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牧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的自身阅读能力与习惯,严重影响自身对文章表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熏陶。而今,有一些班级,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在班级里开辟“读书角”,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读物,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通过课外去阅读,来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增长知识,陶冶身心,提高写作能力。
  但对大多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来看并不是很好,在学生中,随意翻翻阅阅的有之,一篇文章没读完换另一本书的有之,不求甚解的有之,怎样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哪?,依自己的经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阅读的目的,认清阅读的作用
  曾记欧阳修有这样一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就是让小学生懂得阅读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让读书的人懂得如何为人、处世,以及一个人道德风范、精神境界和自己拥有的知识有关系,一个人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多读书。一本好书,是自己的忠实朋友,也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能让自己拥有心胸坦荡的情怀,乐于进取,勇于拼搏的意志。
  二、学会阅读的方法,专心孜孜去读书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这是朱熹说的一句名言。这就是说“阅读”的过程并不是把书拿来一看了之,“阅”读要求自己在看的同时,借助字典、词典,真正看懂、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读”有诵读、默读之分,但重要的是明确文章的真正含义和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这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常言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就是说在读文章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读懂,明确作者写的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三、勤学博览,扬众之所长,补己之短
  俗话说:“书 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一个人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技艺,就要多读书,读百家书,学百家艺,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学会收集书中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应以童话、故事、小学生作文、军事、科技、文学、名人传奇等方面书籍,这是因为“童话”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增强阅读兴趣,懂得故事中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故事”中一些情节可打动孩子的心灵,进而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故事特点容易口述,这样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军事、科技方面书籍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进步有所了解和认识;文学类书籍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如名家名作被选入语文教材中《匆匆》、《春》朱自清、《海上日出》、《小鸟的天堂》巴金、《落花生》许地山等一些文章,读后就能着实让人感受一种美,一种快乐。
  四、学会自我欣赏,增强记忆,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义若见,情文并见”。课外阅读关键在于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读,才能达到读的目的,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感。
  阅读,表面上看是学习的方法,实际也是一种学习中的自我享受。自我陶醉,所以学生要会欣赏自己阅读。学会自我欣赏,一方面欣赏能把自己放在舒适而清静的环境里蚕一样啃食知识的桑叶,在时光里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另一方面学会欣赏文中的词美、句美、文美、情感美、乐感美。从中去感到一丝丝快乐和惬意。
  阅读,除感受文中“文美”、“情美”之外,还需养成记忆、整理所获信息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增强自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对自己的习作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生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写作,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要达到较高的阅读效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就失去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习惯上“明思想”、“明意义”、“明方法”、“善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明事理(文章中心)”、“明思路(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明情感(作者思想感情)”这样才真正的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效果。
其他文献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鎮第一中学校  如果说,晓之以“理”,使学生“愿”学,从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应然”;动之以“情”,使学生“爱”学,从而感悟到学习是一种“诚然”;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从而实践出学习是一种“必然”;那么,激之以“趣”,则使学生“乐”学,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一种“果然”。  一、辩证关系的调整──学生兴趣形成的前提  从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只凭教师单方不行,强行
收集全国100个气象站点辐射计算公式中as和bs的率定值,基于as和bs率定值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了一个在全国过较大范围内估算辐射计算参数a,和b,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也必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时代对人才必然有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也必然要进行改革以应对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朗读、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小视的话题。小学语文老师应学会享受朗读所绽放的独特魅力。因为朗读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试着将“朗读”二字深埋心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所需的方法,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良
对于《机械基础》课程是学习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既有一定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性较强的机械类综合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机械专业技术有关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基础。由于职业中等教育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普遍存在难点多、成绩不理想等现象,课堂表现不积极。激发学生的课堂的学习兴趣,则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 接受程度 歌舞 情感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国,从国风到乐府诗集,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小琳”、“时调”在这纷花缭绕的历史长河中,在这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音乐大家庭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曲,这些不仅是民族历史的传承文化,更是我国音乐史上一束瑰宝,它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于学习音乐文化起到了借鉴,对于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作用,促进了学生们音乐学习
在长期的小学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深感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将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综合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的情感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融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  导学案式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导学案引导教学在我国刚刚兴起,然而有许多学校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学校,已经研究出了适合自身学校学生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国内导学案引导教学的引领者。  (二)目的  (1)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探究出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形成适合本学校学生使用的高中物理导学案集;(3)使学生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与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英语这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作为我国中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无论从书写上,结构上,还是语音方面都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这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另外,从学习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外语的学习和教学比其他科目的学习和教学更需要轻松的心态和活跃的气氛,更需要多样化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但是,迫于考试指挥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