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舟曲泥石流事件看我国媒体与政府的互动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各项信息通过媒体的报道迅速传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中的作为及媒体与政府的互动,从而把握大众传播的时代走向。
  【关键词】媒体 政府 互动
  
  2010年8月7日22时许,一道闪电划过甘肃省舟曲县的上空,随后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导致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滚滚浊流掀起惊涛骇浪席卷而来,将这个有“陇上桃花源”之称的美丽小城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
  救灾工作的展开,伤亡的人数,温总理第一时间抵达前线,全国人民对舟曲的哀悼与帮助……这一系列消息很快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甚至手机短信、微博等媒介迅速传播,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在这次灾难中将实际情况透明化的及时的提供给媒体,方便了媒体的报道,而媒体也做到了跟随政府,根据政府官方的数据与预测对受灾范围,伤亡的人数,救援情况等进行报道的,有效地安定了民心,在社会上形成了团结一致,抢险救灾的舆论氛围,向西方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通过舟曲事件,笔者对中国媒体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有了一些认识。
  
  一、政府对媒介的影响
  
  1、国家和政府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大众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我国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媒体的运作模式是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化运作模式。因此,中国媒体在对舟曲事件的宣传报道中,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着重体现了政府迅速调动军队投入救灾工作,以及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进行抢险救灾的情况。媒体的报道方向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契合的。
  2、政府对传播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分配
  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这一点在舟曲事件中得到了体现。灾难发生后,国内各级媒体纷纷前往第一线进行追踪报道,国外的多家媒体也奔赴现场,而中国政府做到了协调各媒体之间的关系,对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分配,为各媒体提供了自己的报道空间,并使国内各媒体形成了一致的舆论导向。
  3、国家和政府充当了“把关人”角色
  在舟曲泥石流退去后,曾有人散布小道消息说将会发生重大疫情,政府通过正规媒体对这样的虚假消息进行了澄清,并禁止此类消息的传播。这样的举措有利于稳定舟曲当地的社会秩序,对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而政府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
  
  二、媒体对政府的作用
  
  1、媒体对政府的政治决策及其执行有重大影响
  我们知道,在当今一些西方国家,新闻媒体被称为是除立法、行政、司法外的“第四种权力”,媒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政党的政治决策要从书面上的决议变为社会民众支持颁布的措施需要经历广泛的深入宣传,这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支持和协作。例如,在舟曲泥石流事件发生后,媒介通过种种方式,为公众还原了舟曲受灾严重的现状,在社会形成了哀悼逝者,祝福舟曲的舆论氛围。国务院决定,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舟曲遇难同胞活动,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政府做出这一决策与媒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2、媒介通过“议程设置”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
  从2003年春季的“非典”肆虐,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到今年的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事件,近年来,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议程大幅上升,议程设置理论倍受关注。
  议程设置理论是一种广为人知的传播理论,表征了传媒与舆论之间的亲密关系。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或突出报道某些方面的问题,来促使受众重点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形成舆论压力,使政府把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由于媒介形成的社会舆论以及多方面作用,推动了政府加快建设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进程,并由漏报病人数目,封锁疫情消息的态度转变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07年4月,我国政府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非典”过去后,当再次遭遇天灾,面临“国难”——“5·12”汶川大地震和“8·7”舟曲特大泥石流时,我国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全民总动员,凝聚全国的力量投入救灾工作,做到了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3、媒体能够通过报道和宣传塑造国家、政府形象
  我们知道,国家形象是国家外部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
  在这次舟曲泥石流事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网易、腾讯等多家中国主流媒体均报道了一些事实:政府第一时间出动军队紧急赶往现场救援,官兵日夜辛劳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温家宝总理迅速前往灾区第一线进行部署,多次慰问受灾群众,心怀天下……政府将舟曲事件中的信息公开化,动员全国力量支援舟曲同胞重建家园。通过媒体各种渠道的报道,体现了我国政府由职能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结语
  通过舟曲泥石流事件可以看出,媒体与政府之间是互动与共振的关系。20世纪以来,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相继问世,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而媒介对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有人曾说:“媒介是社会的神经”,媒介作为连结社会与政治的桥梁,在我国今后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②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8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④周建超、殷宏楼:《形势与政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系学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回顾陈炳德总参谋长的访美行程,我国国内媒体主动出击,第一时间先声夺人,坚持舆论引导的鲜明性;把握舆论宣传的渐进性,在恰当的时机发出自己的声音,慢中有快;注意舆论引导的辩证性,客
2014年7月13日上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武威市
《天水围的夜与雾》一片取材自真实发生在香港天水围的家庭惨案,影片以剥茧抽丝的方式对事态演变进行分析,使人震撼。本文主要从二方面剖析了此事件悲剧的成园,并由此引发些许思
【摘要】转型时期的中国以不同于以往的开放姿态吸收外域思想精华,逐步完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使之更加具有兼容性。具有批判精神和监督功能的现代公共领域恰恰契合了政府的执政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学界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现状的粗略描述,引发出对公共领域理论植入与实践上的技术支撑两个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以期沿此路径持续学术追问。  【关键词】公共领域 社会民主 虚拟现实技术 互联网    一、公共领域概念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对32例采用颞肌填塞及侧裂池造瘘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至5年,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2
【摘要】医学编辑工作担负着普及健康知识、传承医学知识的重任。作为健康知识的把关者,医学编辑承受着来自社会、职业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压力。面对日益加重的心理负担,医学编辑应当正确认识自我,摆脱不良情绪干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氛围,从而缓解心理压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医学编辑工作中去。  【关键词】医学编辑 心理压力 缓解与调适    随着社会不断变革,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际关系也在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保证承租人在出租人出售房屋时,在承租期间享有优先购买权。我国《合同法》第230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8条: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出租人未按此规定出卖房屋的,承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无效。上述立法和司法
为筛选控制黄瓜霜霉病发生及蔓延的有效药剂,2012年10月进行了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效显著;建议用250 g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红色旅游”的出现,“红色旅游”图书情报跟进服务工作,也开始提上老区图书馆的工作日程。显然,及时根据老区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工作新要求,不断调整与跟进图书馆情报服务内容与形式,是老区图书馆为当地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做贡献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红色旅游 老区图书馆 情报跟进 服务     情报服务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发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