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乡情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座亘古绵延铁肩护佑的首阳之山,一条奔流千载咚咚作响的玄水之河,一座丰润满浸儒学文化的孤竹之城,一脉开宗明义崇德尚仁的清廉之风,薯田青葱,民风和顺,这次第,怎一个美字了得!如此天河玄水钟灵毓秀之地,便是我的家乡——卢龙。
  关键词:故乡;抒情;乡情
  每次和同学聊起各自的家乡趣事,我总是很自豪,我是卢龙人,因家乡卢龙乃孤竹国的前身,悠久的历史也让我得了个“孤竹后人”的雅称。
  卢龙殷商时期为孤竹国都,地域大部分都在卢龙县内,故卢龙前身就是孤竹国。直到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设卢龙县,属北平郡。故卢龙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明代方经所作《孤竹古城》可为考证:
  何年孤竹改卢龙,一片荒城宿莽中。
  独向夷齐祠下拜,山河犹自起清风。
  我曾就学于卢龙县中学,县城四面的城楼遗址虽经千年风化,已满目沧桑,但高高城楼依然矗立城外,直向云天,护佑黎元,足见当年孤竹国都之缩影。
  夷齐故里古风存,仁善乡情质朴真。首阳山下,天河玄水,千年儒风礼酪的滋养,润泽了卢龙这块风水宝地。“夷齐让位,不食周粟”,当年采薇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可为中国儒学之源,把一脉清廉谦让之风荡涤此处,千年承继,至今盛行。
  我就读的卢龙县中学,恰居县城最高点,出了北小门,便是一望无际的碧绿薯田,我常去那里游目騁怀。某日途中遇一陌生的县城文化馆退休老者,他将所订半年《半月谈》全部送给了我,助我高考查阅时事新闻。老人真诚慷慨之情令我感喟不已,也感动至今。老人的善良如一轮太阳照亮我心灵的世界,由是也深知深爱我的卢龙家乡人。
  家乡流传一句俗语:东北虎唐山狼卢龙小绵羊。此语虽为戏言,但总觉家乡人善良可亲,温软可人,千年礼风浸染,仁爱基因固化,卢龙人守此初心,痴情不改。如那年年葱郁的薯田丝秧,永远如孩童一般,匍匐于地母广阔的胸怀,敞开童心,无争无尤,纯然入境,自得自享桃源生活的浪漫诗意与恬淡雅趣。
  深厚悠久的谦和文化,孕育了家乡的文明,构建了家乡的文化价值和品牌形象。 早在1996年,卢龙县建成了“孤竹文物馆”,先后成立了“卢龙孤竹文化研究会”“秦皇岛孤竹文化研究会”;2009年卢龙获 “中国孤竹文化之乡”的称号。孤竹文化研究和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正逐渐成为推介卢龙的“名片”,演绎着古老与新韵的交响。孤竹古国、夷齐故里、仁义之乡、东方德源、诗词大县……所有这些,都成为卢龙人不可多得且引以为傲的宝贵文化财富。
  自古凡城皆有护城河,卢龙既为古“孤竹国”,自然也有河流护城。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令支,有孤竹城(在今卢龙城南)。莽曰令氏亭。肥如,玄水东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阳。又有卢水,南入玄。”此所谓家乡自古便有“天河玄水”之说。北魏时简称“玄水”,郦道元《水经注》有记载:“玄水出肥如东北玄溪”;满人出关“圈地”后,将该河更名为青龙河,因河水呈青色蜿蜒山间,故名。沿用至今,属滦河支流。
  现如今家乡青龙河的水是洁净的,潺潺流淌,春季汛期,老少捕鱼;夏季河中游泳,抬眼望见首阳山树木蓊郁,天河相接,使人如入画卷,如登仙界。
  而今,青龙河引入城内,改换新装,依依垂柳,炫烂木棉,清丽刺梅,回廊厅榭,曲折的沿河甬道,闲坐的垂钓人,与沿岸突起的城楼,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组成了幅幅新的青河画卷。
  卢龙的粉丝,是家乡一道壮美的盛景,可为家乡冬季的奇观。
  人到中年的父亲每次和我提起粉丝都有说不尽的情话,他告诉我,卢龙传统粉丝的几十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具有色白条匀,味道纯正,柔而不脆的特点。如今虽然机械加工粉丝遍布全国,但传统的粉丝加工仍然像千余年来那样仰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还要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觉才能掌握;且原料加工都采用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凭经验掌握。
  正因纯手工纯天然的制造成果,卢龙的白薯粉丝全国闻名。现如今,卢龙城里城外有数百家粉丝加工厂,生产出的粉丝色泽纯白,质地柔韧,味道鲜美,销售覆盖京津、东北、西北,出口韩国及东南亚等地。一次返校带给舍友品尝,大家纷纷赞叹这地道的家乡味道,并戏谑地说:这是“青龙味”呢,还是“孤竹味”?我说:这是孤竹后人特有的“卢龙味”。
  我喜欢家乡粉丝的白色,如雪净心;我喜欢家乡薯秧的绿色,如春怡情;我更喜欢家乡儒风的清色,如光映人;我爱家乡的一切,这96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作为孤竹后人,我将用书籍、用行动承继古志,让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永葆春意!正是:
  孤竹故里古风存,夷齐永驻华夏魂。
  千年遗志常回首,德善仁义荫后人。
  作者简介:
  胡泽一,男,汉族,北京林业大学 工学院,2017级自动化(2)班。
其他文献
摘要:小说《云图》被誉为“最不可能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之一,因小说中时空反复跳跃的结构和群像设置给影像化增加了许多难度。抛开影片两极分化的评价重新审视小说和电影,电影《云图》蕴含了杂糅化的主题和文化融合内涵。它是近年来好莱坞科幻大片中少有的非快餐式作品,所引发的叙事革命和多义性解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云图》;小说改编;多元主题  2012年被搬上银幕的电影《云图》由汤姆·提克威和沃卓
期刊
摘要:颂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的起源与宗教文化有关,其有着“庄重肃穆”的文体风格,在《诗经》中,《周颂》《商颂》被视作是宗庙正歌,而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鲁颂》因其体式、内容接近风诗、雅诗而被学者称为颂之“变体”,笔者试通过分析《鲁颂》与商周二颂的不同来看颂体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鲁颂》 颂诗 “变体”  一、《鲁颂》之“变”  颂诗在《诗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备受推崇的神圣文体。但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迅猛的发展中,而力学作为一个古老的学科,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也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关键词:力学;现状;发展;应用  一、力学专业的基本特征  力学专业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很多方面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力学作为基础学科,也是机械、土木、交通、能源、材料、仪器仪表等相关工科的基础。  作为应用学科,它几乎与所有工科专业交
期刊
摘要:乌兰牧骑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重要旗帜,不为风吹日晒为自治区的人们传送歌舞,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内涵。“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与乌兰牧骑相结合,展现了蒙古族人坚韧不屈、伟大博爱的民族性格,使人们放佛在广阔的草原上体会着“爱之歌”。  关键词:海林都;草原母亲;蒙古族  电影《海林都》讲述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感人故事。该片由彭军导演执导,以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获得
期刊
摘要:《少年的你》这部电影讲述了在高考前,被霸凌的少女陈念和小混混小北,如何在意外面前彼此守护的故事。影片抛弃了以往青春题材的爱情情节,而是更多的聚焦在了教育问题上,在高考这一背景中,讲述校园暴力这类社会热议话题,给了大众更多思考。  《少年的你》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大众对于校园暴力的热烈讨论,影片的成功与剧本的优秀息息相关,本论文主要从影片剧本中的环境处理、人物设定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
期刊
摘要:本文聚焦于2010版电视剧版红楼梦的改编,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造型上、台词上、细节上、人物形象上结合电视剧中具体的情节与场景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得出相应的总结,也为同类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些许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红楼梦;2010版电视剧;问题与不足  一、造型上  (一)额妆及厚重的服饰  我们细读原著就会发现,曹雪芹笔下人物的妆容及服饰是为其性格服务的,而新版《红楼梦》却追求奢华、厚
期刊
摘要:《搜神记》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作者干宝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和写作视角塑造了众多带有时代烙印和映射当时历史文化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女神、女妖还是女鬼,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书中关于人鬼恋的描述尤其精彩。本文就主要探讨女鬼形象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其所展现的富有进步意义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搜神记》;女鬼;历史意义  文学创作始终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年代的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受当
期刊
摘要:从图像的观点上来看,培根所画的一些东西和影像是一些完全非理性的、特定的东西。当培根在画一个人的时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窝洞的造型与人类的眼睛、鼻子、嘴都毫无关系,只不过是不同的颜料在不同的画面中的描绘与他描绘的人物有相似的地方罢了。培根的全部创作可以说都是偶然发生的,在他的绘画创作中也绝非是有意识的,与图像似的绘画也毫无关系。培根在创作中会先用近似而直接的方式把他所要画的基本东西的最初形态
期刊
摘要:一个人能够安安静静地沉定下来,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哪怕是一生只做好一、两件事,也算得是一段美丽的、有价值的人生了。这样的人其实都是很平凡的人,生前她们迤俪着一条条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道路,身后却留下了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永远那样崇敬地仰望着她们。孟母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圣母、育儿教育家,经过艺术的再创作,浑身上下洋溢着各种美好的品质,比如智慧、善良、隐
期刊
摘要:梵高走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狂想的执着。他的过人天赋和超凡的敏睿使得他很快地经历了两次艺术风格的转型之后又迅速地觉察到了这种忠实于自己眼睛所见的描绘对他的束缚,绘画的探索没有尽头。他发现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束缚,他不顾一切地想要冲破眼睛的屏障,走向另一个全新美好的世界面对世人的冷风热讽,背负着无法诉说的痛苦和孤独,梵高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绘画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蜕变,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