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点亮智慧澳门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生切割陨石。  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10月9日,澳门科技大学宣布,首颗澳门研发的科学卫星将于2020年择机发射,用来研究南大西洋神秘的地球磁场,有望揭开困扰人类百余年的“百慕大”之谜。
  日新月异20年,澳门回归祖国后,已从昔日的小渔村,出落成流光溢彩的现代化都市。近年来,在国家鼎力支持下,澳门特区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随着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成立,创新科技正逐步成为澳门的崭新名片。

    1 科技创新氛围逐步升温


  近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授予嫦娥四号任务组2019年世界上唯一的团队金奖。这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奖。
  “澳门的科研工作者见证并参与了这一伟大工程。”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表示,澳门能够在底子薄、起步晚的情况下,参与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并取得一定成绩,离不开国家的无私支持。
  自澳门回归祖国怀抱后,内地与澳门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越来越多澳门科研人员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在国家级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小到电子组件,大到行星宇宙,科技创新的氛围在澳门逐步升温。
  研发澳门首颗科学卫星的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最年轻的一个。2018年10月8日揭牌的这个实验室,是中国天文与行星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其科研团队参与国家空间项目的历史并不短。它的前身澳门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在国家大力发展深空探測的战略指引下,已开展了多项有关深空探索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6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合作,开始参与嫦娥一号携带的伽马射线谱仪的研制工作,这是澳门与内地在深空探测领域最早的合作。此后,从神舟、嫦娥、天宫,到火星探测计划,近年来国家重要的空间科研创新项目中都留下了澳门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2 国家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11月12日,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名单正式出炉,澳门有4名青年科学家入选,均为澳门大学教授。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表示,这是“优青”项目首次向港澳青年科学家开放,反映了国家对港澳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必将鼓励更多科研人员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
  回归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澳门科技发展。2005年科技部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成立科技合作委员会的协议》。此后,科技部分两次核准了共14位澳门专家入选国家科技计划专家库,他们获得了参与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项目的资格。2015年和2016年,科技部先后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签署协议及备忘录,对内地和澳门合作开展的科技项目予以联合资助。2010年~2018年期间,科技部先后批准在澳门设立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澳门科研实力和研究水平的提升,直接改变了这个小城的城市面貌和治理水平。如今,政府云计算中心已正式投入运作,完成智慧灯柱首阶段安装并进行测试。实施智能政务,推出“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账户及手机应用程序,持续进行公共服务流程优化及电子化。优化智慧旅游,提升人群流量实时统计及预测的精确度。提供更多智能医疗服务,开发第二期电子健康记录互通系统。推进智能交通,提升交通效率。加强统筹协作,城市治理朝着整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智能型城市加速发展。一个崭新的智慧澳门,正在让全体澳门居民直接受惠。

    3 大湾区建设开启新征程


  2019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搭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巨轮,澳门背靠祖国、放眼世界,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征程。
  2019年3月,在珠海市与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澳门大学与横琴新区管委会签署“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与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协议”,在横琴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10月,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正式启用,同时澳门大学还与珠海华发集团成立联合实验室,建设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合作枢纽,推动大湾区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
  5月27日,澳门科技大学与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在澳门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打造澳珠优质教育和创新科技中心。根据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创新教育、前沿科技、优质医疗与医学研究、医药与健康产业、下一代互联网、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优秀文化传承、青年创新创业创造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本届大赛有两个方面备受关注,一是最高奖项可获1亿元研发资助,二是特别设置了澳门赛道。“比赛是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澳门特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主席马志毅说,“希望有更多的澳门科研团队踊跃参赛,借此机会多与外地研究单位互动、交流甚至合作,从而开阔眼界、提高科研水平,用创新科技点亮智慧澳门。”
其他文献
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仪式按照国际惯例,剪彩后举行了掷瓶礼。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我国首艘国產航母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
期刊
辐照技术在食品领域是一种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也是我们常说的冷杀菌技术之一。但有人认为,经过辐射处理的食物也存在损害人体的隐患,真是这样吗?  辐照技术是一种什么技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江苏现代农业(鮰魚)产业技术体系加工与流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姜启兴说:“我国国家标准GB185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中规定了食品辐照的定义:利用电离辐射在食品中产生的辐射化学与辐
期刊
日前,一項国际研究发现,降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干预越早,效果越明显。  这项发表在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上的研究显示,一个人血液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3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小,尤其是该数值低于2.6毫摩尔/升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人,如果能将这一数值减半,到75岁前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会明显降低,而且越早减半效果越明显。  据新华社
期刊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说:“未来80%的5G应用场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然而,现实情况是,工厂中还有很多数据没有被连接,工业互联网的价值还没得到工业企业的普遍认同。  制造业的粗放发展已走到尽头,靠什么降本、提质、增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5G+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到2022年,我国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
期刊
除了海水变暖和酸化外,海洋中氧气含量下降也导致海洋生物、化学和物理平衡发生变化。近日,这一结果发表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向马德里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递交的报告中。  IUCN的报告还清楚地表明,每个海域的氧气损失差异很大,尽管海洋中的某些区域氧含量几乎不变,但其他区域的演变更为清晰,尤其是沿海水域。此外,大量含化肥的物质顺江河流入大海,以及近海养殖业等因素,都有利于藻類生长,会消耗更多海水中
期刊
嫦娥四号翩然落月,长征五号火箭一飞冲天,“雪龙2”号勇闯南极……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精彩纷呈。新的一年,我国科技领域有何看点?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可能走进生活?瞄准深空、深海,一系列重大项目探索未知   2019年12月27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去年我国航天的发射次数最终定格在了34次,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邬婷 12月12日,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根据山西省政府安排,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牵头会同省科技厅等省直部门起草的《山西省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经山西省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明确,12月13日正式实施。  此次《措施》主要包括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促进创新
期刊
科学导报讯 首次揭示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首次解析人类精子和早期胚胎的高级结构,首次绘制人类早期胚胎染色质三维構象图谱……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陈子江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教授刘江领衔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上述新突破,这些成果发表在新近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激励科学家群体勇攀科技高峰,鼓励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面对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意见》正是要以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优良学风的涵养,促进科学家群体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从社会层面来看,部分学者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和想法,对科学精神及科学家精神的认识还不彻底;从学术
期刊
那些年,你可能“错过了大雨、错过了爱情”,却错不过科技进步带来的时代变革、错不过自己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再过十几天,人类就要走进2020年代。回望过去10年,国际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对物理世界、生物奥秘、宇宙空间等各领域认识空前深入。时光流逝,曾经的新闻已经成为历史,面向未来,我们仍需记住发生在21世纪初那些科技史上的高光时刻,记住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努力。三大突破震撼物理世界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