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能力,是每一名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语文试卷中,阅读题也是必不可少的题型,且占分比重较高。然而在现实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学生由于阅读能力较差,读完一篇短文之后不能揣摩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更不能做到按要求回答问题,导致考试屡屡丢分,让人叹息。所以,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每一名学生必须要面对的话题,不容回避。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一、掌握必备知识,夯实阅读基础
  提高阅读能力要从字词和句字这两个最基础的层面入手。对字词和句子的掌握与理解的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对段落的理解程度,从而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所以字词和句子是语文阅读的基础。
  字词是文章内容最基本、最简单、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哪一篇文章不是由字词构成句,由句构成段落,再由段落构成整篇文章的呢?因此作为初中学生必须掌握一些重要字词的基本含义,厘清了字词的含义,阅读和理解起句子与段落就相对容易得多了,从而有助于理解整篇文章。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注意掌握和积累一定数量字词的读音、结构、含义等。在做练习时,遇上个别不认识的字词要多查字典,准确把握读音和含义;在预习新课时,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要做到写得起、读得对、晓得意思;在阅读课外书籍时,遇上一些重要字词,要摘录到专用的笔记本上,有空的时候多阅读和理解。字词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无障碍的阅读文章,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句子是文章构成要素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对句子理解与掌握程度,跟文章理解的深度息息相关。作为初中生重点要掌握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感叹句、省略句、问句等几种常见句型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组成部分、意思表达等方面的情况。在短文中见到了某种特定的句型,要揣摩作者的意图和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从而加速对段落的理解,进而加快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二、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提升阅读的效率
  在阅读理解某一篇具体的短文时,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可以提升阅读的速度与质量。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主要把握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从大体上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后,有利于答题者快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和正确率。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学生在阅读短文过程中,对于重要段落、重要语句、重要字词进行必要的勾画、圈点,从而引起学生自觉对这些段落、语句、字词的重视。在充分理解、掌握圈点勾画内容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掌握,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要正确理解短文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离不开对短文原文的准确解读和认识。在阅读短文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原文的摘抄、理解和认识。只有从原文出发,在原文中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有些词语有多种含义,我们该取哪种含义才正确,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含义一定要跟上下句子或上下段落的表达的意思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不能言不由衷。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这样,学生就能更准确理解相关语句要表达的意思。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全面的理解整篇文章。
  三、创造条件多阅读,在实战中提升阅读能力
  战斗力是在实战环境中生成和成长起来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实战环境。作为初中生一定要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如科普读物、文学著作、名人传记、天文地理、文化常识、风俗礼仪等方面的书籍都要涉猎,这既是丰富知识储备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阅读能力的需要。我们要把每一次阅读看成是一次阅读能力生成的实战演练。只要我们每读一篇文章或一本著作都要求掌握其主要内容和厘清其内在的线索与结构,长期坚持下去,阅读能力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作为学生可以通过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同学间交换阅读、网上阅读电子书籍、购买书籍等多种方式加大阅读量,不断拓展认知视野,不断寻求提升阅读能力的机会。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一名学生要心平气和的找准方法和技巧长期坚持阅读,在阅读环境中打磨阅读能力。
  (作者單位:四川武胜县长安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1 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1.1 臥床时间长 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全身代谢降低,肠蠕动减弱,是便秘的重要诱因。长时间卧床,患者不能或不愿下床活动,引起肠道功能不能及时陕复,肠蠕动减弱,大便不能正常排出,或因患者身体某部位固定,制动使活动受限,运动量不足,导致流向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多属于因结肠或直肠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骨科卧床患者多为下肢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妇女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国情,通过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方法的实践重要性和基础出发,提出专业教学方法的实践的开展的模式,并应用具体案例具体说明怎样开展。对现实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55-01  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的教育,当前面临三大任务:第一是普及义务教育,第二是发展职
应用传统生化法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出水很难达到行业排放标准。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和氯氧化法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上述过程中光照时间、通气条件、初始pH值及投
通过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和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研究了助剂钾(K)、锆(Zr)的添加对乙醇一步法合成乙酸乙酯MoS2/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的加入有利于抑制乙醇脱水生成副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有效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我们加强课堂主渠道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建立健全融入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将LBL与PBL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通过LBL和PBL的有效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育目标。  关键词:生理教学;L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48-01  前言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大部
观察并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46例化疗后产生骨髓抑制的肺癌患者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均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提示化疗后以G—CSF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高职教育正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成为研究热点。鉴于此,本文就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入手,对高职教育的内外部评价进行简单阐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构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147-02
摘 要:随着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学校的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在医学高职院校中主要是培养具有先进医学技术、技能的人才,而医学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的进展不是十分顺利,针对医学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改革,促进医学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的进展,完成国家相关的体育标准。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研究  体育教学不但是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的重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