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诚信危机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质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等学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着诸多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与高校教育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高校教育环境教育者诚信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43-01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大学生作为市场经济未来的参与者与竞争者,时代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如今,用人单位都把招聘的大学生是否具有诚信态度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与高校教育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高校教育环境引起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高校教师不重视基本的教学和考核工作
  由于不少高校教师承担着设计研究课题,或与企业保持技术上的合作,因而业务繁重。不少教师作业基本由研究生帮忙批改,甚至考试内容直接沿用往年的试卷内容。尽管学校明令禁止这种做法,对试卷的管理也相当严格。但是仍有很多试卷历年内容相似,这就让学生钻了空子。向高年级同学获取往年试卷已成为应付考试的不二法则。
  从表面看,减轻了学习负担,采取不正当考试方式的是学生,而实际上,造成如此后果的是教师——行为符合“学术失范”的所有特征:剽窃、抄袭、没有价值的拷贝得到没有意义的结果。教师如此不负责任,捻轻了考核的权威、规范以及价值,又如何能让学生不随心所欲。
  
  (二)高校的评价、管理、惩罚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严重漏洞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少表现在考试作弊上。每所高校都在不停的进行学风建设,每个学生都深知作弊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同时也通过学校的不断教育了解到一旦作弊被发现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为何作弊行为如野草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方面,学习的惰性和投机心态成为学生作弊最大的心理动因。另一方面,高校的管理力度不够和监督、处罚制度的不公平性,也让作弊行为无法真正遏制。曾了解到这样的事例:某同学在考试时作弊,被教务巡考人赃并获,即将接受处分。该生找到学校相关领导帮忙,让那位监考老师改变立场,表示其中有些误会,从而撤消对该生的处罚。
  胡锦涛书记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全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环境。
  
  二、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途径
  
  从学生的管理和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疏导的角度而言,净化大学生的思想,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教师、教育体制乃至整个社会环境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强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切实方法应当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入手。
  
  (一)通过“自律”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
  胡锦涛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观点,恰恰反映了个人应有的素质和自我的世界观、价值观。解决任何问题,假如可以从自我反省、自我约束方面得到突破,一切即迎刃而解。对于大学生来说,建立诚信荣誉感至关重要。这依赖于不断的诚信教育,但是在大学,诚信教育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形式进行,这很抽象。要强化诚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事业心,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这一切更容易在实践活动中去感悟、体验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自觉做到知行的统一。
  
  (二)通过“他律”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上的失信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二是学校教育体制和高校道德教育环境的影响。
  首先,学校制定德育目标应符合学生思想水平和生活实际。现今,许多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力偏弱,让学生难以把握其本质内涵。
  其次,教育应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培养心理健全的学生。不少高校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尽管各个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有模有样的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大部分的教育过于课堂化,形式化,而这正是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最大的不同,也是其最忌讳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单一,内容抽象,只重思想灌输,轻道德践行,使许多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性的层面上而没有达到理性的理解,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思想教育是人的教育,如果学生没有身体上感受,心灵的冲击,思想上产生共鸣,那么一切都是徒劳。而恰恰是这个最需要花心思去研究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却被多数学校当成是负担去实行。
  最后,加强教育者的诚信观念。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做到。从上文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作为学术研究者,自身杜绝“学术失范”,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必然会给学校带来更加清新的空气。学校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直接的社会环境,教师的言行都将影响学生日后的行为模式。要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应该首先要求教育者讲诚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让大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品德。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明辨是非,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始终保持以正直、诚实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其他文献
2019年8月28日,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颁奖台。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出现在大屏幕上,当主持人终于报出那句期盼已久的“DAN SHI,CHINA!”石丹身披国旗,轻盈跃上最高领奖台,金牌挂胸,笑容和泪花一同绽放,远处欢呼雀跃的中国代表团区呈现出一片舞动的鲜红,“那一刻,我觉得国旗红得特别耀眼,之前所有的辛苦和付出,值了!”  这是这个21歲的姑娘最后一次征战世赛。总分89.9,高居美发项目之冠、
摘要著作权集体管理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著作权保护的组织形式。本文从近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北京晚报》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论辩说起,以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制度构建和组织建设为视角,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从这两个角度重点阐述了我国现阶段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完善问题。  关键词著作权集体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中图分类号:D923
摘要刑法理论上,行为犯是与结果犯相对应的犯罪类型,因此,所谓行为犯理论,实质上就是指行为犯与结果犯划分的标准。关于行为犯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本文赞同如下观点:“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了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基本构成要件行为就为既遂,而无须发生特定的犯罪结果或有该犯罪结果发生的法定危险的犯罪类型。”①通说认为,介绍卖淫罪即是一种典型的行为犯,因此,关于本罪的既、未遂标准的划分,应当依据行为犯理论
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截至7月1日最新公布数据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①就业问题本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到
目前中等职业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以致用,也就是学生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信息处理、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为此,嘉兴市教育局自2012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市职业学校举办英语技能比赛,通过“在线测试”“职场应用”“职场应用”“职业风采”四个环节,对参赛学生的英语技能进行考核测评,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比赛期间,笔者指导参赛的学生表现出色,多次获得了全市理工类前三名的好成绩。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职
摘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村法制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的法制建设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村法制建设背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75-02    一、农村法制建设社会背景分析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农业、
2017年2月18日晚,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的甘溪村突然沸腾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老李家的孩子上《新闻联播》了!”一个身材瘦小、稚气未脱的小男孩儿冷静专注地用机床钻头在鸡蛋上打孔的画面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这个一千多人的小村子,还从来没有人上过《新闻联播》,村民都不敢相信,十里八村上央视的第一人竟然是世代务农的老李家那个年仅17岁的小不点。  这个“00”后不简单  这个在专业技能领域崭露头
摘 要: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完成学习对象和自我的双重构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以“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一节教学为例,根据中职校德育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内化提升、总结评价、课外拓展等五个环节开展体验式教学,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体验式教学 实施策略  一、中职“体验式”德育课实施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
摘要9·11事件无疑是美国反恐斗争的转折点,它打破了美国国土绝对安全的神话,给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美国人民带来了不可弥补的重大创伤。9·11事件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打击可能发生在本土的恐怖袭击,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反恐保障。其中《美国爱国者法案》是9·11事件后较早被通过也是目前争议最大的反恐法律,本文将以《美国爱国者法案》为例,介绍9·11事件后美国反恐立法的新特点,并以人权保障
摘要罗斯科·庞德的著作《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篇幅简练而又逻辑严密,清晰的论述了庞德对于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价值以及法律的任务这些在法理学中最基本而有最有争议的问题的思考。本文从该著作主要内容出发评析了庞德的主要观点及其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用主义社会控制理性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23-03    法既是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