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小“妙方”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留意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讲究教育策略,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关键词】发现;自主意识;自律能力;信心
  班主任是最具成果的“发明家”,因为班主任工作最富创造性;班主任也是最具才华的“艺术家”,因为班主任工作最富有艺术性。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善于研究学生,讲究教育的策略,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走向成功。
  一、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俗话说:“言为心声。”小学生在造句、习作时,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显露出来。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经常能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出很多东西,比如,学生的性格、心情,他对人的态度,他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等。而作为班主任,也可从学生的作文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从而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笔者曾经让学生以“我后悔”为题写一篇作文。大部分学生都是写自己曾经做错了事而后悔。但有一个学生的开头就吓了笔者一跳。这位学生竟然说自己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何以会有这样的想法?笔者急忙往下看,原来这位学生的父母在外地开厂,工作比较忙,不能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也很少与她交流。经常是她睡了,她父母才回来,第二天她去上学了,父母还没有起床,这让她觉得备受冷落。后来,她又有了弟弟,父母更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年幼的弟弟身上,使她的心理产生更严重的失落感。而因为父母工作忙,家里很多家务都要她做,使她产生厌世之感。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第一时间联系她的父母,跟她父母反映她的思想状况,希望她的父母能尽量抽时间陪伴她,使她感受到父母的爱;也希望她的父母能够主动与她交流,了解她的思想、心理变化。笔者常常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学生的小烦恼。可能我们不觉得是件多大的事,可学生不一样,从孩子的角度和心理去理解他们,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教育才更有针对性。
  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教育,提高自律能力
  1.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活动是小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离不开活动。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为人自信、人格自立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必须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活动的目标自行设计出活动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如,在低年级设计“我懂事了”“我学会了”等主题教育活动;高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自强、自信的品质,因此可设计一些如“我是班级的小主人”“我是未来的接班人”等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己,满足个人爱好和兴趣,发挥个人特长。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評价、自我调节,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2.为学生创造机会,在表现自己时增强自主意识
  学生只有在主动并乐于参与的情况下,才能最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因此,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要改变观念和思想,树立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想,下放权力,让学生做主。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参与和表现自己提供机会;在班级管理中,把主人翁地位还给学生;设立多种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有责任、有义务把班集体建设得更好。通过班干部轮换制,全体学生都有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学生在管理班级的实践中,提高了团结合作能力以及培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在班级活动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班队、课外、社会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师做好点拨、调控、引导,帮助学生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并使他们在活动中增强自信。
  3.在活动中提高自律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明理是学生有他律走向自律的必经之路,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该做什么,才具有自律能力,才能进行自我教育。
  在实践活动中,在与他人的合作和竞争中,学生不仅明白道理,而且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强自信心,提高管理自己的能力,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自律品质。如,通过以老一辈革命家、历史名人等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此外,教师也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自律品质。格言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如“吾日三省吾身”“少若成性,习惯之以为常”等格言勉励着后人不断进步。平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参加背诵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的活动,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律意识和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中,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引导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这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小学综合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现在的小学生独立能力弱,家里的大小事务基本是由家长一手包办。学校的各项活动也大都由教师决定、布置,学生只是按教师的要求来做,比较被动地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去。这样,学生就生活在一个被“包办代替”所封闭的场中,造成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与责任感,依赖性强,做事缺乏积极性的局面。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努力破这个“场”,走进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中去。因此,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活动主题的设计到制定活动的计划,从活动过程中的调查、探究,资料的收集,学生之间关系的协调到最后的结果汇报,都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如,在进行主题为“家用电器”的综合活动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对家电的了解,设定自己的调查课题,然后把相同课题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小组之间可以分配好各自的任务,然后进行汇总。由于顺德作为全国家电制造基地,其家电产品闻名全国,学生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调查主题。并且学生从“著名的品牌,家电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及危害,家电的正确使用以及家电的发展变化”等几个方面深入地进行了调查,查找资料,询问亲人,或者亲自到自己家人的工厂去实地考察。在汇报课上,他们将自己实践的结果采用小品表演,自述,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活动,他们不仅学会了怎样查找资料,归纳资料,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小组的要求,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拖小组的后腿,培养了责任感。   四、困境中树立学生的信心
  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成功的力量。班主任要全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对症下药”。
  笔者班有一个学生,名叫小鹏。因为天生的后脑勺柔软,从一年级开始,就成了教师、家长和同学的保护对象。体育课不上,任何集会都不用他参加,也不用做值日,甚至有时他不完成作业,教师与家长也不指责他,就怕他一时不开心或不小心而受到伤害。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自己也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很特殊,依赖性越来越强,学习也越来越懈怠。笔者接班以后,发现他除了这点比较特殊外,思维并不迟钝,只不过他习惯了慢吞吞做事,习惯了依自己的性子学习,所以成绩总是不理想。同时,他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觉得自己根本学不好。他上课时从不举手;教师和他说话,他的回答很小声,根本听不清。弄清情况后,笔者认为,首先得让他树立信心,让他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因此,笔者每节课都会叫他发言。一开始,他的回答根本就听不清,但是笔者非常有耐心,一遍不行,就再说一遍,直到大家听清为止。其他学生也非常支持,当他第一次响亮地回答出問题时,全班学生给予他热烈的掌声。笔者也及时地鼓励他。当看到他面带微笑地坐下时,笔者知道,他的信心开始有了。为了让他的信心能持续下去,笔者找到他的同桌,让他在课间主动找他玩,同时及时赞扬、鼓励他,让他享受到成功的乐趣。笔者也多次找他谈心,指出他的优缺点,鼓励他战胜胆怯,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鹏终于能在回答问题时抬起头,响亮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可以和同学一起开心地玩,也能主动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的语文成绩和写作水平都有了提高,这让他对学习更加有了信心。
  曾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上课时,我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不敢举手发言,怕同学嘲笑我”。见此,笔者就在他的日记上写上批语“大胆地举起你的手,我相信同学和老师都很希望听到你的见解”。此后,笔者在课堂上特别注意他,有意识地提问他,经常鼓励他,他终于敢发言了。后来,笔者找他谈话,他告诉笔者:“老师,读了几年书,我现在终于可以大胆举手发言了,谢谢您的鼓励。”如今,他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的鼓励让学生有了前进的信心,使他们克服胆怯和徘徊,走向成功的彼岸。学生性格千差万别,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也是各不相同,造就了个性各异的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而要利用各种形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药方”,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成为新时代教育热点问题之一,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内化的带有科学学科特性的品质。其中,科学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由此可见,科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科学课中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摘要】21世纪教育改革推行后,全面推展新课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农村小学英语因受到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对于农村小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够显著,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立于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开展现状,探究适合农村小学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改变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现状,为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摘要】在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中,现在的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为了解决数学上的测试,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的课堂效率。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
【摘要】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支架,也是教与学的基础。环境对幼儿园、班级的教育价值取向也起到支持作用,决定与孩子游戏、生活、学习的可能性和行为。对于幼儿园大班幼儿来说,环境和材料是幼儿进行主动学习的隐性课程,同时也是幼儿升入小学的桥梁和纽带。科学适宜的物质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指导,可以顺利地帮助幼儿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学习环境的创设,应遵循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以及符
【摘要】笔者在开设了《基本不等式 ab≤ 》(第一课时)同课异构后,将这节课从备课、到部分教学片断呈现,教学反思等整理成文。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ab≤ ;三个理解;教学反思  一、备课环节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学生发现基本不等式并给出严谨的证明,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通过例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应用基本不等式时须满足的条件。  二、教法分析  看起来发现“基本不等式”的教学比其证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都对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本身专业发展引起重视,并产生了非常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信。这样才能够在课程当中做到心中有数,达到理想当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自信;提升途径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当中,数学课程的价值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生成,是学
【摘要】少年儿童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后备力量,对此小学少先队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培养少年儿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是少先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积极组织和创设主题班会活动,以此来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品德教育。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少先队组织,然后阐述了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学各学科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改变。对于音乐课程来说,虽然不存在较大的考试压力,但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构建生态课堂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简单阐述“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生态课堂”构建思路等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态课堂;小学音乐;思路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生态课堂的构建,可以说是给音乐课堂注入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行业也利用信息技术开始了教学改革探索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手段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与难点,提升小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本文通过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现状,提出
【摘要】在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教学是很重要的环节。基于核心素养,汉语拼音教学是学生能走向独立学习非常重要的板块。在识字量不多的年纪,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可以在阅读中遨游。同时,目前我们仍坚持说好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学习毋庸置疑。然而,我们发现汉语拼音教学时间集中,内容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记忆容量大,且容易混淆,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汉语拼音复习课更为重要。笔者希望复习课如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