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提倡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呈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初中科学课堂,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素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初中科学一直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严重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科学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课堂体验和感悟,以力争把初中科学课堂创设成为一堂“活课”。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对于提升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种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下文将对其一一展开探讨。
  一、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科学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不过,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还应做到:1.将学生按照学习层次合理的分组,以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2.教师要发挥对课堂的主导作用,以严格的控制课堂的进度和学生讨论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几种重要的盐》这节课时,笔者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将学生分为了四人一组的多个小组,其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以下问题,即:1.什么是盐?2.盐分为哪几大类?3.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哪些?然后,在学生探讨结束后,笔者会安排个别小组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小组可提出质疑和补充,最后笔者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都需要借助科学的知识来解答,比如:生活中我们听过却没见过的细菌、声音的传播、雨后为何会出现彩虹、果子成熟后为何会从树上掉下来等等。因此,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生活现象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丰富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又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比如:在教学《内能》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内能的作用,笔者为学生列举了几个生活中的事例,如:利用内能加热,烧水,热水袋取暖 道场晒谷;内能做功:蒸汽机运行 火箭飞行 热能把热水壶塞弹出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研究内能的兴趣有重要的作用。
  三、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为课堂增添了很多生机与活力。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相融合,一来能够丰富初中科学的教学形式,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抽闲的问题变得具体,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二来还能够突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地球的演化和人类的起源》这节课时,如果教师单纯的为学生讲述,学生可能不会清晰地理解,想象不到清楚的画面,然而如果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一边为学生进行动画演示,一边讲述,学生就能够直观的理解了。
  四、开展科学实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众所周知,做实验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耐心,还需要学生能够遵循基本的实验规章和操作原理,因此在初中科学课堂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拥有较强的探究能力,教师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展开实验探究,让学生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比如:在教学《电生磁》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如果一条直的金属导线通过电流,那么在导线周围的空间将产生圆形磁场。”这一结论,笔者要求学生在实验台上进行以下实验,即:用一个小磁针自由静止,在小磁针的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放一导线,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源的两级。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是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更好的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要创设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外,还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课堂,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国荣.让“有效教学”走进初中科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
  [2]林雪敏.对初中科学推进有效教学的思考[J].才智,2013(11):93.
  (作者单位:浙江省紹兴市精正睿才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让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沟通,学识上的提升,从而让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日趋成熟,尤其是使用平板电脑来辅助英语教学越来越广泛。平板电脑作为高科技电子产品,不但拥有强大的内容,引入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后,不仅实现了科学化的教学目标,还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教学模式多样化和高效化。同时,利用平板电脑来辅助教学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个性化学习,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其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平板电脑;英语辅助教学;意义;建议  随
期刊
摘要:对某县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在当前幸福教育视野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家庭教育感觉不幸福。原因是学前教育普及率比较低、家庭教育者能力不足、社会大环境的歧视等。课题组结合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现实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策略:帮助家庭树立积极心理教育理念;遵循天道,和谐顺其自然;组织培训活动,增强家庭成员专业知识;促进家庭与学校,社区三方密切配合。  关键词:特殊儿童家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切实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误区,针对性的指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此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途径  1.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用存在的教学误区  首先,部分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为基础,来引导他们从欣赏中不断思考和学习,并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为此,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简单探讨了小学美术课堂欣赏的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欣赏;策略  引言  美术是小学教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学生要能够很好的理解题意,利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对数学题无法很好的理解,这就间接的导致了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能力下降,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
期刊
摘要:一次函数是初中学习中最基本的函数,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就其在经济活动中的方案设计和选择问题做了归纳,重点研究其在分配和调运中方案问题,突出函数思想。  关键词:一次函数;方案设计  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它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有密切联系,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等有关知识可以为某些经济活动中的方案设计和选择提供帮助,做出最佳的决策。近几年来一些省市的中考或竞赛
期刊
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媒体背景下,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价值,为学生打造一节生动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背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引言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小学生作文写作辞藻少、素材少,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和有方法性的课外阅读不但能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积累很多的素材与辞藻,还能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非常有效。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意义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小学生作文写作辞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英语教育普遍出现了低龄化现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英语课的开设年级由初中一年级改为小学三年级,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英语教育的重视。不过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前,就已经开始让孩子学习第二语言。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支持,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现象,比如城乡差别、父母对二语习得的认知、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带来的差别、经济收入水平带来的差别等。这些差别非常有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