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网络暴力”类型及防范对策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给我们带来丰富资讯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我们对于“网络暴力”变的不再陌生,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网络现象,这种暴力的形势借助于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言语与舆论的攻击,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正处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净化校园网络环境,预防校园网络暴力,对维护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校园网络暴力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园网络暴力;心理状况;人际交往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并且能够自由表达言论的平台,向人们展现的是超脱于现实的虚拟世界。但是,过度的网络言论自由与网民思想行为的异化就导致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网络暴力不仅危害着成年人的生活,也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如何降低与预防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是我们要进行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校园网络暴力的一般治理
  1.加强网络法律的规范
  虽然我们没有专门的高校校园网络暴力法,而且也没有必要去专门立一个高校校园网络暴力法,但是加强新媒体的法规建设还是必不可少的。比方说高校校园网络暴力虽然没有专门的法规,但是我们可以引用已有的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
  世界各国并不缺少互联网的立法,1997年的有一部德国的法律叫《信息与通讯服务法》。这部法律学术界简称为多媒体法,对世界各国互联网的治理法规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对自己提供的网上信息内容负全部责任,做一个高校网民,从网上发布信息,要对提供的所有的信息内容负全部责任。第二,对网上提供来自他人的内容,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负责任,这个条件就是知道有关内容是违法的,并且应该也可能阻止它的传播。比如说一个高校校园网络暴力事件发生,作为转帖人,如果知道这个内容是违法的,信息是不真实的,就不应该去转载,转载就要负连带责任。如果说对转载的帖子、事实并不清楚,并不知道是失实的或者违法的,这个时候转载是不负责任的。第三,对于只是提供上网通道的企业,对网上信息的内容是不负责任的。比如说高校校园网络暴力事件,最后受害人起诉的是网站,比如说天涯社区这些网站,而不去起訴中国电信,因为中国电信只是提供上网通道的企业,是不对网上信息的内容负责任的。我们国家在互联网的治理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最早发布了基于互联网的用户进行登记,真正立法的高峰是2000年,制定了三部比较有影响的法律,《互联网信息服务治理办法》《互联网网站从事更改新闻业务治理的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治理规定》,这三部法律是在中国具有新闻法性质的三部法规。这三部法规里面提到了九不准原则。第一条原则不允许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也就是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二是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第三损害国家的荣誉和利益的;第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第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宣扬封建迷信的;第六散布谣言、编造和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第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教唆犯罪的。第八又提到侮辱或者毁坏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力的。我们的高校校园网络暴力事件都是符合这八条,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利。还有第九条,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这是国家有关新媒体治理的三条有影响的法规。
  2.加强网络道德的规范
  高校校园网络暴力有一种类型叫伪道德暴力,高校网民上网的时候要辩明事实的真相,不要急于去发帖子,更不要急于去转载,在未经核实之前是不应该转载信息的,要有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还有一点就是要减少高校校园网络暴力,要进行网络道德的伦理约束,因为互联网上跟现实的道德有所不同,互联网上网的时候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3CJG004);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学研究项目(14C0747);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14C47)、“‘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15E09)。经常是自己一个人上网,所以形成道德的约束其实重要性更高。3.加强网络技术的监控第三种方式就是技术监管,信息过滤还有信息的跟踪都是一种技术治理的措施。高校校园网络暴力发帖子从技术上来讲,能追查到发帖子的始作俑者,从而对恶意的高校校园网络暴力者形成一种威慑,这是我们所说的技术监控。我们应该根据新媒体发展的规律,改善校园网络环境,消除”高校校园网络暴力”。
  二、高校校园网络暴力的不良影响分析
  1.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高校接受国家正规的教育,就是为了维护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校园网络暴力的存在,时刻影响着学生健全自身的人生价值观,轻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重者则会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灵造成多重伤害,以至于退学,改变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有些学生在受到网络暴力后,会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逐渐鄙弃社会基本道德,丧失善良的天性,误入歧途。在校园网络暴力中,如果一些轻小的暴力不被及时矫正,就会发展到影响极大的校园网络暴力事件,使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偏离正常的轨道。
  2.引起家长的恐慌,附加连锁反应
  如果学校发生校园网络暴力事件,学生家长定会采取相关措施维护孩子的人身安全,在上下学阶段亲自或者派人接送孩子,在家里限制孩子上网的次数与时间,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家长时刻担心孩子在学校的安全,也会影响到父母的正常工作。对于施暴孩子的家长,他们要加强对孩子的照顾与监管,配合学校进行网络暴力的后续处理,承担孩子在道德与法律上犯错的心理压力,这种状况是每个家长都不愿意面对的。
  3.干扰学校的教学秩序
  校园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势必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犯错误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一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会影响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精心安排,扰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在暴力事件发生后,学校会为了维护声誉,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力求在短时间内消除影响,如果网络暴力事件蔓延,则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强恩芳.新网络暴力的五大特点[N].青年参考,2006年8月26日.
  [2](美)帕特·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6.
  (江苏大学  山东潍坊  2610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阐述高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产教融合模式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高校体育 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协同治理。研究认为,校企项目共研、校企项目联合共建、校企联合定向培养、人才交 流与合作是当前最流行的 4 种产教合作模式;在 4 种合作模式中,联合培养人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由于产 业需求的变化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处于动态变化,使高校改革面临困难,且产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过程 存在主体不
期刊
摘要;一个人的道德教育需要贯穿其成长学习的一生,因此从幼儿阶段开始,就需要重视道德教育,使得幼儿能够在这一关键时期对于思想道德有基本的理解与认识,为日后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奠定基础。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旨在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这样的教育目标显示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关键地位。因此在开展幼儿教育时,需要从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体现出道德教育,实现道德教育与生活环境的有效融合,从而保证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永保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也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创新能力也日益重要。对于我国的教育而言,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来保证教育血液的流动,尤其是中职计算机学生,更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顺应社会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鉴于此,本文将以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为论述核心,着重探讨培养中职计算机学生创新能力的
期刊
摘要:社会逐渐趋于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和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方面也开始与互联网相结合,这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还应该学习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努力学习信息化教学方式操作,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传授知识。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初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能力  引言:教
期刊
摘要: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不断相互影响的结果。教育的生态观是将生态学引入教育,将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各个因素看作教育这一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构成,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人在该系统中适应、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关键节点,奠定了人的个性发展、学习、交往能力的基础。将生态学引入学前教育领域,将幼儿园这一场景对幼儿影响的不同因素看成是幼儿园教育生态环境的各个生态因子,通过有目的控制各个因
期刊
摘要:通过对近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专业水平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新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水平偏低、在校期间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不得力、就业选择单一化,是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因素。该文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导师责任的确定,学生职业规划的制订、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就业渠道拓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现状;职业规划;就业率  随着近几年高
期刊
摘要: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涵义,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教师队伍的任务,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方面各个环节对学生加以思想培养。本文从高校外语教学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优越性,高校外语教育应该在践行思政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将两者有机融合,实现双赢。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外语
期刊
摘要:以“铜矿污水的处理”为项目,从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沉淀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關键词:沉淀反应;污水处理;真实情境;项目式教学  一、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对于大学课堂的经济法学教学来说,因为这项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学生在进行课程内容学习时,必须对各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这项课程的作用。经济法学属于商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项课程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学生教育时,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才能保证学生在入职之后,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就
期刊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不熟悉一种语言的文化特点就学不好这种语言。中 西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文化产生的语言问题是很多的。 这对大学生正确使用这样外语形成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在 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注意到汉英的文化差异,了解英 语这种语言所表现的特定文化内涵,是极其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文化差异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