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脏综合征误诊1例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心脏综合征;冠心病;误诊
  小心脏综合征是指患者心脏相对较小而无结构异常,活动后心排血量相对不足,产生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临床表现,其特征为胸部X线检查显示患者心影较小,该病征最早由Lannec于1826年发现,却一度认为是膈肌低位,1944年Master首先提出小心脏综合征的诊断,临床上并非十分少见,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发病者为老年人时则易误诊为冠心病,下面将工作中遇到的1例误诊病例做以分析。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以“反复胸闷、心悸5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约5年前开始出现无诱因胸闷、心悸、气短,伴有乏力、头晕、失眠多梦、恐惧感等,休息后可缓解,平素活动极少,动作缓慢,稍事剧烈活动如快步行走或劳累即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心前区隐痛、眼冒金星、黑矇等,卧位休息后多可缓解,无晕厥、呼吸困难等,多次住院均诊断为“冠心病”,治疗后略有好转但反复发作,每年需住院4-5次。既往“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查体:体型瘦高,四肢修长,立位血压90/60mmHg,卧位血压110/70mmHg,立位心率106次/分,卧位心率72次/分,面色苍白,口唇无发绀,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脏浊音界缩小,心尖搏动位于左锁中线第五肋间内1.0cm,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均无异常,甲功、离子、肝肾功能及血脂无异常,心肌酶谱无异常。心电图:各导联低电压,QRS I电压  2、讨论
  2.1小心脏综合征相关知识复习
  小心脏综合征多认为是心脏先天性发育不全引起的一组心血管症状群,多为青年发病,可能与成年后活动量及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心脏负荷加大、有效供血量相对不足,一些重要器官出现缺血的症状,是否与遗传有关尚不清楚,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伴有乏力、头晕、恶心、出汗、四肢麻木,病人多有紧张、失眠多梦、眼花甚至晕厥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根据张开滋【1】等提出的诊断参考意见:(1)活动后有心悸、胸闷、气短、前胸痛,甚至晕厥;(2)由卧位至立位时心率增加>20次/分;(3)X线所见心脏小,心脏横径<12cm,心胸比率<0.4;(4)心电图见I导联QRS电压低于ⅡⅢQRS电压,ⅡⅢ导联可见大R波;(5)心脏彩超可见心脏各腔室小于正常。近年有研究表明小心脏综合征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与正常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目前小心脏综合征尚无特效治疗,可适当运动以期逐渐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搏量,但不宜过劳或过分体力活动,有报道小心脏综合征有猝死病例,一般患者应用β受体阻断剂、ACEI类及安定、谷维素后症状可减轻,β受体阻断剂、安定及谷维素对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有改善,使其自主神经功能相对稳定,ACEI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缓酶,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改善组织血供。
  2.2误诊原因
  (1)对老年人小心脏综合征重视不足,因该病为先天性心脏发育不良,多为青年发病,本例为老年人,较为罕见,其胸闷心悸胸痛等易与冠心病症状混淆而误诊,但若认真分析本例病人冠心病证据并不充分,其体型瘦长,血脂血压正常,心电图无缺血证据,多次扩冠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冠心病病人心影多增大,本例虽见心影缩小但未测量心胸比,甚至归为患者瘦高致膈肌低位。(2)临床思维局限、过于依赖既往诊断,对于老年病人出现的胸闷气短心悸等想当然认定冠心病,对于因心排血量减少导致的乏力、头晕、出汗等认为是机体衰老过程的非特性表现,对病情缺乏全面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开滋,吾柏铭,唐其柱,等,临床心律失常,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74-2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记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记忆障碍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比较组服药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比较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
期刊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1]。在PICC留置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导致置管失败,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总结了本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开展PICC置管术以来并发症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4年5月成功置管103例,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把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X线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独立性得分明显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后产妇乳汁分泌及负性情志的影响,为不断推进和完善母婴分离后产妇乳汁分泌及负性情志护理措施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筛选我科2011年2月-2014年4月60例母婴分离产妇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住院分娩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护理干预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开乳时间、泌乳量、3d内是否存在乳房肿胀、母乳喂养率、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肿瘤住院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肿瘤患者在住院过程经常会出现哪些安全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90例患者中,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7.8%,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结论:肿瘤患者在住院过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对近三年老年重度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采用我们的气道护理管理方法,所有患者的气道管理良好,未出现一例因下呼吸道感染导致死亡病例。结论:合理的气道湿化方法,及时的气道吸痰以及适宜的吸痰压力是做好重度颅脑外伤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外伤;痰;抽吸  重度颅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结果及方法。方法:选择  选择8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照空腹血糖浓度将208例患者分为血糖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分别84例、67例、57例。根据孕周、血糖浓度给予饮食控制、运动、胰岛素治疗。结果:208例患者血糖均被控制在不同浓度。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后(P<0.05);中度组、重度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中度
期刊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发症如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泵在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其治疗方法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胰岛素泵使用前准备 了解患者糖尿病病史、胰岛素用量史、既往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肥胖程度等。安泵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损伤后的手术方式和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直肠损伤的治疗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分析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论:早期及时正确的处理方式及预防术后感染对直肠肛管损伤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直肠肛管损伤;手术;回顾性分析  会阴部处于人体的低位,高处坠落等各种原因外伤时,常常导致肛门直肠损伤(anorectal injury,ARI),ARI症状隐匿,诊断较困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电视宣教护理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接诊的10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性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自制电视宣教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