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锶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udahua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评价89-锶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进行89-锶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120例,按照150 MBq/人确定给药剂量,经肘静脉注射,观察其临床疗效(依据癌性病灶的变化)、评价止痛效果(依据疼痛频率、程度及疼痛得分)及肺癌病理类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6个月内,20例患者疼痛症状消失,轻度疼痛例数增加;患者疼痛频率明显下降;疼痛评分由(7.80±3.50)分降至(4.10±2.21)分;病灶的数目或大小减少30%以上者占40%(48例);在不同类型肺癌骨转移的评价上,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89-锶在治疗肺癌骨转移上,疗效确切,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关键词】 89-锶; 肺癌; 病理类型; 骨转移; 疗效评价分析
  骨是肺癌转移的好发部位,其中肺癌骨转移的发生部位以及发生率与原发肺癌的病理类型关系密切。在所有肺癌的病理类型中,以腺癌骨转移率发生最高,其次为小细胞癌以及鳞癌。其中转移的好发部位为肋骨、胸椎、腰椎以及骨盆,腺癌以胸部以及骨盆转移为主[1]。放射性元素89-锶是治疗骨转移的重要手段,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进行锶-89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45~65岁,平均55岁,病程2~30个月。全部患者经X线、CT以及骨核素显像确诊,其中鳞癌50例,腺癌40例,未分化癌20例,鳞腺癌10例。
  1.2 方法 89-锶的剂量为150 MBq/人,肘静脉注射,1次为1个疗程,治疗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疼痛的程度、性质,对骨转移部位进行骨显像扫描,确定疗效,同时分析肺癌病理类型与疗效的关系。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止痛效果评价 依据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性质,将疼痛分为无痛、轻度、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以及难忍性疼痛5个级别,其对应的分值分别为0、1、2、3、4;患者疼痛发作频率分为不发作、偶尔发作、少发作、多发作以及持续性疼痛。疼痛评分为:疼痛的程度量化值与疼痛频率量化值的乘积。
  1.3.2 病灶的变化评价 依据骨显像显示病灶的大小以及对于骨质的破坏程度与病灶数目的变化,将其疗效分为4个等级:Ⅰ级为有效,所有的转移灶全部消失;Ⅱ级为显效,转移灶的数目或体积明显减小,减小的程度为50%及其以上;Ⅲ级为明显好转,病灶的数目以及体积减少的程度在25%以上;Ⅳ级为无效,病灶的数目以及大小未见明显变化或变化的程度不足10%。总有效=Ⅱ级+Ⅲ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于癌性转移灶的评价 治疗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为:Ⅰ级0例,Ⅱ级30例,Ⅲ级70例,Ⅳ级20例,总有效率83.3%(100/120);其中病灶数目或大小减少30%以上者48例(40%)。
  2.2 对于止痛的效果的评价 (1)止痛维持时间:最短见效时间为7 d,止痛维持时间最长6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5个月。(2)疼痛症状:疼痛症状消失20例,明显改善80例,改善率为66.7%。(3)疼痛程度:轻度疼痛由治疗前40例(33.3%),升高到108例(90%)。(4)疼痛频率:治疗前96例为多发疼痛,占80%,治疗后减少到12例,减少率70%。(5)疼痛评分:由治疗前(7.80±3.50)分降低至(4.10±2.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原发肺癌病理类型与疗效的关系 经过6个月治疗,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疼痛程度、频率以及病灶均有改善,其中鳞癌的疗效最高,达到96%(48/50)例。按疗效依次为鳞腺癌、未分化癌以及腺癌,见表1。
  3 讨论
  3.1 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类型分别以及影像学诊断 肺癌转移最为常见的部位是骨,特别是对于小细胞肺癌以及分化较差的非小细胞癌,其发生率较高,约为30%,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脊椎骨,肋骨以及骨盆,四肢转移较为少见。肺癌早期骨转移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疼痛是晚期肺癌骨转移的典型症状,由骨转移至骨疼痛出现的时间一般为1年。肺癌骨转移的疼痛特点是疼痛的位置较为固定,疼痛逐渐加重,夜间较为突出。肺癌骨转移的特点以溶骨性破坏为主,所以在临床上患者常出现病理性骨折以及高钙血症[2],临床影像学诊断同位素骨扫描敏感性最高,特异性较低,MRI以及CT能显示骨转移的局部情况,其特异性较高,尤其是MRI不但能显示骨转移的程度,而且还能显示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3]。
  3.2 89-锶 肺癌骨转移瘤浸润神经丰富的骨膜,通过肿瘤的压迫机制,分泌多种致痛物质,引起剧烈的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需要服用止痛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有吗啡类药物,但是其副作用较大,容易上瘾,耐受性较差等。89-锶是一种钙族元素,是一种亲骨性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后,和钙质一样参加正常的骨矿物质代谢过程,静脉给药后,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内的摄取量大于正常骨组织的25倍,并滞留在癌灶中,发射的β射线的能量约为1.463 MeV,半衰期为50.5 d,其辐射效应能杀死癌细胞,缩小病灶,并能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4]。89-锶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效果明显,约5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症状消失,并且维持的时间较长,约为6个月。因为89-锶是纯β核素,对环境以及家人的辐射危害较小,对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没有影响,对人体无明显的毒副作用[5]。
  3.3 结果分析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89-锶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显著,止痛效果明显,治疗后的6个月内,患者疼痛减轻率为66.7%(80/120),患者疼痛频率明显下降,为70%。有研究报道89-锶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效率为91%[6-7],高于本组的结果,原因是由于89-锶的剂量较大或所采用的患者疼痛评价标准不同导致。对于部分患者出现治疗无效的结果,这与病灶的大小、范围以及侵犯周围软组织关系密切,其恶化程度超出了89-锶的疗效发挥的程度。另据研究表明,89-锶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血液中碱性磷酸酶的含量,这样能够减轻患者骨质的溶解,起到对患者骨质修复的作用,对于改善中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8]。   本组患者经89-锶治疗后,肝肾功能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出现了轻度的骨髓抑制,这种抑制作用是暂时性的,辐射对患者的血象影响为一过性的,随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血象基本恢复正常,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9]结果一致,这说明,89-锶对骨髓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吴永刚等[10]学者研究表明,患者经过89-锶治疗后,T细胞亚群明显得到改善,NK细胞活性上升,淋巴细胞活跃,转化率明显升高,这说明89-锶在治疗肺癌骨转移瘤的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总之,目前临床应用89-锶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确切,并且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硕,邓豪余,梁昌华.89锶治疗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31(3):174.
  [2]陈晓钟,骨转移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15(3):183-186.
  [3]谷铁之,殷蔚伯,刘泰倡,等.肿痈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山版社,2007:51-56.
  [4]徐微娜,贾云静,张彩霞.锶89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学,2008,16(12):2175.
  [5]陶新全,袁超,刘恒超,等.氯化锶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疗效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30(3):241.
  [6]Raddy E K,Robinson R G,Mansfield C M.89Sr for palliation of bone metastases[J].J Natl Med Assoc,1986,78(11):27-31.
  [7]于世英,宋三泰.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38.
  [8]林祥通.关于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瘤所致骨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1,15(3):183-186.
  [9]金稚奎.骨转移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0,15(3):183.
  [10]吴永刚,马琦琳,刘国锋,等.锶89对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09,27(3):277.
  (收稿日期:2013-05-29) (本文编辑:蔡元元)
其他文献
论文考虑了渐近线性哈密顿系统周期解的存在和多重性问题,基于莫斯指数理论和Lusternik-Schnirelman定理获得了系统至少存在一组非零解的充分条件,推广了已有的相关结果.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文章详细介绍了玉林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在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涉及毕业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骨科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对B1型骨折
作者单位:610000 成都中医药大学  通讯作者:刘莉  【摘要】 目的 观察不育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对常规精液分析参数和精子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374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精液支原体培养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两组精液参数。结果 两组间常规精液参数无差异。结论 不育男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对常规精液分析参数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男性不育; 精液常规参数  Th
晚清玉林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密度大。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民众生存条件和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和危害。如此频发而严重的自然灾害,
“戈”是一种古代兵器,跟兵器或战争有关的字,大多有一个“戈”偏旁。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个新的自然科学理论成果,以开放、非平衡、非线性、涨落为基本范畴揭示系统的演化,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普遍的适用性,成为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
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玉林五属的开明士绅为谋一域教育发展、救社会于危难,举民间力量,积极开展改良私塾和兴办新学活动。新桂系执政时期对乡村教育采取“政、教、军”三位一体制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者的规范化急救方法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一2011年5月急诊治疗76例急性中毒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急性中毒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