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它对新时代大学生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建议从四个方面将“抗疫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涯与就业指导的教育:一是顶层设计,“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二是创新教法,提升“抗疫精神”的价值效能转换;三是内融外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四是善用媒体,线上线下“易”起发力。
其他文献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观念和道德文化,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隐性课
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是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制度前提,但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区别且配套机制不够完善,以致衔接地带出现区域真空,调整事务时出现规定重叠或冲突等现象并不罕见。学界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完善机制,其中备案审查具有从正本清源到动态监督以至推动后续工作,将作用贯穿立、改、废、释的制度可能性,其衔接联动机制则可以进一步推进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衔接和协调。将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进行作用分析,以及开展相关实践问题的前瞻性思考,是探索其建立健全路径的题中之义。
党内法规普法无论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深入实施,还是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开展,抑或是对党的执政基础的进一步巩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党内法规普法还存在明显不足,就其原因来看,主要在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以及党内法规作为法的自身特殊性所必然带来的党内法规普法的特殊性。党内法规普法需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协同推进、立足需要的原则。为此,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党内法规普法工作,加强对党内法规专门人才的支持和培养,制定有关党内法规普法的专门文件。
摘 要:“十三五”期间,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此同时,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发展也随着“十四五”时期的到来,将面临新形势: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发展对义务教育教师信息素养带来新挑战,新型城镇化和二孩政策的推进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十四五”时期重要任务是优化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机制,落实与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
摘 要:标准答案式教育指教师教学的标准化、学生学习的标准化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两者之间思维的同质化,具有权威性、复制性和普适性三个特征。标准答案式教育的出现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诱导、社会用人机制的偏差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教育理念滞后、知识标准量化,培养模式封闭、实践能力弱,以及教育评价单一、价值取向异化等问题。改革标准答案式教育,要从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以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共产党宣言》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批判错误思潮斗争的典范之作,不论从其批判的方法艺术来看,还是从其批判的价值意蕴来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共产党宣言》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体现了总体批判与具体批判、理论揭示与实践展开、显性批判与隐性建构、感性描述与理性评价的统一,在批判中彰显了工人运动中理论斗争的重要性,在交锋中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扬弃中闪耀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精神底色,坚持与错误思潮斗争是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
中国何以历经千年(苦难)而屹立不倒?个中原因当然很多,这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宗法礼制、语言文字、天道信仰等等方面的统一与传承,大概是各家在理解"何为中国"时都共同
期刊
构建“法治指数”指标体系作为健全法治浙江建设的推进机制被写入《法治浙江建设规划(2020—2025年)》,对浙江法治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法治浙江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构建指标体系群组,增强指数建构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挥内部评估、第三方评估(专家评估)和公众评估不同优势,合理安排评估主体和方法;兼顾指标体系逻辑性、集成性与操作便捷性、数据化,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注重被评估主体之间的可比较性,最大可能降低区域差异带来的结果偏差。"法
摘 要:建设名师工作室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名师工作室建设呈现在加强内涵建设、注重“教师全人”发展、研修方式灵活多元、立足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等特点,形成了定位准确、高点站位、实践取向、借力合作、重视读写等实践经验,但也存在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开放性不够、经费短缺、团队梯队建设不理想、信息技术应用还处在较低水平、部分领衔人管理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设
列宁是作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其思想政治活动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他成功地将很多民粹派思想吸纳进马克思主义.他主张建立工农联盟,反对资产阶级的支援,反对指望资本主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