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启中国精造的时代?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kinh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发展通道,创造了“中国奇迹”,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毫无疑问,“中国奇迹”是由“中国制造”创造的,因而,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国制造”日益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超强影响力的标志性概念。
  虽然,“中国制造”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制造”的语义中还负载了一些负面的意涵。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生产与消费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制造的优势正逐渐消失。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似乎已经成为低价、低端、低质的象征。也就是说,“中国制造”的形象越来越具有负面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制造”逐渐产生的负面效应,不仅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同时也会导致“中国奇迹”正面效应的消解,对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精造”,就成为绝非仅仅关乎某个行业发展,而是关乎整个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不断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战略转型升级。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中国制造”所存在的问题,来理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精造”的重要战略发展意义。
  正是在此背景下,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了曹顺妮的《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以下简称《工匠精神》)。作者通过认真调研、个案分析、深入论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并试图为它寻找优质发展的道路。在一系列的调研、分析和论证后,作者曹顺妮认为,中国制造更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唯有它,才能使中国制造变成中国精造,也唯有它,才是中国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书从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视野出发,以中外企业经典案例为分析对象,诊断中国制造业的症状,探寻未来发展道路。
  作者在本书中重新梳理了工匠精神(Craftsman’sspirit)的概念,她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对概念的内涵进行梳理之后,作者进一步追溯了工匠精神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四大发明使中国当之无愧成为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陈列在中外各大博物馆里的精工产品,依然散发着穿透时空的精工魅力。从历史上看,中国并不缺少“工匠精神”。曾几何时,中国的瓷器工艺,中国的丝绸产品,中国的创造发明,中国精湛技艺,令世界叹为观止,让西方人不惜跨海越洋,如获至宝。可如今,我们对西方的产品钟爱有加,却让“中国制造”成为低价、低端、低质的同义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诊断中国制造业症候时,《工匠精神》并没有将视野局限在中国,而是从比较的视野出发,通过比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而见出中国制造业的弊病。
  从火车、轮船,到医疗器械、摄影器材,再到厨具、刀具,甚至马桶盖、指甲刀……德日产品雄霸世界数载不衰。追求优质是德日产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营销世界的法宝,“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即意味着精工制品。作者寻觅探幽,为读者讲述了德日两国精工制造的发展之路。德国产品始终以高品质、高稳定性、高耐用性为最高追求。注重科技化、标准化、人性化和技能化,使德国这样一个只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拥有了2300多个世界名牌。
  毫无疑问,德国制造业的标准化程度不仅世界一流,还精准切实地落实到生产工艺的整个流程之中。分析至此,作者特别指出,注重标准化固然是精品制造的十分重要的指标,但机器生产的重工业制品实现标准化不足为奇,工厂、公司实行标准化管理也不算特例,而“医生用药精确到毫克、主妇下厨用量具做饭,连几年粉刷一次外墙都有严格规定”,这就是德国的特色了。显然,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等层面,而是将其分析的触角延伸至软性的精神和文化层面。一切都按标准、按规矩有条不紊地进行,遵规守章、遵纪守法蔚然成风,人们的生产生活效率自然随之提高。在德国,人们除了仰赖高科技之外,还崇尚劳动与技能的“工匠精神”,在塑造工匠文化方面着力颇深。德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受到同等重视,技术工人受人尊重,薪资待遇甚至不亚于大学教授等知识分子阶层。可以想见,这样的氛围势必会激励人们在就业选择上向制造业倾斜,而且愿意用心、用脑、用高技能成就高水准、高品质的产品。
  日本亦是如此。两国的共同信念是,可靠的产品品质是变革与创新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制造业强大,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正是这样的认知和理念,使得德日产品制造始终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注重实用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尽管价格不菲,两国产品却一直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良好口碑又转化为对其产品更大的需求,这样的良性循环,保障了两国制造业得以不断向前发展。危机意識迫使日本不断地在技术上、质量上创造优势。国家小、资源少是日本的劣势,但若想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就不得不用企业优、产品精来弥补其“先天”不足。因此,“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久”成为日本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条。作者发现,“在这个领土面积不到中国1/25,还不及中国云南省大的国家,拥有的长寿企业全球最多:千年企业7家,全球第一;500多年寿命的企业39家,全球第一;200年以上的企业3000多家,全球第一;百年历史的企业2万多家,全球第一……长寿企业数量居全球之首的日本,中小企业的比例也最大,日本8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例如,小林研业起初只有五个工匠,这样一个小作坊之所以能把精细研磨做成世界第一,根本在于日本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已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永无止境的技艺追求和严于律己的人品追求,使他们将工匠精神作为企业永续传承的核心文化精神。
  改革开放后,虽然中国制造占据了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但是,其攻占策略主要是以数量制胜,以廉价著称。这种生产和管理理念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是不计后果的短视之见。显然,这种发展态势已使中国制造陷入了一种“疾在腠理”不治恐深的状态。书中提供的数据和事实是:2014年全国企业500强中,有226家制造类企业,其利润总额占18.8%,而18家金融类企业,利润总额高达49.9%。制造业利润下滑,部分资金转移等不利因素,使其本已窘困的局势雪上加霜。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家庭作坊和专业加工点曾靠大量的外贸订单存活,但近年来,随着越南、印度、斯里兰卡等更为低廉的劳动力市场的涌现,中国小企业的外贸订单越来越少,典型的“温州模式”难以为继。辉煌时期的中国小企业,未能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与培养等持续发展的准备,错过了日本家庭企业“小而精”模式的发展契机。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提到,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我们仍须进口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甚至连一个小小圆珠笔尖上的“钢珠”也生产不出来。总理一席话,激起千层浪,因为,我们实在难以想象,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这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使中国当之无愧成为制笔大国,然而,这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小小的圆珠再次让“中国制造”汗颜。更让人不堪的是,中国企业还频频“上榜”,拿下“金鼻子剽窃奖”一、二等奖。这个设立于1977年的另类奖项,其目的是惩罚那些具有剽窃生产行为的山寨企业。此前,其创始人布瑟(Rido Busse)称,近几年,高达60%以上的仿冒品都来自中国或远东地区。
  在看到这些数据和事实后,我们禁不住担忧地发问:中国制造到底怎么了?作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其制造的产品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低端劣质的地步?这个问题也是作者苦苦思考并探究解决的问题。为此,作者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第一,高技术的缺失。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但充其量只是负责加工生产,并没有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第二,先进设备的缺失。第三,高素质人力的缺失。大批打工仔、临时工成为生产主力军,他们匆忙上岗,缺少必要的知识沉淀和技术积累。第四,创新领先动力的缺失。第五,人文道德精神的缺失。此外,为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利益,便主动放弃技术研发,不惜剽窃他人产品,并且,这样的生产行为还获得了众多企业的效仿,使追求质量、技术等长远目标被视为“傻子才做的事”,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中国制造”陷入难以自拔的危机。
  中国产品令人担忧,中国制造业充满危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奋起直追的精神动力。值得欣慰的是,在比较中见出自身缺欠与不足的同时,作者也挖掘了中国的“工匠精神”,为中国的精造企业和品牌点赞,并从中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作者不辞辛苦地探访了一些口碑好、效益好的企业,其中的重要代表企业和品牌有“德胜洋楼”“福耀玻璃”“堂皇家纺”“欧本钢构”“华为手机”等,也包括非纯粹制造业的“同仁堂药房”“老干妈”和几所职业教育学校。让读者欣喜地发现,在被雾霾困扰的中国制造业中,仍有一些企业和品牌多年来一直执着地坚守着,以其“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照亮前行的道路。它们之所以能够做到极致,归根结底是始终秉持一种共同的理念:专注执着、精益求精、不求速度、只重质量……这就是疗救“中国制造”陷入危机的良方。
  无疑,工匠精神的缺失,不仅让制造业严重受损,还波及教育、医疗、科研等所有行业。对此,作者将工匠精神的外延及工匠的范围,伸展至每个行业中的每个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所从事行业的匠人,而每个行业都应该具备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重振制造业必须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精造”的道路,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坚忍不拔,一步一个脚印地普及精造思维,传承工匠精神,争取用50年的时间,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精造”。
其他文献
动物小说兴于19世纪末,100多年后,它更为深入人心,其背后暗示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動物的存在,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啊!我难以想象,假若人类自降生以来,发现地球上仅有“自己”这样一种生物,他们的神经将受到多大的挑战。人类不再是孤岛,应该说,“从来不是”。我们与动物的联系,从原点分散开来,在时空演化的轨道上,产生了错落的关系和情感:神灵、仆役、工具、伙伴、他人……到今天,投射出来的动物小说,融合
期刊
对于荣获2016年“中国好书”的文学艺术类作品,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阅读,从不同侧面去解读。但从我的阅读感受来看,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独到地讲好中国故事,可能是这些作品不约而同的特性所在。正是在直面中国现实,立足本土文化,而又讲究文学意涵,讲求艺术品质的较高追求,使得这些作品在众多的图书中脱颖而出,为文坛内外的人们所广泛关注。  文学方面的三部小说,分别以独到的角度和精到的叙事,讲述了自己发现的中
期刊
《野性的呼唤》(1903)是20世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也是他最重要的动物小说经典。小说主要讲了一只名叫“巴克”的家犬,在经历了生活环境的剧变与生存竞争的挤压之后逃离人类社会,回归荒野成为一群荒原狼的头领的故事。作品发表虽已百余年,但作为一部独特的动物小说所展现出来的适读性、成长的隐喻性等,于今天、于当下仍具有必然的、普世共情的话语空间。就个体成长而言,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姿态来书写或填补其身
期刊
中国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概念的关注和讨论,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城市雕塑”建设和国外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公共理论的传播。进入新千年后,理论界出现了最早一批关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学术专著,翁剑青教授所撰写的《公共艺术的观念和取向》(2002年)和《公共艺术时代》(2004年)就是其中的代表。翁剑青教授基于国内外的文化语境,对公共艺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与阐释,确立了公民大众的主体价值,深入讨论了公
期刊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大象出版社2016年7月推出的王立群先生的新作。全书围绕秦始皇传奇的一生展开,全面展现了其马踏六国、缔造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艰辛奋斗历程,亦描绘了战国末期七国争雄、大秦帝国自兴到亡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事实。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皆足以令读者叹为观止。  王立群先生“读《史记》”系列的讲座是其从2006年登上“百家讲坛”至今为止,最为受到广大
期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关联越界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合作协商影响着各个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有民族国家都被牵扯其中,不管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裹挟,都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的孤岛已经不存在了。中国几十年前打开国门时,迎面碰上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在经历过一番激荡彷徨,尘埃落地时,一种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思想逐渐清晰。将中西文化置于对立两端的民族主义或
期刊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与所有学科一样,存在着专业与非专业之别。历史学很多专业课程,比如《史学概论》如果让非专业的人去听去读,一定会产生“受罪”之感。相应地,这样的书籍,让非专业的人士读起来,自然也会味同嚼蜡。虽然如此,历史学却是最具有通俗价值的学科,因为人与社会的历史,并非只属于专业人士,非专业的读者不仅有感兴趣的权力,也很容易具备深入阅读的能力。毕竟,生活是历史的外景地,惊人相似之处比比皆是。了解历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毋庸讳言,这种状况在出版界同样存在,特别是在同质化出版、跟风出版等方面更为严重。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精品图书出版理念树立得不够牢固,精品战略实施得不够充分。一句话,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出版得还不够多。
期刊
精品图书的运行是优质出版机构日常所为和目标所在,遵循如此轨迹法度,是出版人自我锤炼的途径。深叩精品出版的内在机理,我们辽宁出版集团提出了“选题内容精品化、编校质量精细化、装帧设计精致化、宣传营销精准化”的宣言。我们相信先进的管理模式势必促使出版链条全速运转,从而触动精品图书竞相迸发、从容登台的理想局面。  回顾九卷本、近300个印张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问世经过,审视其出版后两年多来的各界反响
期刊
乌托邦、空间、文本、阐释这些概念充斥在詹姆逊著述的各个角落,其内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足以令人望而却步。此刻我们将之并置一处,目的不是为了详细解析它们的含义,而是讨论它们在詹姆逊总体性理论中的关系。这幅结构关系图景将会揭示出,詹姆逊为何将文化和艺术批评的重心放在阐释上,以及这种阐释话语在西方审美现代性话语谱系中的位置。这个讨论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关键概念的关系结构,我们能够发现詹姆逊多维性文本阐释原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