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共舞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不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网络上的一个节点。这种观念并不新奇。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政治动物”,孔夫子念兹在兹的“仁义”,其实都包含着类似的意思。可是,我们组成的社会网络究竟什么样,是微弱的还是强韧的?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连接是如何形成的?靠什么来运转?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假如现在有人对你说,社会网络巧妙且强大,一旦连接上,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长胖了,你也会长胖;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戒烟了,你也会戒烟;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快乐了,你也会快乐,多半显得过于玄乎。然而,这很可能是真的。对此,一本叫《大连接》的书提供了一些很有趣的内容。
  在自发的状态下,人与人往往连接成复杂多态的多重网络,这本是常识。不同的传递物,譬如信息、友爱、仇恨、金钱、病毒等等,依据自身的性质在特定的网络上生产和传播,这也不难理解。问题出在权力身上。以权力为传递物的固化结构会压制社会网络,使得美好的事物难以生长。极端的情况,譬如国家的高压下,人与人的连接关系任由权力拆解组合,社会只有组织,别无网络。当每个人都成为原子化的个体,群体也就成了毫无连接的散沙,此时权力就能够毫不费力地将其组织为三种简单的连接:水桶队列、电话树与战斗队列—当然,它们也勉强可以称为网络。
  所谓水桶队列,好比大家排着长队,通过左边传右边的方式,将一桶一桶的水从较远的地方运送到火灾现场,它就是一个没有支线的直线连接。而电话树是一个整体上呈金字塔状的链式网络。比如学校要求你打电话通知同学们假期取消、提前开课,最方便的就是利用这种网络形式:电话通知两个同学,让他们分别打电话通知另外两个。将士兵组成小规模的、彼此紧密联系的战斗队列,则是实现军事目标的有效方式。
  但是,假如一个社会只存在以上三种简单的网络连接,那么这个社会必然板结僵死、生机全无。只有那些日常的、真正的网络能够自然生长,社会本身才可能走向繁荣。实际上,形成复杂而有机的社会网络,不由权力的驱遣支配,而源于人类的天性。复杂有机的社会网络往往具有简单组织无可比拟的优点。社会学家赵鼎新就曾经谈到过,在学生运动中,起关键作用的往往不是班级、学生会或别的学生社团,而是像学生宿舍那样的社会网络。
  《大连接》里讲过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在伊利诺伊州某小镇医院,一名美国患者对邻床的中国患者说:“在你之前我只认识一个中国人。他叫……来自上海。”这时候病房一角飘来一个声音:“呀,那是我叔叔。”其实这个故事还远不能说明社会网络的神奇。《大连接》的作者就发现,尽管个人的社会网络有限,但网络与网络的连接所涵盖的范围却大得惊人。如果你从自己交往的所有人中任意选取两个人,他们彼此也相识的概率大约为52%。
  如果将我们每个人比作神经元,那么社会网络就是产生复杂功能的大脑。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大脑,必然是复数形式的。那么,是不是每个“神经元”在“大脑”里发挥了同等的作用呢?不是的。在一个社会网络中,每个人的位置都是独特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比如说,一个天性活泼的人可以成为网络中的活跃成员,而一个内向的人也可能是几个互不相容的社会网络的居间联络者。可见,人是网络的核心因素。
  这是不是意味着社会网络受我们每个人控制呢?也不是。这就好比一个蛋糕,它是用面粉、鸡蛋、香料等等制成。可是蛋糕的味道,却不是上述成分味道的简单叠加。社会网络的一大特性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如果我们对这一特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就难以真正理解社会网络。
  在这方面《大连接》做得相当不错。两位作者把社会学的量化工具、政治学的实验方法以及生物学的新成果结合起来,得出的结论既有趣又令人信服。这是一种“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的视角,既不同于传统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也不同于后起的整体主义思路。他们基本符合了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的理念。后者认为,个人与社会就像一对舞伴,任何一方离开,这舞就跳不下去了。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作者: [美]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 / [美] 詹姆斯·富勒
  译者: 简学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月
  定价: 59.90元
  犬的记忆
  作者:[日]森山大道
  译者:金晶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定价:58.00元
  地下世界
  作者:[美]唐·德里罗
  译者:严忠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定价:88.00元
  我的父亲韩复榘
  口述:韩子华
  执笔:周海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定价:39.00元
  东方历史评论(第1辑)
  主编:许知远
  执行主编:绿茶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定价:32.00元
  复眼人
  作者:吴明益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定价:32.00元
  卑微的套套:安全套的故事
  作者:[美]安妮·科利尔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者:姜玢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定价:45.00元
其他文献
10月7日,沙漠车带着参与者前往位于腾格里沙漠腹地的公益治沙示范基地进行参观。  “阿拉善现在已经成为环保者的圣地!生态环保的地标!”10月6 日下午,贺兰山西麓,北京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迎着山风,即兴念起了重返贺兰山路上写的诗:“我们为什么这样有激情、这样找苦吃、这样去穿越?不就为让子孙后代呼吸甜的空气、让大地碧水蓝天!”  2003年,正是这位感性的企业家在月亮湖沙漠里的激情一跪,“想着人类应
在外吃饭前,马佳佳总是会放一小碗清水在手边。遇上看起来油腻的菜,她总要在水中涮过之后,才放心地吃下去,生怕自己多长一丁点儿肉。  现在,身材对于她来说更重要了。随着媒体的追逐越来越多,对准她的镜头也越来越密集。  这个生于1990年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是诸多创业论坛和商学院争相邀请的演讲嘉宾,在各地谈创业、谈互联网思维、谈品牌观营销观。自2012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之后,她就进入成人性用品行业,和志同
中国大约有20万网络主播,网络主播本身能否撬动更多的资源,捕获野生土豪、笼络更多中层消费者与围观者,这关乎背后庞大的玩家数量以及复杂的生态链。    晚上10点,深圳南山大道旁,一栋服务式公寓内,张晓还在滔滔不绝地说话,两个小时后,她将陷入失眠。  她很瘦,有着精致的面容,上千人在网络那头陪着她。打开一款直播伴侣软件,外置的声卡、摄像头、话筒自动开启,她的美瞳开始反光,对着屏幕说了一句,“hi,我
1967年,马来西亚人撒赫恩·艾哈迈德在小说《部长》中预言马来西亚的未来:“华人掌控国家,而马来人被驱入丛林。”近半个世纪之后,这则产生于马来西亚民族动荡时期的预言完全落空。  3月8日马航失事,使马来西亚这个东南亚国家被摊在世界面前。但愤怒的情绪与信息错乱,使马来西亚远远偏离了它的本来面目。“这次马来西亚遭到的误解很深,尤其是在中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过劲来。”第三代马来华人、一家华文报纸的董事
乔伊斯身前每一部作品的出版,都会酿成一桩出版事件。  在他身后七十多年的今天,《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中译本的出版,让这位爱尔兰文豪的头像,破天荒地登上上海街头400平方米的户外广告牌;这条书讯也一时在《纽约客》等外媒上走俏,在英文世界里把“乔伊斯”和“中国”连结到了一起。  早在上世纪20年代,该书曾以节选形式发表在T.S.艾略特、F.M.福特等欧美现代派主匠创办的文学杂志上,却让当时的评论
《我们的父辈》剧照。故事以柏林五个年轻人在德国入侵苏联前夜的一场告别聚会为开端,伴随着“圣诞夜”重聚的约定,各自踏上了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同为战败国,德国的战争片一直以来都要比日本的同类作品要更具反思意识。无论是2008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伪钞制造者》还是更早的《何处是我家》,不仅叙事流畅,制作精细,而且极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通过这一系列具备德国视角的高水准反战片,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国
布拉德·胜山(音译)自认为从来不是什么“华尔街之狼”。首先来说,他在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工作。尽管这家银行号称北美第五大银行,但它跟华尔街多少有点格格不入。加拿大皇家银行素以作风稳健著称,比如说,在金融风暴到来之前,其他银行纷纷陷入次级贷款的高回报迷梦,他们也依然坚定地抵制住了诱惑。  这家银行还有个外号,叫做“RBC Nice”,也就是“加拿大皇家银行好人组”。尽管胜山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善意的
漫威越来越像巅峰期的迪斯尼:虽然他要讲什么你没看片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你还是会饶有兴致地看下去。漫威比巅峰期的迪斯尼还要可怕:因为所有它旗下的电影,或明或暗地,就像《银河护卫队》中保卫山达尔星球的战斗机群一样,结成了一个庞大繁复的体系。即使是本片这样的纯草根英雄阵容,也要扯上一个在《复仇者联盟》的彩蛋中露过脸的大反派灭霸,一下子就找到了组织。这种个体既成模式,群体自带体系的玩法,就像是把迪斯尼的剧
陈希我是当代文坛的一个异类,一直都是。他的小说题材之涉及面广与深,思考之深度与尖锐,以我有限的阅读范畴而言,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活着的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们都难以企及的。最为难得的是,陈希我的观察与思考,不是用大段的议论来呈现的,而是以小说—以一个小说家应该具有的小说技术—即所谓艺术的方式来呈现的。  我读过陈希我几乎全部作品。他对人类精神心理的观察,对当代中国人独特精神心理面貌的把握,可以说到了无与匹敌
“我在华盛顿没有社交;每一天,等待我的都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我每天早上5点起来,然后绕着国会大厦进行晨跑。我跑过二战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和越南战争纪念碑,最后到达林肯纪念堂前。我会抬头看着林肯的雕像,向他说早安,然后悲伤地问他,‘你会怎么做?’”  这是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其新书《职责:一个战时国防部长的回忆录》中写下的一段话。盖茨在这本书中承认,在2006年底到2011年夏天的这四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