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用瘦削孱弱的身体成就了“办案状元”——6年间,共审查批捕各类案件889件1582人,除去节假日,不到一天半就要审结一个案件。曾创造过两天办结案件12件18人的全市最高记录。而且,至今无一错案。
她用坚韧顽强的毅力征服了“病魔”——4次大手术,依然击不垮仅仅四十五公斤重的柔弱之身,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检察事业。
她用纯洁高尚的爱心延续着“救助行动”——10年来,她无偿资助贫困学生钱物达6000多元,把陕北一个辍学的农村娃送进了大学,用自己的爱心实践了一个检察官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操守;她家里还收养着被遗弃的小女孩,用自己的孱弱身躯撑起了一方爱的天空。
她就是分别荣获河南省“五好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的优秀检察官、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年仅32岁的侦查监督科副科长白洁。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宣传部部长郭兴旺、新闻处处长杨明受贾春旺检察长委托前往看望,专程考察她的事迹。
铁面无私,激情满腔捍卫法律尊严
白洁今年32岁,却已有16年在检察机关工作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老检察”。十几年来,她发奋学习,拿到了郑州大学法学专业大专(函授)的毕业文凭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法学专业本科(网络教育)学习的学士学位。然而,白洁最引起人们关注的,还是她惊人的办案“纪录”。
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科干警的人数,不及三门峡全市检察系统的五分之一,却承担着办理三门峡全市三分之一案件的任务。而白洁一个人的办案数,竟占本院审查批捕案件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一,比同科人均数的301件超出了整整205件。有人为白洁算了一笔账:一年365天,除去52个双休日104天,再除去几个法定节假日共7天,正常工作日不足254天。要達到这样一个办案数字,就意味着每一天半不到她就要办结一起案件,每一天就要审查终结1.3个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材料。
2001年3月28日,白洁受理一起团伙抢劫案。案卷显示,犯罪嫌疑人何某等5人,流窜灵宝西部乡镇砸门入室,抢劫作案6起,犯罪金额近3万元,引起当地群众的极大恐慌。审阅案卷时,白洁发现其中一起犯罪三人作案,却报捕两人,一个叫“党娃子”的犯罪嫌疑人没有到案。一向认真的白洁当即对整个案件事实列表对照,逐一排查,又多次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经过三天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查明漏网的不是一人,而是6人。她当即报请院领导,向公安机关发出了《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用她掌握的证据和线索,指导公安机关获取了确凿的证据。党某等人从四川、陕西先后被缉捕归案,其中3人被判处无期徒刑。白洁以自己的公正执法和明察秋毫,使一批批严重危害社会的罪犯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白洁不仅在提前介入刑事案件中颇有建树,而且在提前介入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中积极建议对行贿人立案侦查。2004年4月,灵宝检察院反贪局立案查办刘胜来受贿案、吴在国行贿案、徐焕朝受贿案,白洁负责该系列案件的审查逮捕。仔细阅卷后,白洁认为,刘胜来等案在本地影响大,对证据稳定性的要求很高。如果能对刘胜来等案的几个主要行贿人立案侦查,不仅符合高检院要加强对行贿犯罪打击力度的精神,而且便于拿到行贿人比较稳定的证言,与刘胜来等案的其他证据形成稳定的、扎实的证据链条,有力证实和固定刘胜来等案犯罪事实。白洁将自己的意见向科长及主管检察长汇报并取得支持后,在对刘胜来等人做出逮捕决定的同时,将刘胜来等 3案侦查中应调取的证据及应进一步核实的情况的侦查建议反馈给反贪部门,并建议对程卫、陈帮楚、陈留恒行贿案立案侦查。后来,进一步扩大战果,刘胜来、徐焕朝等案,被办成了包括8个案子的窝案串案,所有被告人都被法院做了有罪判决。该系列案被省、市院评为全省、全市“十大精品案件”,被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
如果说,严格执法,秉公办案更多地体现白洁的一种胆识,那么,注重刑法的教育功能,在办案中注重人性化办案,则充分地展现着白洁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情怀。2005年2月,白洁接到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杀人案。在提审时,看着他们一个个稚嫩的面孔,心细如丝的白洁就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谈起心来,引导他们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告诉他们人生的路还很长,摔跤了不要紧,关键在于从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白洁又分别找到这三个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随后,白洁让家长联系老师,给3个孩子送去了生活用品和课本书籍、复习资料。当白洁又一次赶到看守所,向这三个孩子转达亲人的企盼,鼓励他们正视现实,不要放松学习的时候,3个孩子拉着白洁的手失声痛哭,一致表示要牢记检察官阿姨的话重新做人,他们还托白洁向被害人家属转达深深的歉意和无尽的悔恨!
挑战极限,与病魔赛跑创造事业辉煌
白洁的事迹之所以撼人心魄,不仅仅在于她成就“办案状元”的巨大工作量,而在于她是在同病魔和死神的抗争中,用她对于法律和人民的忠诚,燃烧着她的生命,创造了这一辉煌!
1996年元月,白洁结婚后几个月,就查出患了少见的卵巢囊肿与子宫肌腺综合征,经常疼痛难忍。为了不影响工作,她采取了保守疗法。然而两年过去,中药吃了几麻袋,疼痛仍周期性发作,腹腔内囊肿不断增大。1998年8月,白洁再次病倒住院,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做了切除两个囊肿的大手术。
出院回到院里,白洁上班仍一如往常。但是1999年夏天,白洁再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次的旧病复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来得厉害,医生只好为她开出红色处方:用杜冷丁止痛。同年12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虑,白洁决计将痛苦自己吞咽,把自由和幸福还给丈夫,她和丈夫解除了婚姻。而这一切,如同对待自己的疾病一样,她都是悄悄进行的。
为了提高办案效率,白洁忘了自己的病情。她尝试实行“集中”办案法——集中时间阅卷,集中时间提审,集中时间察看现场,集中时间制作文书,集中时间与公安办案人员交换意见。效率是提高了,但精神的高度紧张和身体的疲劳却是必然的。
2004年8月的一天,白洁刚上班就感到非常难受,有点“撑不住”的感觉。在家人和同事的“强行”帮助下,她被送进了医院。白洁一连三天都是输液,水米未进,可她一直牵挂科里这几天案子多,有几个案子快到期了。于是她不顾家人、同事和医生的劝阻,带上药就出院了。出院的第二天,白洁就上班了。几个同事见了她,都劝她说:“小白姐,你身体那么弱,在家好好休息几天。科里的事情有我们呢。”白洁一笑说:”没事儿。一到单位我就没病了。”在她的感染下,几个通宵和一个双休日的加班加点,公安机关严打“小高潮”提请过来的案件,顺利按期审结办理完毕。就在这批案件的最后一张法律文书填好写完,还没有来得及送去加盖院印时,白洁又倒下了,被同事们从办公室送进了医院。
2004年9月13日,白洁在西京医院又做了手术。这是白洁的第四次大手术。
爱心无限,柔情似水点亮苦难孩子心灯
2004年夏天,在中南师范大学读书的高瑜磊只身来到灵宝火车站,一下车便在人群里找到了白洁,紧紧地抱住了她。原来1994年,白洁在阅读某杂志时,获悉共青团中央正发起的“一帮一”结对子帮困活动。她随即与活动中心联系,与陕北佳县一名失学儿童高瑜磊结为帮扶对子。
开始资助高瑜磊时,是白洁自己决定的,并没有和父母商量。那时,她每月工资120元,自己留下30元零花钱后,其余都交给父母。每学期资助高瑜磊的100元钱虽然不多,但却是白洁从自己半年的180元零花钱中“挤”出来的。
1994年秋季开学时,白洁给高瑜磊汇去了100元,并写信鼓励小高坚持学习,但没有收到回信。1995年春节后,当白洁寄去第二笔救助款和鼓励信,高瑜磊和班主任老师都回信了。他们高兴地告诉白洁,她的助学行为给当地贫困受助学生燃起了希望,带来了动力。从此,一条以书信为纽带的空中走廊,把白洁和高瑜磊以及同学和老师们连在了一起。他们把白洁的行为和来信作为教材,教育和激励学生发愤学习,立志成材,报效国家。
说起白洁收养如今的女儿“金子”,那又是一个感人的故事。2004年春节前夕,白洁在灵宝市人民医院门口看到一个弃婴,就把孩子抱回了家。她告诉父母,自己要把她抚养成人。但父母并不赞成,说那会成为你的累赘。然而白洁已经铁了心:我不能再让孩子被遗弃街头。她把孩子抱到医院,经检查没有疾病,只是营养不良。她给孩子起了个“金子”的乳名,又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了领养手续。从这一刻起,白洁的决心已定,小金子的命运已经和她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如今,金子刚满两岁,一见到妈妈回来就特兴奋。但在妈妈要上班离开时,又特别乖,从不哭闹,还能十分懂事地说出“妈妈忙,妈妈上班很辛苦”的感人话语。
这就是白洁,她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诠释共产党员和检察官的深刻内涵,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
编辑 韩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