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贵,文要化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83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形容诗词有一种境界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睿智的老者,坐在斜阳余晖中,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但那不是年轻人的境界,年轻时就该追求绚烂之极,该绚烂的时候你干嘛不绚烂呢?一个人如果没了激情和梦想,你精通所有社会规则、懂得太多的技能管什么用呢?你过去十几年被压抑得太久了,太习惯于遵守标准答案了,你已经学会不痛恨标准答案,并且与标准答案达成了认同与默契。可是,你甘心如此吗?
  我们的悲哀就是过分信任人人都能掌握的技能,而忽视了激情和梦想;过于信任发达的头脑,而忽略了心灵的本真。我们今天用脑子的几率比用心的几率多得多,何况咱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诫我们,凡事都要先用心,再用脑。比如中国汉字,偏旁部首有“心”的从来就没少过,中国人说的“思想”二字都带“心”,所以思想不只是头脑活动,也是心理活动;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叫“感恩”,也是因“心”而起的情怀:大学生最热衷做志愿者,“志愿”二字都是从“心”开始的,自愿自发那才叫志愿。
  再比如大学生做义工、做慈善,总觉得自己的能量和辐射面太小,所以常常做到一半就偃旗息鼓了。所谓“慈善”是慈悲之心决定的善良之举,我们要看的是慈悲之心到底在不在,所以“慈善”的关键在于慈悲下面的两个心,而不在于数字的大小。我记得“5·12”大地震之后一个多星期,我在大学课堂上接到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递上来的一封信,厚厚的牛皮纸信封上字迹整齐而漂亮,落款是贵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个叫陈顺江的人。拆开以后,两张信纸中间裹着一叠钱,他请我把这笔钱转交给慈善机构,最好直接送到灾区。我一张张数完,只有14.6元钱,他说他先天脊柱弯曲,从未站起来过。他没有能力挣钱,家里只能靠70多岁的老母亲上山挖草药维持生计。他看完大地震的场面,心在电视机前呐喊,他告诉我:“我想捐款,但不放心那些机构,在电视上见到您讲课,知道您是个大学老师,所以,我信任您,想让您帮我把钱转交给灾区……”我相信各位都会认为那是一笔巨大的善款,那个数字是谁也无法估量的。所以,如果你只計较义工、志愿者的行为而没有“慈悲”这两颗心存在,再多的数字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如今的社会,文人越来越有文化,商人越来越富贵,但在我看来,这中间有一个细微的过程没有完成,就是文化人的“文”而不“化”。大家都著作等身,网络上也有关于你的铺天盖地的关键词,但有多少成分能化入你的生命呢?《周易》鉴定何谓文化:“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到现在为止最精准的关于文化的解释,也就是说“文”本身不重要,关键是要“化”为精神力量和行动。但我们今天恰恰缺少了最重要的“化”。而如今富贵的问题也是富而不贵,财富的数字在今天是很容易获得的,但它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生命的尊贵,从报端我们可以知道,有很多富豪阶层的价值观是混乱的,真正的慈善、尊贵、生命的爱没有渗透到社会的底层。所以文化、富贵都是好事,但关键是要“文而化之,富而贵气”。
  摘自【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0~5岁面对便秘宝宝    人们对排便问题可能有某种偏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每个人每天解一次大便是天生固有的规律,不可或缺。其实根本不必如此。医生认为,对于宝宝来说,每天3次大便到每星期3次大便都属于正常之列。  每年都有很多人把大量的钱财花在泻药上,其中大多数情况完全不需要导泻,这实在是一种浪费。不幸的是,这种对可能便秘的强迫性焦虑,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宝宝。  便秘只是指排便时经常是那种干燥坚硬
期刊
历史回眸  在海德堡,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即是大学;它的14万人口中,有10万人是来自各国的学生和为大学服务的人员。站在街上四望,看到的全是年轻人的面孔,难怪海德堡被赞为“永远年轻,永远美丽”!
期刊
迎面走过来这个人,清秀的五官,瘦高的个子,头发软软地流淌在双肩,小清新的衣着,散发着文静少女的气息。配上她身旁飘落的叶子,不得不说是很美的秋日画卷。  巧的是,画中的这位女子,我是认识的。没错,她应该就是那位除了妈妈,第一个扇我耳光的女子。  别想歪,这是发生在小学时的事了。且叫此女子为Z吧。  那时我们同班,女生比男生早成熟,所以Z以不错的头脑当上了学习委员。我则是典型的淘气包。我已经想不起当初
期刊
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宝宝行为的有效手段。  惩罚远远不是打宝宝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其实是一门艺术。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惩罚孩子,  惩罚只是爱的一种手段,因此父母的惩罚一定要有度。当宝宝的行为让你无法忍受,你恨不得狠狠地揍他一顿时,请先数到10或者数到100吧。    专家观点 学前教育专家 高丽芳    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  
期刊
“在孩子的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不过应特别注意书的选择,一个人喜好什么样的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漠的是什么书,  而且幼儿时期的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  ——日本教育理论家本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阅读是儿童求知基本的能力,也_是儿童较为复杂的能力。按照专家的说法,0~6岁的儿童尚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去阅读,他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陪伴或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画面
期刊
一个人告诉我,交往朋友,对他人洞若观火容易,对自己明察秋毫很难。他还说,发誓要做道德上的完人,这只是一种追求。所以要随时明白和提醒自己,懂得自己也是有人性缺陷的人,就给自己留了一条宽阔的路。要求他人完美,要求他人与自己的想法完全吻合,这是一种霸道的做法,说穿了,就是冷酷和自私。  交往朋友的最初,犹如孔雀开屏,往往展现出美好的一面。当初和一個人交往,那人身上有很多动人的优点,磁场一样吸引了你。可后
期刊
几天前,做了一个怪梦。梦里,既没有异形怪物追我,也没有金银财宝在前面等我,我却一直在跑,我想慢下来,双腿却不听我使唤。终于,梦里的我大喊:我到底为什么跑啊!  睁眼,额头全是汗。一般梦里的情节,在醒来后,在干点无关紧要的事情后,都会忘得一干二净。然而这句“我到底为什么跑啊”,却在这之后,纠缠着我。  于是我开始翻箱倒柜,尝试转移注意力,不想让奇怪的想法打扰我的周末。折腾半天,我发现了一个上锁的铁盒
期刊
60年代——知青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是这一句歌词,完全就解释了,当时什么是知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体会农村生活。“知青”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也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种情怀。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走各个边远山区,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爱情,有亲情,有革命情谊。日子虽苦,但每当问起那代人最怀念什么日子,他们都会充满向往地说:“
期刊
新加坡属英联邦国家,教育体制新严格沿袭于英国,在英联邦国家中素以办学认真,学术成就卓越而享有盛名。新加坡的人口多元化,日常生活中,华语跟英文都是沟通的工具,这种双语环境尤其适合中国学生。  在新加坡,常能听到当地人自豪地提起—句话:“双语环境、中西融汇”。确实,新加坡人从小接受英语授课、历经英国剑桥会考与“高考”,毕业证书由英国剑桥委员会统—颁发,受英联邦国家承认。  去年底,新加坡推出了瞄准海外
期刊
别让“多才多艺”成为绊脚石    提起幼儿阶段的教育,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钢琴班”、“珠心算”、“幼儿英语”、“幼儿识字”。这些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教育效果明显,见效也很快。因此,家长也很容易因为孩子阶段性的成果而获得鼓励。但这些课程在孩子进入学校后的后续效果,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关注。而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由于准备早,知识储备足,因此学习尚能领先,但进入初中阶段,优势就逐渐丧失,而进^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