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追求创造版本价值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品图书的运行是优质出版机构日常所为和目标所在,遵循如此轨迹法度,是出版人自我锤炼的途径。深叩精品出版的内在机理,我们辽宁出版集团提出了“选题内容精品化、编校质量精细化、装帧设计精致化、宣传营销精准化”的宣言。我们相信先进的管理模式势必促使出版链条全速运转,从而触动精品图书竞相迸发、从容登台的理想局面。
  回顾九卷本、近300个印张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问世经过,审视其出版后两年多来的各界反响,我们对力作精品、经典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入。锤炼富有价值的杰出版本,鼓励大家投身其中的最大、最深的力量,正缘于此。交流与本书相关的话题,我们期待与同行分享如下着眼点和关键处。
  一、时代创举是成就此项工程的最大前提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宝库当中,书画艺术群星璀璨,不可胜数。品高低、鉴真伪,披沙拣金,非个人能力可以简单从事。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之后,文化部文物局曾组织鉴定小组,着手在北京及附近省市文博单位开展古书画鉴定。为时不久,遭遇“文化大革命”冲击而宣告解散,完全停顿。1983年春,经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宣部部长提议,重新成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由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谢辰生、傅熹年七位先生组成。俊彦大师,一时之选,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巡回鉴定。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0多个市、县,200多个收藏单位及私人藏家,过目讨论书画作品6万多件,制作资料卡片3万多份。中国美术史、文物保护史乃至传统文化整理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8年鉴定之后又历经10年,《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绘画全集》《中国法书全集》共计80多卷的大部头工程相继告竣,基本完成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全部责任和使命,荦荦大端,文化昆仑,叹为观止。
  杨仁恺先生作为鉴定过程中三位坚持始终、从未间断的专家之一,记录得最勤、最用功,几十本笔记存留了最珍贵的200余万字原始资料,展读手稿,逸兴遄飞、切磋辩难的现场如在眼前。进入新世纪,杨老授权辽宁人民出版社整理加工,编纂呈现的这套“笔记”真实再现了鉴定全程,撷取了当时及后来的异议争执,极多“发前人之未发”的简介,尽显鉴定组及杨老的奉献和追求。当下“国眼”览先人遗物,祖上宝藏逢现代巡礼。正如鉴定组成员之一、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2012年为本书作序时所说,杨老的笔记充分体现了鉴定组的科学态度和学术民主精神,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此言一出,可谓定锤之音。
  二、作者功力和影响力居功至伟
  杨仁恺作为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同时又是学殖深厚、文史通贯的博物馆学家和卓越学者。作者的学术功力和社会影响力“居高声自远”,人民鉴赏家的称号实至名归。仅举几个实例来看。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影响之大,甚至引出了“清明上河学”专门学科,全球现存同名作品四五十件,追随仿品更有数百本之多。署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据不完全统计,散在域外的即有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幅、日本三幅、大英博物馆三幅。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真迹,由于文献教材的研究宣讲和印刷媒介的广泛传播,被人誉为“天下第一画”。其重现与确认,源自杨仁恺于1950年在沈阳东北局文化部研究员任上的精当厘定与推断。披阅资料,缜密求证,最终在三张几乎相同的《清明上河图》中认定了珍宝真品。1953年在东北博物馆首次对观众开放,同年借回北京故宫展览,后正式成为其藏品。当年溥仪从清宫带出来时自己都弄不清哪件是真迹的传世之作,终于迤逦现身,惊羡世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杨老为国家发现、回收、鉴定、追踪的故宫散佚书画达一千余件,有清宫散佚国宝护宝第一人的称誉。
  1980年,已过花甲的杨老受中国文联委托,作为主要擘画者之一在沈阳筹备第一届全国书法展,大获好评。中国文联继之在第二年成立了最年轻的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他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同时兼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和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他仍是第一批理事。于省吾、启功等人收藏的多幅古书画,经他联系后捐给辽宁省博物馆;谢稚柳、陈佩秋创作的七幅绘画,也由他接洽馈送辽宁省博物馆。“其人则温润如玉,为学似海纳百川”,饶宗颐的挽联恰如其分。冯其庸献上挽联后又作4首悼诗寄托哀思,并在纪念文章中将杨老业绩、著作称为“二重生命”,精神、思想、文化结晶将永远长留天地之间,永远滋润祖國和人民。先生去世后七年,正逢百年冥寿之际推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即是最好的明证。
  三、创意智慧在编校全程的凝聚与绽放,是精品出版的最大驱动力
  如何做到亲切平易,体大虑周,温度可人,而不是简单的“二传”,以貌似尊重掩盖全身心的投入?那荣利领衔的编校团队不惮精细,洞察文本,凭借学术对话的精神驾驭全局,增值文本潜质,升华书稿内在品格。而对范围上涵盖全国之广,时间上从魏晋到明清之际的书画流传鉴定通史,反复推敲编纂思路,与整理者商议样稿并确定编排版块和核心构件的详尽信息。添加创作系年、书画家年龄等元素,配图,转录、对应“图目”编号,提取索引,编制检索目录,整理佚目和异议作品一览表,诸多“副文本”带来的有益变化让读者耳目一新,使高深的巨册又兼具了教育和普及功能。以3000幅左右代表性图片的遴选来看,即充分考虑了时代、流派、地域、风格、形式等诸多因素。在优美的手稿和笔墨间漫步,录入搜索,比定缀合,点染传承,尽显编校功夫和解读水平。
  核心编辑的学术素养和审美品位,对于原作的开掘至关重要,要与作者长期良性互动,精确对位,神思交会。杨仁恺与辽宁人民出版社的渊源可上溯到60多年前的1953年,当时他刚刚年过30岁即在此出版了《聊斋志异原稿研究》一书。他供职长达60多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更是与辽宁出版界保持着久远的密切合作关系,彼此高度信任。作者在京沪几家出版机构的盛邀下,最终将这部充满分量的书稿选择落户于辽宁,充分打磨,甫一亮相,一鸣惊人。杨仁恺先生去世后,辽宁人民出版社一本先生遗志,持续稳步扎实地推进编辑本愿,前后历经十二载,秉承初心,终于完成了这项不求一时喧哗而能流传后世的工程。   四、装帧设计所传达的内容立意到位,印制营销定位高端瞩目于优胜
  意在笔先,“意司契而为匠”“作画必须先立意,以定位置”,传统书画、文学创作理论与书籍工艺相伴共生,现代品牌识别系统让装帧艺术涵盖愈发宽广并走向逻辑性的体系。首先熟悉书稿内容,建立贴近、有效的视觉关联,设计师在领会作者意图和编辑构思基础上激发灵感,驰动神思,总体方案着眼全局,局部安排细致入微。草案、样稿提交后反复推敲,页面中配图大小、摆放方式如何与文字颜色、字体字号协调不犯冲?展示近3000幅书画原作迷人侧面或一角,必须与前后具体点评的字里行间完全融为一体,阅读心理、书装智慧与技术指标衔接有序,呈现出“有意味的形式”。最终落定的纸面创意,要在印刷空间赋予其外形,尽最大可能还原细节,追正色调,存留原本笔墨味道,定型风格气息。辽宁人民出版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出版社、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雅昌文化集团以设计印刷行业的翘楚地位,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两者将艺术与工艺、出版与印刷、内容与材料融为一体,合力而为,协同增效,高水平制作完成了这部图文典籍。
  面向理想的读者,塑造读者的理想,取法乎上,让受众从本书里外周遭感受到文化创造物的浓郁氛围。匡时拍卖等高端、活跃的上下游公司的积极介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专业媒体的大篇幅专访,《紫禁城》等核心期刊的连续摘录、精心报道,反响热烈,评价甚高,应者云集,受众择善而从,何乐不为?
  五、魅力产品以辐射力和衍生空间去延展生命
  《中國古代书画鉴定笔记》鸿篇巨制,检验、承继历史经典,推动往昔之新,进取当下和明日之新,将传统召唤和今天艺术家的天职熔于一炉,堪称书画艺术百科之书。工具书开放多元、全知长远,打开巨匠之门,张望美丽长卷,与古人先作面对面,对话、领悟,犹如置身解疑释惑的课堂。该书整体浩瀚、局部精粹,鉴赏有道,书画和文字交相生辉。适宜系统学习,亦可消遣阅读,与受众衔接的路径多多,习练者、研究者、欣赏收藏人群,从中获滋养,得乐趣,提高陶冶自身,都能各取所需。
  精品图书出版之后,对合作方和相关作者产生吸引力,使得出版社不断聚拢优质资源。各级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雅昌集团等文化公司,纷纷就展览、文创及古籍整理与修复项目与我们洽谈。海峡对岸的佘城先生,希望其耕耘数十载的《中国历代画家存世作品目录》交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题写本书名签的冯其庸先生,与杨老相识数十年,感佩于杨老学识及为人,其毕生代表之作《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首版,并没有放在自己学生管理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而是请杨老信任的忘年交那荣利担任责编。该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推出后,获得了首届国家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在市场上也表现得风生水起,精平装本两年内销售了两万余套。
  “从来才大人,面目不专一”,通才型作者杨仁恺先生涉猎广博,存世卷帙浩繁。仅手稿中鉴定笔记即整理出如此洋洋大观,其日记、信札等更是跨度长、内容丰,遴选加工的任务重、意义大。巡回鉴定的八年,是杨老学术生涯和创作历程承前启后、日臻佳境的锁钥中枢。继而出任国家文物局系列教材的编委,领衔薛永年、杨新等五位大家共同撰著《中国书画》一书并担纲主编;在张珩、徐邦达等开辟的当代书画鉴定研究基础上,以体系完备、立论周密的《中国书画鉴定学稿》树立起书画鉴定的学科大旗,让这门传统手艺荣登高等学府大雅之堂。学科视角的精心梳理和翔实总结,“荷戟独彷徨”,何其难也,功不唐捐。杨仁恺个人创作和以他作为研究、撰写对象的作品,已然形成系列,其个人专著两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两次荣膺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持久延续、享誉日隆的文化符号既是一个人的品牌,同时堪称一个人的文库。集团支持辽宁人民出版社成立了“杨仁恺研究出版中心”,长远规划,梯级开发,将其中珍品逐渐编纂成书,意在建立嘉惠士林、润泽艺苑的数据库。探究书画艺术本源,谛听流派更替和风格演进的声音,引来名家遥望,唤起文化乡愁,精确状摹民族文化精神图谱的杨仁恺,追求正大气象,展露生动风采,其人其作,是我们辽宁出版界精品追求的莫大宝藏。
  数既往,知未来;尽精微,致远大;积深厚,达壮观。杨仁恺先生的道德文章,我们解读无尽,研发在望。我们有坚定的自信,沉浸其中感受中华文化基因和生命力,生成气度昂扬、神韵充盈的丰饶图书版本,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不朽巨制。
其他文献
受访人:MichaelW.Jennings教授,执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语系,兼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法语与意大利语系以及建筑学院教授。国际瓦尔特·本雅明协会(InternationalWalterBenjaminSociety)[1]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席。他专注于20世纪欧洲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除文学之外,他还关注视觉艺术和文化理论。他倾向于从历史主义的阐释方法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理论来解读文
期刊
每每到了重要的历史关头,人们都会想起鲁迅———这个对中国历史和命运有着真知灼见的思想先驱。2016年10月19日,是被毛泽东树立为“中国新文化旗手”的鲁迅逝世80周年祭日。著名鲁迅研究学者张梦阳先生的皇皇大著———《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出版,则是为鲁迅逝世80周年纪念的献礼。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全书100万字,作者选取了鲁迅一生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三个人生时段和生命体验———“会稽耻”“野草
期刊
动物小说兴于19世纪末,100多年后,它更为深入人心,其背后暗示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動物的存在,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啊!我难以想象,假若人类自降生以来,发现地球上仅有“自己”这样一种生物,他们的神经将受到多大的挑战。人类不再是孤岛,应该说,“从来不是”。我们与动物的联系,从原点分散开来,在时空演化的轨道上,产生了错落的关系和情感:神灵、仆役、工具、伙伴、他人……到今天,投射出来的动物小说,融合
期刊
对于荣获2016年“中国好书”的文学艺术类作品,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阅读,从不同侧面去解读。但从我的阅读感受来看,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独到地讲好中国故事,可能是这些作品不约而同的特性所在。正是在直面中国现实,立足本土文化,而又讲究文学意涵,讲求艺术品质的较高追求,使得这些作品在众多的图书中脱颖而出,为文坛内外的人们所广泛关注。  文学方面的三部小说,分别以独到的角度和精到的叙事,讲述了自己发现的中
期刊
《野性的呼唤》(1903)是20世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也是他最重要的动物小说经典。小说主要讲了一只名叫“巴克”的家犬,在经历了生活环境的剧变与生存竞争的挤压之后逃离人类社会,回归荒野成为一群荒原狼的头领的故事。作品发表虽已百余年,但作为一部独特的动物小说所展现出来的适读性、成长的隐喻性等,于今天、于当下仍具有必然的、普世共情的话语空间。就个体成长而言,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姿态来书写或填补其身
期刊
中国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概念的关注和讨论,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城市雕塑”建设和国外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公共理论的传播。进入新千年后,理论界出现了最早一批关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学术专著,翁剑青教授所撰写的《公共艺术的观念和取向》(2002年)和《公共艺术时代》(2004年)就是其中的代表。翁剑青教授基于国内外的文化语境,对公共艺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与阐释,确立了公民大众的主体价值,深入讨论了公
期刊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大象出版社2016年7月推出的王立群先生的新作。全书围绕秦始皇传奇的一生展开,全面展现了其马踏六国、缔造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艰辛奋斗历程,亦描绘了战国末期七国争雄、大秦帝国自兴到亡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事实。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皆足以令读者叹为观止。  王立群先生“读《史记》”系列的讲座是其从2006年登上“百家讲坛”至今为止,最为受到广大
期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关联越界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合作协商影响着各个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有民族国家都被牵扯其中,不管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裹挟,都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的孤岛已经不存在了。中国几十年前打开国门时,迎面碰上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在经历过一番激荡彷徨,尘埃落地时,一种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思想逐渐清晰。将中西文化置于对立两端的民族主义或
期刊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与所有学科一样,存在着专业与非专业之别。历史学很多专业课程,比如《史学概论》如果让非专业的人去听去读,一定会产生“受罪”之感。相应地,这样的书籍,让非专业的人士读起来,自然也会味同嚼蜡。虽然如此,历史学却是最具有通俗价值的学科,因为人与社会的历史,并非只属于专业人士,非专业的读者不仅有感兴趣的权力,也很容易具备深入阅读的能力。毕竟,生活是历史的外景地,惊人相似之处比比皆是。了解历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毋庸讳言,这种状况在出版界同样存在,特别是在同质化出版、跟风出版等方面更为严重。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精品图书出版理念树立得不够牢固,精品战略实施得不够充分。一句话,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出版得还不够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