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对话·重构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7528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观察在听评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很多情况下,课堂观察并未伴随着听评课现场的分析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对课堂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本文尝试以一次语文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为例,从听评课主题的确立、听评课过程的探索、听评课成果的辐射三方面探寻以课堂观察提高听评课有效性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课堂观察;听评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8-0024-02
  【作者简介】邓莹,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江苏徐州,221003)教科室副主任,一级教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课堂观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研活动中,这已经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就笔者的听评课经验来看,我们的课堂观察虽然搜集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并未对教师改进课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主要表现在:1.学科内容角度的观察缺位。任何的课堂观察都不能脱离特定的学科内容独立存在,但在实际的教学研讨中,“一张观察量表包打天下”的现象比比皆是,使得我们的观察无法深入特定的学科领域。2.评课中互动结构失衡。在一线的听评课教研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教研员、特级教师、校长等具有话语权的权威人士,广大教师作为听众,很难对一节课提出自己的见解。3.还原课堂整体性的缺失。我们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是把一节课切割为若干的环节和维度进行观察,缺乏对课堂的整体性把握,最终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本文试以一次语文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为例,从听评课主题的确立、听评课过程的探索、听评课成果的辐射三个方面探寻以课堂观察提高听评课有效性的实践路径。
  一、听评课主题的确立——从冲突的数据中聚焦核心
  听评课的开展只有建立在教师需求的基础上,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才能使教师“自觉”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学生、教师目前习作学习和习作教学的现状做了一次调查。在对近3000名学生所做的调查中,有49.7%的学生觉得“作文很难”,56.7%的学生“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没有东西可写”和“肚里有话表达不出”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0.8%和31.6%。可在教师的问卷中,我们却发现对作文教学“毫无把握”的仅占7.2%,60.8%的教师认为教师主导作用在于指导环节,31.2%的教师认为在于讲评。教师认为对作文教学有把握,学生却觉得作文很难或对作文题目不感兴趣;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有指导,而学生却觉得没东西可写或有话不知如何表达。从这“富有冲突性”的数据中不难发现,我们的习作教学没有贴近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为学生实际中遇到的写作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也是小语习作教学多年来高耗低效的症结所在。
  二、听评课过程的探索——澄清冲突背后的观念
  1.量表——构建“学科本位”的观察支架。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是整个课堂观察活动的关键。在确定了研究主题以后,我们采取了“自上而下确立观察角度”(邀请专家把脉论证)、“自下而上细化量表的内容”(骨干教师合作研讨)的方式制定了“学科本位”的习作教学观察量表。由于课堂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课堂情境的生成性,量表注重实用性。围绕主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任务设计和过程指导”,量表分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教师的过程指导及策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效果、学生的合作学习及效果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又把观察任务分成若干个小点,为教师观察的逐步深入提供支架。
  2.主体——现场生成的异质组合。
  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来看,长期在同一研究群体的教师往往有相似的背景、思维方式,为了解决教师群体性质单一的问题,我们根据与会人员名单,现场“抽奖”产生教研团队。团队成员由区域内不同学校语文教师组成。基于量表的评价项目,我们把教研团队分为4组,每组6人。为保证观察的有效,课前由专家对量表进行解读,由组长分工,明确各组员的观察点。同时,为了使教研团队以外的教师也能充分参与,所有与会人员均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交流群,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实时互动。实践证明,这种异质组合打破了固有平衡,能够更好地形成一种理论与经验的互补,更加有利于教学策略和智慧的分享。
  3.对话——课堂观察的多元解读。
  ①同一观察任务的视角统整。“观念的澄清需要时间,要在流程上留出‘反刍’时间。”因此,此次教研活动我们摒弃了听课完毕马上评课的传统,而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教师们在观察小组中交流,教师们除了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数据,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提出改进的策略、办法。
  ②不同观察角度的思维激荡。听评课的过程应该是多元教育观念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允许不同的声音,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从中吸收合理的内容,创生出新的意义和价值。此次研讨活动是针对课文《挑小棒》展开的,教师让学生体验完后就动笔习作,对于此环节的处理,教师们产生了争议。有的教师认为“玩完游戏就开始写作,缺少教师的导学”;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应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指导,一来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二来掌握了学情,指导起来才更有针对性”……教师们争论的核心是怎样教学更有效。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不断冲击教师的固有思维模式,激发观察团队的集体反思力,让每一位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受益。
  4.重构——课堂教学的整体诊断。
  听评课中我们除了对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考量,还必须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整体分析,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路径”重构教学环节。例如,在《挑小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让冠军再演示一遍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动作分解”。在对此环节进行目标达成度分析时,教师们对这一方法提出了质疑。有的教师提出可以播放《疯狂动物城》中“闪电”的表現进行指导;有的教师认为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范文支架;有的教师则阐释了其他情境,由学生当堂表演慢动作,教师进行指导;还有的教师提出要对今天所教的方法进行迁移,继续追问“动作分解法还可以运用到哪些文章的写作中”,从而实现由“一篇带多篇”的习作教学……这种重构采用模拟课堂的形式呈现,更具指导性和启发性,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重构之余,我们还要引导教师们反思,这几种方法哪种最好?这又牵涉到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不断地反思、重构、再反思……我们的研究便可以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
  三、听评课成果的辐射——呈现可持续发展样态
  此次活动我们通过“小鱼直播”、微信平台实时向全市小学展示和推广。以开放悦纳的姿态融入教研,在合作与分享中共同找寻解决学科问题的办法,这种教研方式,对于教师群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以上所阐释的仅为一次教研的全貌,接下来执教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继续打磨,最终形成备课精品。
  这样的教研,它能让所有参与进来的教师在团队合作中经历课堂的再现,并在研讨的过程中进行课堂重构,最终实现教师“自觉”的专业化发展。
其他文献
记者: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看到您这样的精气神儿,我想到了两个词语:“童心未泯”与“青春万岁”。在您看来,这样的气质或心态,对您的教育生涯有怎样的影响?  王兰: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童心未泯”与“青春万岁”这样的心态也就是我一生中最主要的精神吧。它影响的不只是我的教育生涯,还是我的全部生活。这两个词语您提得也比较到位。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啊……一切的
【摘 要】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设立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笔者作为首位进站研究生浦香的学科教学指导教师,在为浦香从“学生”向“教师”的顺利转型提供一定帮助的同时,自身也在课堂教学和专业素养方面实现了成长。在这次教学指导活动中,师徒二人互利共赢。  【关键词】教师;个人魅力;抓重点;教学自信;教学自觉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獻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8-0020-
教书的时间越长,越发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此言不虚。当我愈要往里深究,就愈感觉到自己像是在把玩着无数的奇珍异宝。而此时的我,却仍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在没有走上教师岗位之前,我对它真的只有一腔热血,我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教师定义为“专业技术人员”。在我眼里,似乎只有律师、医生之类的工作,才配得上“专业”二字。医生动错刀,患者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律师说错话,公平就会受到挑战。而如今,我真正站在了三尺
【摘 要】本文从一名语文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对《相约星期二》进行解读,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在读懂“文”的同时,更生动真切地读懂了“人”。  【关键词】教学行为;生活哲学;生;死;爱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1-0070-02  【作者简介】程锐刚,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广东汕头,515100)教师,中学一级教
和许春良老师的逐步认识,是缘于那一次次省、市级大赛。他基本功扎实且谦虚好学、善于钻研,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实验操作,总是那么信手拈来、从容淡定,说课环节总能娓娓道来、侃侃而谈。他的课堂教学里透着灵气和智慧,实验中透出创意和妙招,常常从平常之处斜刺着开出一朵别致的花来,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总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我对许春良老师最初的印象。  之后共同参加了许多省内外教研活动,接触多了,我对许老师也就
【摘 要】 能使文章富有文采的方法很多,这里只选取了两种我们常见易学效果又好的方法。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平常不注意积累,脑中无存物,就是有再好的方法也不管用。因此请同学们日后多重视诵读,多积累好词佳句妙段。请记住:诵读才是硬道理。  【关 键 词】 高考作文;教学;考试  得作文者得语文,如何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需要的是一颗可以深深打动阅卷老师、感染阅卷老师的心,是一颗可以使之欣赏、喜
蔡明老师领衔的生态教育团队,有一些鲜明特征:行政部门挂牌的学术团体为主,个人名义上的师徒结伴为辅,组织形式多样;语文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中学为主,小学为辅,学段全覆盖;张家港为主,省内外为辅,学术影响力广泛辐射。这樣一支复合型的团队,作为领衔人如何实现有效的引领和管理?  “生命为本,向生而生”的生态教育思想,是这个团队共同坚守的教育价值方向,也是这个团队运作的基本思维方式。蔡明老师作为领衔人
【摘要】2014年3月26日在五中实验中学听了郑亚莉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让我不禁发出了“作文因细节而精彩”的感叹。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捕捉细节  现如今,不少老师和学生都发出了“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作文教学中,老师说什么,学生写什么,孩子们完完全全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思维被禁锢,灵性、悟性消失殆尽,写出来的文章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一副干巴巴的成人腔。2014年3月26日在五
1990年我从镇江师范学校毕业,在一所村小任教。1996年进入镇中心小学,同年在省级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我的第1篇论文,从此我便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地默默耕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先后被评为句容市骨干教师、镇江市骨干教师、句容市学科带头人等,并有30多篇文章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回想自己教育写作的经历,感触很深。  一、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2000年,我给自己定下了“教龄多少
【摘 要】 务实高效的校本教研实践,为教师专业发展成功导航,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也不断提高,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关 键 词】 校本教研;教师发展,专业  保利小学建校刚满一年,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学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思想,立足校情实际,全面构建校本教研体系。规范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升,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