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思考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whwa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芬兰应用科学大学治理经历了由集权管制到自治赋权的根本转型,赋予了应用科学大学区域协同创新的治理逻辑。在推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塞纳应用科学大学承载着区域协同创新促进者的角色,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承载着区域技术开发者的角色,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承载着区域多样化发展者的角色。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应用型大学应明确服务区域发展的办学理念,增强内部治理能力,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发展的特殊性,从而有效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关键词:芬兰;应用科学大学;治理逻辑;区域协同创新
  芬兰是北欧典型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体,多年来其创新能力诸多指标均居世界前列。据《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2015》显示,芬兰全球创新能力为第五,教育体制质量为第二,大学与企业协同研发能力为第一,科学家和工程师可利用性为第一。[1]另据欧洲《创新联盟记分牌2015》报告显示,芬兰单位人口新增博士毕业生数量为全球第四,公共部门研发强度占全球第三,企业研发强度居全球第一,单位经费产出专利量为全球第一,综合创新能力居全球第三。[2]这些卓越指标充分体现了芬兰高等教育有着优良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传统。20世纪90年代创建的应用科学大学体系赋予了芬兰双元并置高等教育体制,应用科学大学在区域协同创新中有效地推动了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充分发挥了其在区域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借鉴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区域协同创新经验,对我国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应用型大学积极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启发。
  一、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区域协同创新的治理逻辑——由集权管制到自治赋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商业自由化和市场解除管制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驱动了世界各国开始走向知识创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思维。与之相应地,社会更加依赖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研发创新。在芬兰,随着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盛行,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目标主要指向增强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产业部门的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竞合效能”。竞合机制已成为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提高高等教育部门办学效能的新路径,即通过采用私营部门管理模式推动高等教育部门向更具创业特性的方向发展。新公共管理强调解除管制、分权化以及管理过程的问责制。在高等教育界,这一理念赋予了大学充分自治权,促使大学及时适应社会需求并做出主动反应。
  20世纪90年代芬兰创建的应用科学大学体制整合到了政治战略变革进程。应用科学大学相对于学术型大学代表了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模式。传统上,芬兰应用科学大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共同管理。这就意味着,应用科学大学发展深受国家和地方当局的政治意志影响。在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发展初期,并未成功创建一个高效的、创业型治理结构,当时的管理体制主要强调应用科学大学为满足区域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区域发展,而非将区域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与应用科学大学自身利益诉求有效结合。另外,应用科学大学领导的选拔主要基于政府参与主导,而非基于应用科学大学部门的自身特征。也就是说,这种管理体制并未真正体现应用科学大学的自身利益所在。随着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兴起,芬兰政府鼓励高等教育机构超越传统边界,更直接地贡献于“财富创造”,如建立科技园、研发中心等,启动各种促进大学知识转移的创新项目。在芬兰高等教育界,新公共管理理念驱动的政府宏观调控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以及信息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将产业部门实践创新需求整合于高等教育部门是芬兰应用科学大学改革的政治驱动逻辑,目的是建立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以灵活应对区域产业部门和工作情景的知识技能需求,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
  为促进应用科学大学与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芬兰政府对应用科学大学治理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1996-2000年间芬兰政府赋予了应用科学大学长久战略地位,增强了应用科学大学参与区域发展的主动适应性。芬兰2003年修订的《应用科学大学法》(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Act)赋予了应用科学大学运作的自主选择性和区域责任感。法案拓展了应用科学大学的职能,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提升到其教育使命的同等地位,并通过强调教育教学和应用研发对区域发展的及时反应,增强了应用科学大学的区域使命和责任。同时,2003年和2009年修订的《应用科学大学法》将自治领域界定为内部治理、学生事务、教师聘任。这就意味着应用科学大学内部治理、行政管理、组织活动的决定权归于大学自身,芬兰应用科学大学有权决定其教学和研究活动;应用科学大学能够自由决定是否参与区域协同创新项目。法案还指出,应用科学大学在处理内部事务中具有高度自治,增强自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科学大学灵活快速参与产业企业协同创新的可能性。通过增强应用科学大学自治权,法案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共同体在教学安排以及与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决策的灵活选择性。[3]
  2011-2014年,芬兰政府对应用科学大学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赋予了应用科学大学更高的战略地位、更广的自治权限以及区域功能,以满足社会和区域创新发展的新需求。这项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赋予应用科学大学更独立的办学地位,使其更灵活地对周边社会环境的新需求做出及时反应;增强应用科学大学教学与研发创新活动的协同发展能力,确保其办学质量和效率;增强应用科学大学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角色;提升应用科学大学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吸纳更广域的社会利益相关主体协同推动应用科学大学发展。对此,这次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推动资助模式创新,将应用科学大学资助主体由地方当局转向国家政府,实行以产出绩效为本的资助模式,这是国家政府站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战略高度对应用科学大学战略地位的重新部署;推动运作许可机制创新,进一步授权应用科学大学独立法律主体地位,特别强调其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度;更新教育责任,将应用科学大学组织纳入具有充分规模和创新力的高标准能力环境。[4]   二、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区域协同创新的典型模式
  (一)区域协同创新的促进者——塞纳应用科学大学
  塞纳应用科学大学(Seinjoki UAS)创建于1991年,是芬兰较早成立的一所应用科学大学,由10个中学后职业教育机构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兼并升格而成。塞纳应用科学大学位于芬兰南奥斯托波斯尼亚(South Ostrobothnia)省,近年来该地区已由以传统农林业为其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走向了以新型制造业为支柱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为解决该地区传统上缺乏必要的教育、研发、创新等智力支撑难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芬兰区域治理改革进程中创建了塞纳应用科学大学。1994年该大学与区域相关组织签署了第一份区域协同创新协议,成为“专业知识中心项目”(the Center of Expertise Program)的重要组成,旨在加强该地区创新创业活动的研究工作。随着1999年“南奥斯托波斯尼亚大学网络”(EPANET)的形成,塞纳应用科学大学区域协同创新得到了进一步增强。EPANET是一个包括塞纳应用科学大学在内的五所地方大学和区域创新主体联合组成的协同创新网络联盟,其基础结构是由五个跨学科研究领域的20个研究团队构成的协同创新组织,目的是增强这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能力。近年来区域协同创新组织基础得到了快速发展,EPANET已成为增强区域研发协同创新的重要促进者。[5]塞纳应用科学大学属于典型的区域性地方大学,其基本办学理念直接指向区域协同创新,旨在发展成为一所独立的网络化高等教育机构,专注于卓越专业知识和创业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伙伴,成为支持性高等教育共同体,承载促进国际化的创新者、推动者的进取性角色;通过应用科学领域高水平多学科教育和研发创新活动促进南奥斯托波斯尼亚(South Ostrobothnia)区域发展,成为具有创业精神的国际型高等教育机构。[6]
  在治理结构上,芬兰《应用科学大学法》增强了塞纳应用科学大学区域责任和校长、董事会的权力,诸多办学事务由前期的“联合市政当局委员会”移交给大学校长和董事会监管,校长成为“联合市政当局委员会”主席。这样的组织治理安排有利于校长参与联合市政当局工作,并能有效地对联合市政当局的应用科学大学评估指标、战略选择和区域政策产生直接影响。校长能够向董事会和联合市政当局委员会传讯应用科学大学重点工作方案和政策举措。联合市政当局委员会和校长的战略管理的共同主题是新学位项目、关键人才招聘以及不动产等方面的决策。同时,校长也能够对关键人才招聘施加较大影响,塞纳应用科学大学在决定财务分配制度上享有充分自主权。在学术事务上董事会不予干预,而由各校区基层学术组织自主开展。各校区校长负责基层组织自治,是基层组织最高决策者。塞纳应用科学大学运用“合议组”(collegial groups)机制共担大学组织管理和学术共同体学术发展的责任,校董会和各校区大会是正式决策实体。为增强研发创新以及其他外部协同创新活动的治理能力,学校成立了“研发管理团队”,即目前的“研发专家组”(R&D Expert Group)。科研主任和各校区领导代表通过专家组进行区域协同创新的信息交流、项目开发和学校战略制定。[7]
  塞纳应用科学大学通过多元协同模式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活动,主要包括涉外研发组织以及其他跨边界组织结构。塞纳应用科学大学教职工成员与其他区域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开展区域创新工作。如通过科研人力资源和图书馆信息资源提供承担着区域协同创新激发者的角色;承担着“专业智力中心项目”的主要行为主体;致力于创业和区域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加强协同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科研专家、技术研发组织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资源。塞纳应用科学大学设立“社会与保健研发中心”(Social and Health Ca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等涉外研发机构,主要从事应用性研发创新活动,并向区域产业和公共组织提供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咨询服务,注重区域企业创新服务。[8]
  除了在大学组织内部成立了研发创新涉外机构,塞纳应用科学大学还通过校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区域创新环境,一方面创立了科学园、开发中心等广泛的跨边界组织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基金对重点研究领域的EPANET教授职位予以专项资金支持,由此有效促进了该地区创新环境中协同创新组织的快速发展。塞纳应用科学大学有效推动了区域协同创新集群创建和改革,被看作是“新型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的战略投资者”。其他跨边界组织还包括“塞纳技术与创新中心”(Seinjoki Centre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卫生技术中心”(Health Technology Centre)等。塞纳应用科学大学还是塞纳科学园有限公司的核心主体,学校将其主要研发创新机构驻于这些技术创新中心周边,与区域创新主体构建了实体化协同创新集群。该大学信息通信技术学院、文化与设计学院、工程学院研发服务机构都驻于“塞纳技术与创新中心”,旨在通过增强各教育机构和学术研发创新主体的协同能力,刺激学术发展。塞纳应用科学大学还充分利用EPANET网络平台促进大学与其他行为主体协同创新环境的培育;通过向EPANET网络资源输入,吸纳竞争性科研资助和人力资源到区域协同创新集群,以增强该区域在国家和国际科研市场中的竞争力。EPANET 网络、高等教育协会、专业智力中心项目等协同创新组织网络,保证了地方协同创新计划的顺利实施,提升了各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度、责任感和共同价值观,使塞纳应用科学大学成为该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促进者。[9]
  (二)区域技术开发者——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
  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Satakunta UAS)创建于1992年,由6所中学后职业教育机构和1所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兼并升级而成,分别位于萨塔昆达地区5个自治市。萨塔昆达省位于芬兰西南部,该地区以制造业为其经济支柱,并由传统重工业、能源生产业开始向自动化、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新兴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新世纪初,该地区在高端材料技术等领域创建了“专业智力中心项目”,旨在增强区域卓越研发能力,以支持新兴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应对区域新兴高端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其在区域高端技术开发中的作用。自创建早期,该大学就具有很强的区域参与意识和精神,奉行跨学科性、区域特色和区域服务发展原则。其具体办学理念是: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是一个网络化学习和发展中心,旨在将萨塔昆达省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国际化区域体;通过向区域创新共同体提供高质量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地方企业部门提供技术技能型劳动力和研发创新成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承载着区域创业推动者和促进者角色,并与企业部门、社区、其他大学以及科研院所等组织协同开展技术研发活动。[10]   在治理结构上,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组织机构分布在5个自治市,由波里(Pori)、劳马(Rauma)、胡伊蒂宁(Huittinen)、哈尔亚瓦尔塔(Harjavalta)、坎康佩(Kankaanp)五个自治市共同治理协议予以规约。根据芬兰《应用科学大学法》基本精神,该大学成立了校董会和组织委员会。校董会的建立赋予了该大学对内部办学事务的决策选择权。同时,校董会还负责制定与企业部门、工作场域以及区域发展相关的发展目标。校长在治理团队协助下负责学校全面管理工作,治理团队是学校主要战略治理实体,包括学校高层管理者(如校长、发展主任、财政主任)以及各学院代表。治理团队、董事会以及研发委员会在大学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和技术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发展趋势看,该大学将决策权下放到学院基层组织,也就是说,学术事务决策权主要由学术组织拥有。为加强与外部协同关系,该大学设立了新的中间管理者岗位(middle-manager position),即“科研主任”(Research Directors),主要负责管理和发展各学院研发创新活动,推动学校与区域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筹措外部研发资金,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11]
  为加强技术开发,该大学开展了多样化跨边界活动。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创建的基本理念是服务区域发展,并基于区域产业研发创新需求扮演着区域技术开发者角色。对此,该大学于1997年创立了“奥·萨塔研发中心”(O’S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该组织是一个将合同制研发成果转移给企业部门的涉外研发机构,在应用科学大学知识和技术成果向区域企业场域转移过程中起着中介桥梁作用;另外,“奥·萨塔研发中心”通过创建学术服务通用机制增强大学内部不同研发创新组织的整合性,培育协同管理文化。[12]在“奥·萨塔研发中心”框架下,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通过与区域创新主体联合创建了“奥·萨塔企业加速器”(O’Sata Enterprise Accelerator),它既是一个研发创新环境,也是一个技术专家交流平台。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通过“企业加速器”平台激励职业导向的教学、研发和创新活动高度整合,形成“知识三角”生态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学位教育整合到各个院系教学体系,进而生成大量企业创意。由此可见,“企业加速器”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创新需求的创业者,并致力于生成区域内新型知识密集创业共同体,增强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与区域企业协同研发战略联盟关系。萨塔昆达应用科学大学还在乌尔维拉区(Ulvila)创立了自动控制专业技术集群,为将资源有效地分配到自动控制专业技术领域,并创建与区域企业伙伴的战略协同关系,该大学在“奥·萨塔研发中心”体系下成立了自动控制研究院。[13]
  (三)区域多样化发展者——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
  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Jyvskyl UAS)创建于1992年,由于韦斯屈莱市四个高等教育机构兼并而成。于韦斯屈莱位于芬兰中部地区,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化区域,以服务业为主要经济支柱。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支柱,研发创新活动开始活跃。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成为该区域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创建初期,该大学就将参与服务区域发展作为其办学的基本理念。对此,1999年,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在萨利佳维(Saarijrvi)成立了自然资源研究院,开展自然资源领域教学、研发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随后,又与杰姆桑科斯基企业管理与技术研究院(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ology in Jmsnkoski)建立了协同创新联盟,还将其内部相关机构和教育领域拓展到于韦斯屈莱市区,将芬中音乐学院以及于韦斯屈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验室兼并一起。该大学核心使命是:通过增强工作领域专业技术能力、网络协同和国际化水平,确保其教育、研发创新、区域发展活动质量等途径促进芬中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到2020年发展成为芬兰卓越应用科学大学,教育、国际化、创业能力大幅提升;成为一个工作生涯专业化支持者和区域新专业技术、竞争力创造组织的高等教育共同体。[14]
  在治理结构上,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属于私立大学,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有限公司(Jyvskyl UAS Ltd)拥有其办学资质。该公司分别由于韦斯屈莱市、于韦斯屈莱教育联合市政当局、杰姆桑科斯基职业教育联合市政当局和于韦斯屈莱职业教育联合市政当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是运行组织决策实体,负责学校重大战略规划,教育规模、项目建设、战略发展决策、运行与财政规划、校及学院领导聘任等。来自区域企业部门等外界环境的董事会成员为董事会决策注入了活力。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模式,有限公司是推动应用科学大学对区域发展问题做出及时反应的重要实体。尽管有限公司董事会有效提升了大学战略规划能力,但在实践上,董事会并不具有战略内容相关的决策权,而是归属于大学内部事务,由大学内部组织决策。该大学校长还承担着有限公司执行官和向董事会提请建议的官员的角色。这就整合了大学运行与财政责任。作为执行官,校长是人才政策等重大问题的核心决策者,有权增设学校新职位,签署就业协议,决定新教师薪金。校长还能够监控组织环境界面特别是大量外部组织区域战略。校长受战略团队支持,战略团队包括各分校校长、发展主任、财务主任等。各学院领导负责学校事务,如学院行政管理、学位教育活动、研发创新活动等。学院领导还负责适应区域和国家发展需求的学位项目和内部教育发展,通过绩效谈判机制向校长工作汇报。校长和学院领导共同对学院发展目标和绩效进行探讨。区域协同是教育研发创新的重要模式。学校通过各学院“研发理事”加强各学院与外部协同创新活动管理,研发理事是学校研发工作和区域发展工作的协调者,并负责各学院项目、利益相关者合同等工作。除了政府核心拨款外,有偿服务活动创收是该大学主要经费来源。[15]
其他文献
2017年6月2-6日,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已在芝加哥成功举办。当地时间6月5日上午的淋巴瘤/白血病专场上,Gore教授报道了一项摘要号为10511的2期研究结果。达
针对新一代NoSQL和NewSQL技术,以及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数据库课程教学存在授课内容陈旧、学生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不够、课程讲授与实验一直采用国外数据库产品等现状,重构数据库教学中的讲授内容和课程实验内容。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数据库教学中,构建新一代数据库教学课程知识体系。阐述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系统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和课程评价方法。实践结果表明
纪律是增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执行力的必然要求,纪律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纪律"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其内涵的基本定型始于列宁
细读这篇本报记者深入一线调查后完成的报道,感觉很有收获。记者是下了功夫的。更重要的是,海信人在混改上,显然下足了功夫。这功夫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前、实、韧。$$记者在报
报纸
构件化软件一直面临着构件组装过程的失配问题。对此,本文利用形式化方法建立了构件接口模型,提出了端口同构群和等价端口的概念,并证明了交互构件之间通过等价端口实现相互通信。最后,通过实例应用阐述了构件端口适配方法步骤,建立适配器解决等价端口的失配问题,为构件化软件接口之间的不匹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本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是教育部"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的一项基本意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计算机导论》课程为例,探讨了在MOOCs理念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有机衔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真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得以很好发展。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目标定位的原则,并且阐述了目标时怎样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来完成的。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principle of target orientatio
本文对常用的几种回转窑密封结构进行了阐述,并就其使用、安装等方面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进行比较分析,使读者对各类密封的应用有所了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大环境下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为了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纷纷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较为发达和丰富的历史阶段,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活史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宋代老年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日常生活的研究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