、单词拼写、综合填空等试题类型。另外,完形填空和任务型阅读也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从语境视
摘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本文从①上好音乐欣赏课,滋润学生的心灵;②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③关注校外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三个方面论述高中音乐教学,诣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兴趣 审美素质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把音乐列为“六艺”之一,认为音乐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说:“凡于音乐上得良好
摘要:学生思维状态不活跃,思维能力欠缺,思维领域狭小,作文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优化知识积累,拓宽思维空间,提倡教师的慈母爱心,从而消除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而感到的恐惧心理,促使他们打开思维这个“黑箱”,进而放射出耀眼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關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 创新  长期以来,教师命题启发或作前提示已成了作文教学中不成文的规定,不少教师甚至提出写作的种种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师生的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给一向枯燥乏味、学生厌学的历史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给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对高中历史开展探究学习进行教学指导?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探究性学习 教学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科技和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虚拟机的概念及工作原理,以及虚拟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虚拟机对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虚拟机 计算机教学 应用研究  虚拟机技术给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它充分挖掘了现有设备的潜力,提高了现有系统的利用率,既缓解了当前实验设备和
摘要:教师应加强国学学习,并尽力利用学校这块教学阵地,将国学传承下去,让学生更好的受到国学的熏陶,使华夏文明更加辉煌。  关键词:国学 教育 传承 学习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伯俊教授认为:背诵经典,是一种传统的,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背诵绝非死记硬背,而应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牢固记忆。尽可能把“理解”贯穿到经典诵读的各个阶段。既要循序渐进,又要从国学大师那里借鉴和吸取学习方法。  
摘要: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科学的思考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程序设计  一、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
数学观察能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或初步加工能力。具体表现为:在掌握教学概念时,善于舍弃非本质特征,抓住本质特征的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善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体系的能力;在学习数学原理时,能从数学事实或现象展现中掌握数学法则或规律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识别问题的特征,发现隐含条件,正确选择解题途径和数学模型的能力,以及解题的辨析能力。下面谈
如今,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大众传播大发展的今日,当越来越多的媒体向多样化,分散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媒体之间也正走向相互融合、合作的趋势。基本目标:优势互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