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给出了健康新概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思维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层次复杂,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模式很难满足广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寻求符合学生最优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发展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情况,我们进行体育可分层教学的尝试。
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处处都渗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淡化运动技能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并不是不要运动技能而是更好地掌握技能和围绕运动技能的教学去实现其他的目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是上好体育课的有效保证。
3.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创新和合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模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在老师的提示下进行创新,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创新,根据需要进行创新,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创新,根据场地、设施等条件进行创新。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到中心地位,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多让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在创新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
4.关注学生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性格、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上,根据这些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教学目标,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所谓体育的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和方法,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和辅导,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分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上课前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制定目标,设计出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1.根据健康状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理划分教学层次
新生入学后,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等体态检查,以及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运动能力等的测试,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回答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下表),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出一份较全面的资料,作为划分层次的主要依据。
学生问卷调查表:
5.课外体育锻炼的力度,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效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养成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作用。同时,对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加强早操、课间操的同时,注重了班级体育锻炼,体育兴趣小组、课外个别辅导、校代表队训练、学校体育竞赛等活动的组织开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分层教学的辅助措施
为确保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确定了如下几项措施: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真正了解分层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喜爱分层教学,愉快地参与到分层教学中。
2.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尤其是C层的同学,要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培养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独立练习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每月召开一次各层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心声,及时调整、补充教改方案,让学生合作、接收、主动配合,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处处都渗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淡化运动技能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并不是不要运动技能而是更好地掌握技能和围绕运动技能的教学去实现其他的目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是上好体育课的有效保证。
3.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创新和合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模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在老师的提示下进行创新,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创新,根据需要进行创新,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创新,根据场地、设施等条件进行创新。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到中心地位,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多让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在创新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
4.关注学生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性格、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上,根据这些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教学目标,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所谓体育的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和方法,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和辅导,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分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上课前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制定目标,设计出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1.根据健康状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理划分教学层次
新生入学后,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等体态检查,以及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运动能力等的测试,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回答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下表),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出一份较全面的资料,作为划分层次的主要依据。
学生问卷调查表:

5.课外体育锻炼的力度,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效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养成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作用。同时,对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加强早操、课间操的同时,注重了班级体育锻炼,体育兴趣小组、课外个别辅导、校代表队训练、学校体育竞赛等活动的组织开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分层教学的辅助措施
为确保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确定了如下几项措施: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真正了解分层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喜爱分层教学,愉快地参与到分层教学中。
2.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尤其是C层的同学,要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培养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独立练习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每月召开一次各层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心声,及时调整、补充教改方案,让学生合作、接收、主动配合,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