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新东家进行入职面谈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打算重新寻找新东家或在与新东家进行入职面谈的经理人,如何真正明确自己即将要扮演的角色?如何洞悉新东家聘用自己的意图?如何规避入职风险?
  
  从卡莉的入职面谈想到的……
  
  在自传《勇敢抉择》中,惠普的前任CEO卡莉•菲奥莉娜记述了自己进入惠普担任该职务之前,曾历时长达6个月的面试过程。
  卡莉通过与猎头公司的接触,了解到惠普需要一位真正能够带来变革的领袖;但同时,又不要彻底砸碎惠普原来的公司文化,而是加以变革。接下来,卡莉通过与“CEO遴选小组”中的多位董事会成员的反复面谈(包括时任CEO、提名委员会主席、创业元老等),了解到了惠普时任CEO的困惑、董事会对时任CEO的处置、公司的内部文化、公司遭遇的变革的阻力、董事会的内部关系、“太子党”的问题等等。
  同时,卡莉在此期间通过重读了第四遍《惠普之道》,以及通过网络、行业信息等各种途径了解惠普。卡莉在发现疑问、化解疑问、寻求支持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和了解了惠普,也使她最终成为了惠普公司历史上一位有着重要意义的CEO。
  在此,我们不想去评说卡莉在惠普担任CEO期间的成败得失,仅就卡莉与新东家进行入职面谈的过程来说,对职业经理人来说,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典范。
  那么,职业经理人在与新东家的沟通中,要注重哪些地方?要了解哪些方面?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了解新东家本质的意图?是否能在面试谈判中,就预知这些问题和可能的风险?并且找到规避的方法……
  
  职业期望不能过高
  
  人之所以会为如何抉择而痛苦,是因为人常常会后悔自己曾经的决定。其实成功还是失败,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心态,正所谓“冷暖自知”。
  作为职业经理人,无论你进入哪个企业,都不要过于相信企业起初的承诺,而是要通过自己了解去判断。同时,当你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后,也一定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值,否则希望越大,失落也会越大。
  因此,在准备进入一家公司前,一定要把握你自己的期望值,而且也要了解老板对你的期望值。如果两个期望值有所不同,那么就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否则你工作起来可能找不到快乐,甚至还可能葬送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你也要做好老板和自己期望值都会变化的准备,要为自己想好退路。
  有人说:职业经理人很难有完美的职业生涯。每个职业经理人,都带有自己的阶段性使命,当你的使命完成了,也就不再具有价值了。如果职业经理人的阶段性使命完成了却依然留在该职位上,那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个企业在倒退了。当然,如果你可以不断地给自己附加新的能力和价值,则可以将这个阶段保持得更长一些。
  因此,既然你选择了做职业经理人,首先就要从调整心态开始。这就像恋爱和结婚完全是两码事一样,恋爱期尽可以风花雪月,而真正进入婚姻后,就是柴米油盐似的平淡生活。就像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小的时候,我总以为自己会飞,可长大后却依然留在地上,于是一生的时间都用来补伤口了。”此时,将这句话送给职业经理人们再合适不过。
  
  客观地自我评估
  
  那么,作为一位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首先就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
  第一,自己的能力类型,评估自己的职业类型与企业所处阶段的切合度。比如:卡莉属于问题爆发类型经理人;创业型经理人代表就是张朝阳、王志东;还有成长型、守业型、战略型、变革型经理人等等。
  第二,适应企业的规模和级别。有的经理人,只适合于人员简单的小公司工作,或者只能胜任部门领导。由于企业规模和职位级别的不同,所需要的领导能力和管理难度很可能是立方级的。
  第三,适应自己的岗位。如果让一位财务总监,担任资本运营总监还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如果让他去做市场运营总监就很可能做不好。同时,经理人如果在一个行业里的时间越长,转型到其他行业就会越受局限。
  第四,判断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势。自己的职业阶段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或者是处于维持阶段,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阶段来寻求适合的职位。
  
  全方位看透新东家
  
  对于新东家的情况,经理人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去仔细了解。因为,新东家有时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尽量呈现出一个“你尽管大展拳脚”的架势。甚至有时新东家自己都不明确请位经理人回来要做什么。因此,经理人要做的是:
  第一,明确自己的使命。让新东家明确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比如:完成与其他企业的并购重组,重塑企业的文化,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等等,越详细越好。同时,你可以向新东家说明自己的工作风格和可能实施的举措,以及可能去改变的方面。
  第二,了解关于企业的各种信息。信息不对称是经理人与新东家沟通中的最大障碍,如果经理人可以及早了解该企业的文化、战略、使命、管理瓶颈等问题,可以为将来扫清很多障碍。因此,通过对各种信息的了解,才能反映出企业最真实的情况。比如:通过企业的官方网站、该行业相关资讯、业界动态等,都能使经理人对新东家有一个较客观的判断。
  第三,通过关键人物了解信息。通过与企业关键人物的接触,往往可以了解到他们目前的心理状态,同时可以折射出当时的企业状态,并且可以分析出企业目前所需要的经理人类型。比如:案例中的卡莉,就是通过与董事会几位成员的沟通,了解到了他们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对于变革的不同态度,和自己可能遭遇的挑战。因此,心理准备越充分,就越能做到处变不惊。
  第四,随意调查。比如:通过企业的办公场所、人员构成和素质、企业服务的客户群等等,可以反映出该企业的文化和实力;通过与基层员工的接触,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还能折射出整个企业的文化内涵,要比看企业文化手册有用得多。
  第五,从离职者那里获取信息。前任经理为什么会离职?离职后对企业的评价如何?企业如何对待他的离职?这些细节很可能暴露出企业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真正问题。
  第六,通过第三方进行了解。社会、上下游企业、客户、消费者等与该企业相关人的评价,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你可以从中分析出更多的信息。
  
  企业与自我的平衡对接
  
  有经验的经理人,可以通过以上信息分析出新东家的真正目的。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对比,并且在还要重点评估自己与该企业文化的融合度。比如:崇尚制度文化的经理人,如果要进入人情文化浓厚的企业中,势必需要重新适应环境。
  经理人不仅要评价自己的离职损失,比如:有物质损失,以及平台、资源、工作场所、交通状况、出差频率等非物质因素带来的损失等等。同时,还要评估自己的入职风险以及风险底线。事实上,寻找新东家的过程,就是一个平衡得失、满足希望的过程。
  最后,对于较大规模的企业,经理人还要去了解新东家将要与你签订的四大责任书内容(劳动合同书、经营目标责任书、保密协议书、退出协议书),因为落实到白纸黑字上的才最说明问题。
  (本文根据奇正管理俱乐部会员发言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晓 庄
其他文献
六西格玛由摩托罗拉而诞生,因通用电气而走红。但是,如果指望做上几天六西格玛,就能变成摩托罗拉或通用电气,那就大错特错了。
研发与企业竞争力    根据管理大师迈克·波特的观点,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最主要的策略有二:那就是差异化与低成本。  如果企业选择在产品功能上予以创新,设法满足消费者比较特别的需求,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增加产品获利,则是差异化策略。  为了完成这样的差异化,企业必须研究市场上产品功能的趋势及需求,将消费者想要的功能设计在产品中,甚至创造出想象不到的功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建立竞争障碍。正因为如此,如
原则一:要聪明,要节俭,不慌张。景气有高低起伏,公司也一定要经历它们。如果公司一直以来都良好经营,没有过度的支出或借款,应该可以撑过一段成长缓慢,甚至没有成长的时期。如果情况
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陈春花教授近日撰文指出:大部分人对迈克尔·波特竞争理论存在误读,波特的“竞争论”的理论精髓不是竞争,而是远离竞争。
在宏观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日子,企业要做的事情也分轻重缓急。第一,保住现金流是最重要的。第二,对可持续发展也要有所考虑,例如:加快产品开发。第三,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国内民企对
正方:为什么要360度考核? 对360度考核的否定,恐怕没有人比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吴春波更坚定的了。
新品营销的头号痛点    在一项关于企业营销难题的调查活动中,使我们对中国企业营销的现状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企业营销仍处在导入期。调查活动中,对“你认为市场营销最困难的是哪几项?”的回答结果如图1所示:    其中,A代表“新品种的确定与上市策划”;B代表“市场拓展问题”;C代表“有关营销管理问题”;D代表“新产品上市的市场调查”;E代表“产品与市场定位”;F代表“产品命名与商标注册”;G代表
工作幸福指数的低落与压力指数的高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员工工作效率的下滑,意味着企业利益受到冲击。如何让低落的情绪再度高涨起来?如何让工作重新变得激动人心?本文与您一同探
在繁忙的公路上,尘土飞扬,超载遍地……在粗放的中国物流市场上,被全球公认为“奢侈品”的沃尔沃卡车,如何做到稳坐老大?换句话说,当我们都厌倦了低端产品的价格厮杀后,我们可知道该
人口风险是指当员工年龄增长和退休时公司可能遭受的生产力和生产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