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鸟儿与氢气球”构思演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h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蓝蓝的天空中,几只鸟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画出道道美丽的弧线。
  鸟儿们发现了一只硕大的氢气球,五颜六色,异常美丽。但氢气球只有在风儿经过时才会浮动。
  于是,鸟儿就飞到了氢气球的身边。
  氢气球啊,你是美丽的,可你却是不自由的。一只鸟儿说。
  不,我是自由的。氢气球摆着五彩斑斓的头说。
  可那根线缚住了你的自由。另一只鸟儿大声道。
  不,你错了,那根线是我的生命之根,没有它我的生命就不复存在。
  氢气球把鸟儿说得哑口无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构思导引
  寓言型材料,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则得到的仅是肤浅的认识,若要参透其中的深层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材料内涵。
  此则寓言材料内容涉及两个对象:一是鸟儿,一是氢气球。在鸟儿看来,那根“线”缚住了氢气球美丽的身体,氢气球是不自由的,而在氢气球看来,自己是自由的,非但自由,还恰恰因为那根线的存在,自己的生命才得以延续,“线”是“生命之根”。整合这些信息,可以从“何为真正的自由”、“束缚与自由”、“生命之根”等方面立意。
  1.何为真正的自由: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是当下的时髦字眼,人人都向往自由。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呢?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没有线牵绊的氢气球,不断升向高空,当橡胶承受不了内压的时候,就会爆炸;不断升空的氢气球还可能会影响航空飞行,甚至会导致机毁人亡的特大恶性事故。这样的自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吗?由此看来,自由是有条件的,也是需要一定束缚的。
  2.束缚与自由:可以从二者关系入手,准确阐明二者关系:自由离不开束缚,束缚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
  3.生命之根:“根”含有维系、依托、束缚之意,它可以是异乡求知的学子那一份魂牵梦萦的亲情,漂泊在外的游子那一缕难以割舍的乡愁,也可以是芸芸众生赖以安定生活的法律条文、制度规范。
  三、佳作示例一
  生命需要束缚
  如皋市第一中学高三(2)班 丁晓凡
  暖风抚摸着脸颊,慵懒的阳光让人昏昏欲睡。难得摆脱学业束缚,我一觉睡到中午。
  打着呵欠,穿着拖鞋,我踱到井边打水洗脸。清凉的井水如玉一般,掬起一捧洒在脸上,顿觉睡意全无。我抬头,看见奶奶在大门外面的田中劳作,兴致顿生,搭着拖鞋跑到田埂边。
  春天的农村不仅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还有一簇簇的蚕豆秧儿。奶奶便站在蚕豆田里忙活着。我踮起脚,只见奶奶干燥开裂的手在灵巧地上下飞舞。奶奶站在一片绿色之中,被蚕豆秧们欢乐地簇拥着。粗糙的手却仿佛是最伟大的钢琴家在琴键上肆意舞动,微风拂过,叶子婆娑,仿佛便是她所弹奏的华章。
  或许是蚕豆秧告诉了奶奶,奶奶看见了我,便招呼我先去填饱肚子,但是我更好奇奶奶在做什么。奶奶说:“我在掐蚕豆刚长出的芽儿呢!”
  我一听,急了:“好好的,就让它长呗,干吗要把它掐掉?”此时,婆娑的叶子仿佛是在哭泣,在控诉。
  奶奶拉起我的手,老茧与死皮硌得我的手心生疼。她的脸上满是岁月的车轮碾过的痕迹,清亮的眼神中闪着农人特有的睿智。她笑了,抚摸着我的手,笑得皱纹都舒展开来了。不知她是不是在笑我的幼稚,我有些窝火,想甩开她的手,她笑着攥紧我的手说:“别急,这芽儿要是不掐掉,它就会疯长,该结果的时候就没有力气了。那你秋天就没有炒蚕豆吃啦!”
  我怔住了。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关于樱桃树的文章。那位文中的母亲在春天抽打樱桃树,打落些许樱桃花,就是为了束缚樱桃树过盛的长势,这样才能收获更甜美的果实。这难道是同一个原理?不让蚕豆的生命肆意生长,所以才将它的芽掐断,将它的生命束缚,并引向正途。
  奶奶的手微微有些湿润,带着植物的苦涩的气息。我知道那是蚕豆芽的汁液所浸染的。奶奶带着谅解的笑对我说:“别这么性急乱来,要控制自己,明白了吗?”我羞愧地点了点头。人与蚕豆在这一方面是一样的。束缚自己的生命,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
  生命需要束缚,被束缚的生命最终定会在生命的秋天硕果累累。
  点评: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致的人物刻画,精当的抒情議论,首尾的呼应、点题,使得这篇文章诗意与理性兼备,道理准确而鲜明,不失为一篇记叙文佳作。
  四、佳作示例二
  自由离不开约束
  如皋市第一中学高三(2)班孙馨
  河水蜿蜒,正因有了岸的束缚才不至奔腾肆虐;园林精妙,正因有了园艺工人的修剪才不至旁逸斜出。人生在世,需有一定约束,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需要制约,只有这样,自由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如果自由是一条溪流,那么约束就是那岸堤。溪水在岸的制约中流出优美的姿态,叮咚山林幽壑间,映出西子的貌、二乔的容,灌溉一方田地,养育一方百姓,留下千古美名。正是因为有了岸的束缚,流水才得以蜿蜒千里,滋养千年。同样,约束是自由之根,没有约束的自由会如无边泛滥的洪水,只会带来灾害,加以约束,自由便会如平静的溪流,给人送去幸福。
  如果自由无所忌惮,那后果只能是自取灭亡。鸟儿嘲笑被线拴住的氢气球没有自由,殊不知那线正是气球的生命之根,若无那根线的牵绊,氢气球会直飞云霄,虽然获得短暂的自由,但不久便会炸破,仅洒下片片美丽异常的碎片,令人叹惋。美国赋予公民拥有枪支的自由,可枪击案的频频发生,让人们对这种自由产生畏惧,尤其是近日一起校园枪击案,二十多名儿童中枪身亡,全世界为之震惊,这种拥有枪支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吗?没有法律的约束,这种自由很可能成为个人情绪的极端发泄方式,给自身、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可见,自由还需约束定,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才会拥有真正的意义。
  自由与约束是鱼与水的关系,只有鱼,没有水,鱼儿的生命力无法长久;只有水,没有鱼,有的只是缺乏生命力的一潭死寂。由此可知,自由与约束相辅相成,只有二者一齐发展,才会对人、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奔波忙碌,此时对自由的约束尤为重要,这一点上,我国的民主政治给我们作出正确的榜样。我国公民既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又必须遵循法律的规范,正是这样,我国的民主政治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人们才会真正享受到自由和权利给自身带来的利益。
  自由不是绝对的,它需要约束的存在,只有如此,自由才不失根基,在约束的土壤中开出的自由之花才会含也富丽,绽也堂皇!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人生在世,需有一定约束,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在论证过程中,多用比喻论证,密切联系时事,形象而准确地阐明“约束”与“自由”的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 要想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就必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否则,教者有意,听者无心,教学便无法进行下去。对学生来说,注意力是保证他们顺利学习的前提。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反之,经常在课堂上不集中注意力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不好。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注意力 培养方法  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老师问:“我们班的孩子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该怎么帮助他们改正?”很多家长也有这
创设情境教学,即在实行实践性的教学时,以教学实际情况为主,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形成一种观点,对教材的内容充分吸取,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了使确定好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应该创设科学而有效的情境。  一、情境创设教学法的要求  设定情境教学是初中教学中正常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有三点要求:(1)在情境教学中,方法的创造运用是最重要的科学途径。在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
摘要: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师生交流融洽了,師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堂气氛 活跃氛围 营造方法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其感知、记忆、创造能力都大大提高,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那么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呢?  一、把微笑带
摘要: 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开端,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质疑问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自能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质疑问难 能力培养  语文能力是一个
摘要: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者就所在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的写作现状,从教与学两方面予以剖析,并寻找解决的途径与办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 作文现状 原因探析 应对措施  一、现状陈述  我扎根于农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有12余年,对于学生的作文现状,深有感触,归结如下:(1)学生的作文词汇量不足;(2)作文往往言之无物;(3)缺乏明确的文体意识;(4)缺失
摘要: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现学习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 中学作文教学 运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作文课堂上,教师在写作训练上过多地针对应试训练,往往局限于教材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