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c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把抓大放小作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把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管理,运营,监督模式;强化对企业的改组,改造和管理,努力实现改革
其他文献
面对涌动的现实,1994年浙江的报告文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本文分别从长篇、中短篇报告文学,以及历史纪实文学出发,对浙江1994年的报告文学作了较全面的透视。
本文从现代化的发动方式、动力机制、产业和区域推进模式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文章认为,浙江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导向的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为主线的内发型区域现代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自下而上非自上而下的发动方式;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引发的活力和效率为主要动力源;以轻低小集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推动现代化的主导产业以及从农村向城市推进、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辐射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模式。面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浙江下一个阶段还必须解决战略定位、再创体制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刑讯逼供问题,并设立诸如律师提前介入、非法证据排除、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全程录像监控等手段与制度来遏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残酷的事实说明我们的努力并不太成功。作者在分析我们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诸多方法之利弊得失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刑事候查权与关押权不分”是主要根源之一,从而以新的视角提出了一种阻却刑讯逼供的有效手段和制度——刑事候查权与关押权的分离。
去年12月9日至13日朱蓉基总理到浙江视察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朱总理对浙江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作了重要指示。朱总理指出: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主要针对粮食主产区而言的,全国还没有放开是因为条件还不具备。从浙江的情况看,已经具备了放开的条件,而且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放得宽一点。浙江的土地寸土寸金,把粮田腾出来种经济作物、搞水产养殖业,效益就更高,全国的粮价也能提高。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贯彻落实朱总
长期以来,我国将宪法的作用仅局限于为具体立法提供法律依据,宪法规范缺少在司法领域的适用性。针对现实中的随意违宪现象,笔者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论述中国宪法进入诉论领域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切合实际的中国宪法诉论制度的观点和构想。
本文通过对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背景和内容的分析,指明其与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联系,着重阐述它们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和贡献,并由此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深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在当今的美学研究中,柏拉图的思想遗产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位思想巨人不仅开创了美学事业,而且其关于美的“理念论”立场迄今仍有意义。本文从对构成所谓“柏拉图主义”的理念说的重新辨析与阐释入手,努力对其美学理论的深刻性作出把握,以为当代中国美学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份参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着手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实现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逐步形成了完整、系统、科学的现代化战略体系。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浙江人民形成和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追赶型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范例。本文从所有制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道路、生产力布局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及其在浙江的实践作了概括和分析。
本课题组于2000年7月份对杭州和温州两地进行了调查.这两个地区代表了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分析意义.调查的对象为部分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其中对企业的调查为抽样调查.两地各选120个样本,主要根据所有制和资产规模两项指标,按所在地区的基本情况来确定样本结构.通过对调查所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研究,并结合浙江省总体及其部分地区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提出了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若干判断和认识,并在融资问题上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在分析上市公司基本特征和证券市场资产重组行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浙江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目标,原则和操作思路,可以作为政府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