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精神发育迟滞1例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病案1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陈某进行自体神经干细胞注入,术前告知家属手术风险,术后积极护理,严密观察。结果:患儿经过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术,疗效显著。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精神发育迟滞;移植
  精神发育迟滞,又称之为智障,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多发性疾病,指人在发育期间,因各种先天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甚至不明原因,而导致的一组以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和社会适应能力严重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1]。症状轻者不易被发现,在征兵体检时极容易被忽视,较为严重者伴有躯体活动障碍,常常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轻度智障患者,可教育;中度智障患者,可训练;重度智障患者,需终生监护。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中重度智障患者,我国目前还没有发现显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热衷于研究神经干细胞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效果。神经干细胞(英文全称neural stem cells,简写NSCs),是一种来源于干细胞,或者能够分化成干细胞,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的一类细胞[2]。现对我院一例已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观察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陈某,男性,6岁11月,因“对知识理解能力差、躯体活动多至今”于2014年01月09日入院。患者为第2胎第2产,母孕期体健,足月顺产,出生时否认有缺血缺氧史。患者生长发育过程中,在运动能力方面,7个月会坐,近1岁学爬,1岁多学走路,目前走路尚可;在言语表达能力方面,1岁多能“咿呀”发音,肚子饿时能叫“妈妈”,目前言语表达能力较同龄儿童差,仅能零碎表达2~3个字的词组,构音欠清晰;在言语理解力方面,能部分理解家属话语,能部分服从家人指令;在社会交往方面,能分辨家人和陌生人,与家人接触存在亲情交流,常自娱自乐,见到其他小孩靠近则上前拍打或拉扯头发,以致其无法与同龄儿童正常相处;在行为能力方面,患者父母发现其躯体活动较同龄儿童多,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在课堂上来回跑动,对周围物品摸摸碰碰、翻箱倒柜,伴有情绪易激惹,稍不顺其意则发脾气,时有扔砸物品等冲动行为,且学习能力差,目前能从1数到10,不会计算,不会写字;遂被学校退回家中。患者家属觉得其行为有异常,曾先后带其到广州市多家医院诊治,具体治疗方案无法提供,上述症状未见改善。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诊治。入院时查体未见阳性体征。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接触被动,有目光交流,问话对答简单,构音欠清晰,注意力不集中,躯体活动多,在病房内来回跑动、摸摸碰碰,家属命令性指令下能安静下来,检查尚合作;计算能力差,个位数加减法运算无法完成,能部分理解家属话语,能部分完成家人指令,在病房对治疗、护理被动合作,对命令性指令被动服从,日常生活及个人卫生需家人协助。辅助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腹部B超、心电图、胸片、脑电图未见异常;头颅MRI平扫检查示:右侧颞叶、顶叶多发局限性脑软化灶形成;单体素MRS检查:双侧侧脑室前角旁区域感兴趣区谱线大致正常(NAA/Cr比值约为 1.94、1.85,Cho/Cr比值约为 1.43、1.64);韦氏智力测验示:言语智商 44,操作智商 45,全量表智商 41。入院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中度)。经治疗后其目前能与家人简单沟通、能根据意愿表达自身生理需求,构音欠清晰,躯体活动多、注意力不集中较前明显改善,已无冲动毁物行为,目前就读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能听从家人或老师教导,能在家属指导下进行个位数加减法运算;出院后3个月复查韦氏智力测验示:言语智商49、操作智商66、全量表智商53。
  1.2方法
  给予神经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营养神经及康复训练等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每日必须详细记录患儿的饮食、睡眠、情绪、体能、精神状态和行为以及发育状况,但其一般情况不参与评分。每月检测智力1次。
  2结果
  注:MR是指智力商数(IQ)或者发育智商(DQ)同时伴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的综合评价指数。MR通常分为四个等级:(IQ或者DQ)55至70分之间是轻度,40至55分之间是中度,25至40分之间是重度,小于25分是极重度。
  3讨论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原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3]。精神发育迟滞表现为精神发育受阻或不完善,尤以智力缺陷为突出。患儿往往伴有冲动、激越、自残等行为,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目前其治疗现状主要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及康复训练。针对病因的治疗主要解决能够明确致病因素的精神发育迟滞,而康复训练的目标主要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交流能力,社交技巧及情绪控制能力,运动技巧,学习方面等方面的能力。虽然两种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疗效欠理想,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出一些新的治疗手段,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成为一条新的思路。神经干细胞指来源于神经组织或能分化为神经组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为神经干细胞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理论研究从分子基础延伸到系统功能提高,其中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旁分泌作用,对突触功能的修复,以及免疫调节-神经发育-认知行为功能提升。通过对此病例的随访发现,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屈素清,栾佐,刘卫鹏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4):393-396.
  [2]金慧玉.50例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C].//2012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341-343.
  [3]谢岷.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时间窗探讨[D].中南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电视宣教护理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接诊的10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性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自制电视宣教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关键词:小心脏综合征;冠心病;误诊  小心脏综合征是指患者心脏相对较小而无结构异常,活动后心排血量相对不足,产生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临床表现,其特征为胸部X线检查显示患者心影较小,该病征最早由Lannec于1826年发现,却一度认为是膈肌低位,1944年Master首先提出小心脏综合征的诊断,临床上并非十分少见,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发病者为老年人时则易误诊为冠心病,下面将工作中遇到的1例误
期刊
Rh(D)阴性血型者在汉族人群中仅占0.2%~0.45%,寻找此类血源较为苦难。在手术前预采自身血和自身血回输,可满足手术用血。  现将我们2009年收治的患者报告如下:  患者:男,35岁,因右小脑上蚓部动脉瘤于入院手术治疗。实验室检查;ABO血性正,仅定型B型;Rn(D)阴性,抗体筛查阴性;RBC5.17×1012/L;Hb170g/L;红细胞压积(HCT)0.46L/L;血小板(PLT)1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育龄期妇女阴道炎感染现状及危险原因,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的阴道炎感染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阴道炎感染现状及其阴道感染的危险原因。结果:统计分析数据表明,不注重个人卫生、流产次数大于或等于2等为阴道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提升卫生健康意识,预防阴道感染炎的发生。  关键词:阴道炎;感染现状;危险原因  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Carisolv化学机械法治疗儿童乳磨牙龋病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50例乳磨牙龋病患儿分为A组与B组,每组病例数均为25例,其中A组患儿采用Carisolv化学机械法治疗,B组患儿采用传统牙钻切割且常规树脂充填,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舒适度,一年后观察患者充填体情况。结果:A组患者舒适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实施整体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结局。结果 提高抢救率,降低死亡率,症状均可明显改善,降低再发率及并发症。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使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
期刊
ICU综合征是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对于ICU综合征的研究起于19世纪80年代,1985年日本学者黑泽尚提出ICU综合征的新概念,即在ICU监护的患者意识清醒2~3d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症,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入普通病室后3~4d依然存在 [2] 。ICU综合征主要以精神症状为主,如谵妄、思维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及动作行为障碍等,或伴有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肛周疾病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肛周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由责任护士有计划的从入院到出院,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全程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护理质
期刊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7岁,农民。因“发热10天”于2013年10月16日收入我科病房。患者10天前上山采板栗淋雨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6℃,伴乏力,纳差,全身肢体酸痛,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散在红色皮疹伴瘙痒,皮疹不高于皮面,压之不褪色,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等,至建德人民医院就诊,查“血三系减少、肌酸激酶升高、胸片无殊”,予美洛西林抗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治疗足部骨折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挑选出96例足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48例,主要是采用常规性治疗方法;干预组有48例,主要是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6个月后,足部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低于干预组,两组进行比较出现差异,所以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数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