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史传类文言文解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传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历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的重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史传类文言文,编选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具有重要的教学示范意义。《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本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人的合传,以蔺相如为本传核心人物,以廉颇的生平遭际为首尾,附叙赵奢、李牧二位名将事迹,将人物命运起伏作为线索,勾勒出战国时期的赵国兴衰史,抒发了作者“人之云亡,邦国殄瘁”[1]的无限兴亡之感。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以颇富情节性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以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的传记作品写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蔺相如、廉颇等历史人物形象,倾注着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敬佩、赞美之情。
   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在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涉及的课程目标较多,如“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升思维品质”“鉴赏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文化”等。[2]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本篇课文的教学知识点常聚焦于文言字词及句式的掌握、词义的辨析及深层意蕴、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的评价等,基本上达成了以上课程目标,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3],我们达成了文言文“一体四面”中的“文言”“文章”“文学”[4],但在“文化”方面较为缺失,多停留在体会“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5],忽略了文言文蕴含的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具体内容,也未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关系。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史传类文言文,其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若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解读本文,可将文本解读引入深度阅读,并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加深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本文试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下,从以下四个方面重新解读文本内容,窥探文本的深层内涵。
   一、“宦者令缪贤舍人”与春秋战国门客文化
   在本篇课文的开头,司马迁以精简的文字介绍了蔺相如的出身——“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舍人,即为“担有职事的门客”[6]。在春秋战国时期,“门客”流品芜杂,多出身于破落贵族或不甘于贫贱的底层游民,但具有良好的知识文化或独特技能,依附于权贵并为其服务,从中寻觅机会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或人生理想。[7]对于门客,各诸侯国权贵们出于国家利益或自身利益,多加以拉拢和礼待,如战国四公子,其中齐国孟尝君就已食客三千。权贵们唯才任用、予以厚待,门客们投奔其主、竭尽己才,其中虽有鸡鸣狗盗之徒,但也不乏吴起、商鞅、苏秦、张仪等有才之士,甚至有豫让、荆轲等以死效主的忠勇豪侠。春秋战国时期权贵们的养士之风,为座下门客创造了上升途径,使门客成为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蔺相如同样是以门客的身份,逐渐登上赵国的政治舞台。与时人投奔平原君不同,蔺相如投效了当时的宦者令缪贤。宦者令,即宦官的首领,虽然近侍赵王左右,颇受信赖,也能自置舍人,但毕竟是阉人身份,且本身仅为六百石官吏[8],与赵国宗室出身的贵公子平原君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蔺相如投效缪贤后,在关键时刻劝阻缪贤逃亡燕国,尽心为其出谋划策,救主于水火之中,显示了出众的政治才干,也因此得到缪贤的赏识与举荐,从“门客”逐步转变为赵国的能臣、重臣。然而,曾作为宦者令缪贤门客的蔺相如,无论是其投效的“宦者令”的出身官階,还是自己作为“舍人”的门客身份,都让他从一开始就为时人所轻视,即使日后拜为上卿,仍不能被人淡忘其低贱的出身,如廉颇便在后文直言“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本篇开头简短的这句人物介绍,为后文的“将相不和”埋下了伏笔,足见司马迁运笔之高超。
   二、从“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到“设九宾礼于廷”
   在缪贤的举荐下,蔺相如得到了赵惠文王的召见,之后顺利地通过了赵王的面试,成为此次出使秦国的人选。蔺相如出使秦国的使命,是代表赵国与强秦斡旋,力求“以璧换城”或“完璧归赵”。在秦强赵弱的情况下,加之赵国于赵惠文王十六年时“谢秦不击齐”[9],背弃了“五国伐齐”的盟约,惹怒了秦国,此次出使入秦,要想圆满完成任务可谓难上加难。
   果不其然,在此事件叙述的开端,司马迁便直截了当地写道:“秦王坐章台见相如。”这句看似颇不经意的交代,实际上特别点出了接见地点——“章台”。章台,即章华台,是“秦离宫中的一座台观建筑物”[10]。据韩兆琦的译注,不在朝廷接见外国使臣,而在离宫中接见,有对该国的轻视之意。[11]不仅如此,秦昭襄王还将和氏璧传示美人及左右,戏弄使臣,足见秦王自恃国力强盛,待人傲慢。为维护国家尊严,蔺相如持璧睨柱,正气凛然地指责秦王“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进而提出了对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要求,并以玉石俱焚的决心迫使秦王不得不答应。
   “设九宾于廷”不仅说明接见使臣的地点由一般的宫殿台观改为正式的朝堂,而且“九宾之礼”更是“当时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九名迎宾礼官依次传呼引客上殿”[12]。蔺相如虽然明知秦王使诈,秦国城池终不可得,和氏璧也终不能予秦,但仍以生命为赌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以“呈璧换城”为由,换来了秦国高规格的外交接见。从“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到“设九宾礼于廷”,故事情节反转的背后,是蔺相如以智慧和勇气搏来的国家尊严。
   三、“鼓瑟”与“击缶”之辨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秦国对赵国的试探与挑衅从未停止。赵惠文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王迫于南下伐楚的压力,欲与赵国交好,于西河外渑池会盟。在“渑池之会”上,秦国君臣蓄意羞辱赵王,上演了一出出咄咄逼人的戏码,以试探赵国的虚实。已升擢至赵国上大夫的蔺相如,用自身言行有理有节地一一回击,不仅使赵国再一次在秦赵外交中大获全胜,而且让秦国君臣反受其辱、自食其果,其中最精彩的交锋回合当属“赵王鼓瑟”与“秦王击缶”。    这一回合由秦王的挑衅开始——秦王借酒酣的时机,对赵王提出“请奏瑟”的要求,赵王畏秦,不得已进行了鼓瑟演奏。不曾想蔺相如挺身而出,以秦王性命相要挟,逼迫秦王击缶,对秦国的挑衅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最终获得了胜利。仅从文本表层内容上看,赵国获胜是值得疑惑的:秦赵二国君主一先一后都弹奏了乐器,都是在外在压力之下,不得已而为之,一来一回之间,势均力敌,又何来赵国胜利一说?要弄明白这一点,需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
   (一)“鼓瑟”“击缶”本不应是诸侯王所为,且“击缶”比“鼓瑟”更为低贱粗鄙
   在《墨子·三辩》中,曾提及“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13]。从这段话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是有特定的适用阶层的。“鼓瑟”本是士大夫阶层使用的乐器,秦王“令赵王鼓瑟”,身为诸侯的赵王被迫当众鼓瑟表演,实为秦王羞辱赵王的行为;而“缶”本为“盛酒浆的瓦器”[14],后来演变为农夫击打的乐器,比及士大夫阶层的“鼓瑟”更为低贱粗鄙[15],在自身性命难保的威胁下,秦王被迫击缶,不仅“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挨了蔺相如一记重重的回击,颜面尽失,得不偿失。
   (二)“击缶”讥讽了秦国落后的文化,直戳秦国文化自卑的痛处
   《史记·魏世家》中,曾记述了同时期的信陵君对魏王的一段话:“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庆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16]由此可见,在东方诸国心目中,秦国缺乏礼义德行、唯利是图,是与“秦与戎翟同俗”造成的文化落后大有关系的。秦国虽在国力和军事上称霸一方,但在文化礼乐方面则始终被东方诸国轻视和不屑,不得不说此为秦国的痛处[17]。此外,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论及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乐舞时曾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18],由此可见,“叩缶”是秦地的本土代表性音乐,那么蔺相如在请秦王击缶时特意提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不仅把秦王拉下平民阶层进行击缶演奏,狠狠地泼回了秦王之前对赵王的羞辱,而且再次借两国会盟的平台提醒天下人,“击缶”这类粗鄙之乐是秦国的代表性音乐,现由秦王代表秦国上下进行演奏。这句话在讥讽之余无疑直戳秦国文化自卑的痛处,让秦王有苦说不出。
   由此可见,仅在“赵王鼓瑟”与“秦王击缶”的这轮较量中,蔺相如便以其智勇,给予了秦王两记重拳回击,加之廉颇在边境重兵设防,秦国君臣除了自食其果,也只能无可奈何。
   四、“忠恕观”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中的“忠恕观”出自《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9]此处的“忠”,是指忠于人、忠于事,衍生为忠于君、忠于国;“恕”指的是宽厚待人、推己及人,是孔子儒家思想核心“仁”的具体表现之一。本篇列传中的四位传主,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或“恕”,甚至二者兼备。
   在这篇列传中,蔺相如身为赵人,便一心系于赵,从未离开故国谋求高就,与战国时贤才游士为利所计、竞相奔走于四方投效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不仅如此,蔺相如还在赵国屡次陷入外交险境时挺身而出,一次次以性命相搏,以其智勇,保全了赵国的利益和颜面,无怪乎赵惠文王对其大力提拔。在拜为上卿后,蔺相如对廉颇的宣言挑釁不发一言,路遇廉颇即引车避匿,座下门客深以为耻,相与请辞。直至此刻,蔺相如才吐露不与廉颇争斗交恶的原因在于要维持“将相和”的局面,一切应“以国为重”,这又一次证明了蔺相如对国家之“忠”。面对之后廉颇的“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仇,与廉颇“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可见其以德报怨、待人宽厚。蔺相如以其“忠恕”,成为后世贤臣之典范。
   廉颇身为赵国大将,早在赵惠文王十六年,便以攻城野战之大功位居上卿。文中说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其“勇”不仅是征战之勇,更体现出忠君护国之“勇”。赵王前赴渑池之会,护送至边境的廉颇竟与赵王诀别,提议“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若非有大忠勇,常人是万万不敢对君主说出这类忤逆之言的,所以清代姚苎田曾在《史记菁华录》对此赞叹“廉将军之为社稷臣”[20];清代李晚芳在《读史管见》中点评此段时,更深入地认为“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21]。廉颇对赵国之“忠”,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之“忠”,是突破狭隘的忠君思想的“大忠”,令人钦佩。所以,当廉颇被后继的赵孝成王、赵悼襄王无故削夺军权后,但凡君主重新召用,便不计前嫌,出征攻伐,为赵国再立一桩桩汗马功劳。在被迫离开赵国,辗转魏、楚两国时,当赵王意欲重新起用廉颇,廉颇便用“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22]的举动,向赵国使者证明自己虽已年老,但仍可上阵杀敌,表达了重回赵国的渴望。无奈因小人馋毁而未成,廉颇至死都只能在楚国喟叹“我思用赵人”[23]。不得不说,廉颇一生之“忠”都系于赵国,不因个人境遇而改变,实在是难能可贵。
   综观整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本文在平实晓畅的语言之中,不仅塑造了蔺相如、廉颇等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形象,而且客观地渗透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解读本文,让读者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能体会司马迁《史记》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的传记作品写法。因此,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是我们今后可以多加尝试的文本解读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7.
   [3][4][5]王荣生主编.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4.6.
   [6][14][21]司马迁.史记(节选)[M].张大可,解读.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216.222.221.
   [7]鄢烈山.“门客文化”探源[J].社会科学论坛,2004(06):58.
   [8]陈直.史记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7.
   [9][16][22][2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297.307.495.495.
   [10][12]纪丹阳.史记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212.213.
   [11]韩兆琦.史记(全本全注全译):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5263.
   [13]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47.
   [15]韩建飞,毕于阳.《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1(04):53.
   [17]翟琳,任海林.《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2018(Z1):82-83.
   [18]潘慧惠,施明智,叶旦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1分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79.
   [19]陈晓芬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6:43.
   [20]姚苎田选评.史记菁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0:87.
   邱德璎,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多有学生就文本中不能自洽处提出疑问,虽然有些问题笔者难以给出令学生满意的答复,但我们师生广泛搜集资料,在求证中增长了见识,在探究中初步掌握了思考的路径,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从终身学习的层面看,某些问题的提出甚至能为学生以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基。由此可见,文本中的不自洽处在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中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的《窦娥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那么,记叙文如何“兴波”呢?下面介绍一些实用的做法。   一.悬念法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课文《一碗阳春面》
语文阅读教学力求达成人本化、生活化、生命化,这似乎已经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但事实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这条路似乎又走得相当艰难。一方面是由于语文教学免不了现实的功利性,另一方面也因为难以找到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方法。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阅读的文本本身丰富复杂,涉及面及广;阅读主体更是多样、多变,他们在知识积累、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各有不同。作为阅读引导者的教师
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如同一面旗帜,有着导向作用。教材与课标相互联系吸引着人们的思考与实践,部编本的编撰历时四年于2016年秋季投入使用,全国将有数百万初中生使用部编本。新教材伴随着深入基础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给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投入使用时间较短,这一輪的初中老师对部编本的了解不及人教版深入透彻,对部编本单元的组织结构(阅读体系、选文、助学系统、语文知识)、教材的体系结构(阅读、
【课堂导入】  师:1.电影具有神奇的力量,一个镜头,一句对白就可以动人心弦。影片里人物的一笑一颦,举手投足,在某个瞬间,震撼着你的心。前几天,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一起观看了一部主题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今天这节课借助《寻梦环游记》开始我们“任务驱动作文”的“寻梦环游之旅”吧。  “环游记”一:情节回顾  师:时隔七年,李·昂克里奇再次为我们塑造了一部经典——《寻梦环游记》,在这部109分钟的影片里
老舍在《想北平》中比较了北平与其他知名大都市的好处后,用一句平实的话自然收束: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而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提到“寒效的散步”时,也认为“在北方的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清福”一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带点自嘲自贬的味道,含什么都不用做,光享受之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清闲安适的生活”;《汉语大辞典
长期以来,我國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是“以读带写,读写结合”,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是“以阅读为本位”,阅读与写作是相割裂的,写作始终是阅读的附庸。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阅读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鉴于此,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意识,引导学生借鉴和模仿名家经典,学习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领,比着葫芦去画瓢,以此为基础再去创新,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就变得尤为重要。  阅读与写作的关
观察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可以说存在着“浅、少、低”的严重问题,学生把文言文与“佶屈聱牙、难读难解、枯燥乏味”划上等号,希望远离它,选择躲避它,一旦遇到它就不想读,“怕”学它!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能绕开文言文吗?学生“怕学文言文”,谁之过?在重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当下,中学文言文教学如何实施呢?笔者拟述管窥之见。  一、绕不开的文言文学习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先秦的诸子言论到明清
2017年5月23日,距“端午节”恰好只有一周的时间。我执教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于民俗的第二篇课文《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我以前教过多遍,而且听过许多名师的示范课,感觉都没能跳出“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语言”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大多基本一致:①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②品味平淡而有味的语言,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我总觉得,如此原地踏步走,不仅使得学生对学
文言文是古代优秀作品重要的一部分,高中文言文课堂思辨性阅读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环节。文言文怎样教才能培养学生思辨力?笔者认为采用质疑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引发质疑,文言文思辨课堂之根本   文言文思辨阅读课堂,首先是预习质疑。具体可先要求学生通过自查工具书扫除文言字词障碍,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研究一些精彩句段,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学而不思则罔”,此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