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针对学生特点营造氛围,确定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信息,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积极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研究 建议措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应当重视教学研究,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度思考,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论述。
  一、语文教学应当针对学生特点营造氛围
  教学工作有别于一般的产生劳动,其显著特点是做人的工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反馈的过程,所以教学工作应当深入研究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既要研究共性年龄段的特征,又要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状况,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营造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初中生更加渴望展现自我,学习中表现出积极上进而又性格叛逆的双重特征。一方面,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针对学生特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要注重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语气温和、态度和蔼是基本要求,教学中的表达方式、遣词用句都要兼顾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营造竞争激励的氛围,初中生好胜心强,在学习中乐于比一比赛一赛,教师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学习竞赛、小组比赛、同层级竞争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竞争欲望和上进动力,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抓手,以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语文教学应当因人而异选择教学方式
  十个指头有长短,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而言,教师更应当明白这个道理。学生经历了小学阶段和初中前期的教育与教学,在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方面参差不齐,这就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了制约。一些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水土不服,制约了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因人而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从教学目标设定、课堂组织模式、作业检测要求等方面体现差异性,更好地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基础。在语文教学目标方面,笔者设置为ABC三个层级目标,分别对应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其中学困生以基础性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为主,优秀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拔高提升,确保每一个层级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状况保持一致。其次,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无论是设置的提问内容,还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思考提纲,都充分兼顾了层级特点,设置有不同难度的内容,既要保证学困生在课堂提问中有展示的机会,又要保证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有能够完成的任务,使教学工作能够兼顾学生全体。另外,在作业布置上充分体现层级差异,在数量和难度上有所区别,考核过程中也要采取ab卷的方式,让优秀生和中等生学困生区别开来,主要为学困生进行低难度闭卷测试,使他们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语文教学应当有效发挥补充信息作用
  语文课堂上受制于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所呈现出来的信息量特别是教材信息量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应当有效补充教学信息。首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整理各类教学信息,如和课文相关的数据图表、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资料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课文,有助于他们加深理解。另外,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积极补充教学的所需信息,从课文内容的影音展示到作者的奇闻逸闻、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各个方面进行补充拓展。可以想象,建筑类说明文配合视频演示,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比教师单纯口头讲解效果要更加生动。在一些科技类说明文的教学中,以动画模拟的形式直观演示相关科技发展规律,也可以强化学生理解的效果,化深奥为浅显,为教学活动赋予了更多的生机活力。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查阅资料、上网浏览信息,主动搜集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解决语文学习难题。
  四、语文教学应当体现互帮互助积极效应
  语文教师要密切关注班级不同群体的学习状况,学困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群体,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予以积极帮助之外,还要在课后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既要在思想上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在学习基础夯实、学习技巧点拨方面予以关心。教师在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巩固提升的同时,还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动员班级语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一帮一、二帮一、三帮一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解决语文学习基础方面的问题,提高学习方法的科学性程度,特别是通过传授自身学习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技巧,让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效提高技巧程度,这是大面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的有力抓手。笔者在这一项工作中注重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在宣传氛围上让大家明白班级是一个完整的集体,班级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帮助,落实到学习活动中就要相互弥补不足,使班级洋溢着团结协作互助的浓厚氛围,为学生互帮互助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
  五、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课外读写活动功能
  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读与写的能力培养,从阅读分析到作文写作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容量,显然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重视课外读写活动的促进功能,使其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拾遗补缺和互助互进的功能。一方面,笔者强化了阅读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课外书籍不少于八十万字,在阅读的数目上严格把关,让优秀的文学作品进入学生视野,将庸俗的书籍排除在外,保证了学生读书的质量。其次,要求学生将阅读中的心得体会收获提炼出来,既摘录语句语段进行积累,又提炼框架,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特色,内化吸收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另外,增加了写作训练的频次,不再局限于每周两节作文课的训练量,重要的是根据阅读要求进行仿写,将所学习借鉴的写作技巧有效迁移到作文写作活动之中,通过课外读写活动,既增加了文学积累,又提高了写作技巧,并且在高频度的作文训练中达到了熟能生巧的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开展分析研究并付诸教学实践,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文瑞.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之特色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0,(06).
  [2]周建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之初探[J].品牌(理论版),2010,(10).
其他文献
本文以日本王子造纸公司培育的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简称DD)与辽杨(P. maximowiczii,简称MM)的杂交品种(P. maximowiczii×P. deltoides,简称MD系列)MD110品系的两年生穗条为材
摘 要: 就目前国内多数高中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来看,仍着眼于文本教学,至于如何教学生“会读”,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方面则很少涉猎,在周围环境里,能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速度、学习态度、情感状态和监控水平及阅读材料本身等信息量变因入手,选择适合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实施阅读的方式、方法与手段,教会学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自主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的。文章对比了国外语文阅读教学和能
高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工作实际中,阅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就新课改下语文阅渎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见解。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结合十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的功利性扼杀了人文性。语文新
为了研究胡杨耐盐碱的分子机理,以正常生长和用4﹪NaHCO(W/V)处理过的胡杨为研究对象,利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通过Reverse Northern杂交获得差异表达片段,并对基因片
本文以分宜县为研究对象,结合有关生态林业的基础理论,在分析分宜县社会经济、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多维开发,提出了分宜县生态林业县建设
该文在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三北区森林状况改善程度和三北防护林区社会林业工程进行了研究.探索性的提出了"主体林种"和"防护成熟面积比"的概念,在此基础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我们学习汉字、学说汉语的基础课程。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成了当前教学的主流趋势。任何学科的教学改革都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此,在对农村初中语文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更需要结合当地教学基础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初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