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高政治课中加强传统道德教育的思考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4553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高政治课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对于职高政治课有着历史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将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成果与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公共政治课;传统道德教育;融合
  职高学生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之一,这一人群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职业高中对学生除了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存在着对高中学生思想和人格塑造的社会要求,也存在着高中生本身要求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的内在要求,这两方面的要求是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在职高政治课中,首要的是加强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当前职高的政治课存在着传统道德教育缺失现象
  当前我国职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全国统一的教材和内容,基本上满足了知识性、科学性和实际性的教育目标。但是这种教育理念采用的是重视人的社会属性而淡化了人的自然属性的教育方式。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和“知识化”,追求了至善化的教育结果,却忽视了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虽然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态还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道德水准滑坡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传统道德,它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兼收各家道德学说之长而形成体系,是既有理论研究价值又有实践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在职高政治课中,应当着力加强传统道德教育,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我国职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道德教育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职高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视
  辛亥革命以后,借革命的气势,由文化界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该运动对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传统道德的历史成果进行了近乎革命性的排斥。虽然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非进步成份进行了揭示以及对于西学的引入创造了条件,但是这种矫枉过正的偏激方式,以全盘反传统和全盘西化的方式来倡导新文化,其结果就是造成了群众思想的混乱和文化发展的断层。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将传统道德文化不加甄别一概列为“四旧”予以“消灭”,使传统道德文化在一个时代内被完全抛弃,致使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传统道德文化观念难以重拾和恢复。因为“历史的惰性”,当代的职高政治课虽然对于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刻意的恢复,但是力度还很不够。在职高政治课程的教材中,有关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较少,丝毫不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虽然优秀的传统道德成果近年来不断被发掘出来,但是职高政治课程中有关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并没有随之增加。职高思想政治教育未能重视传统道德的教育,对于修补文化断层和树立传统道德规范会有极大的制约作用,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二)追求创新性和时代性,淡化了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门大开造成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兴起了以消费和享乐为主导的意识潮流。一部分人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潮中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培养。这种现象在职高学生中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就是高消费、攀比心、注重享受、忽视道德人格的塑造等等。在职高政治课中,教育内容注重了创新性和时代性,比如“社会主义道德”、“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等等。但是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却相对被淡化,这是一种偏颇的做法,甚至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因此“以无知当个性”的事情时有发生。当前我国职高政治课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内容未能与传统道德教育相融合。正如近代思想家严复所说:“旧者已亡,新者未立,伥伥无归”。因此,职高的政治课应当以传统和历史为基础,把传统道德和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新道德的关系摆清,实现批判性的继承,消除文化和历史的断层。
  二、职高政治课必须重视传统道德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传承下来了巨大的道德精神财富,对这一笔精神财富应当积极研究开发。因为传统的道德是当代道德教育的历史基础,职高政治课的内容如果脱离了传统道德的内容,就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情感土壤。凭空创造出的道德要求,如空中楼阁,高不可攀,学生没有接受的主动性,必然行之不远。
  (一)加强传统道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对于职高学生的要求就是既要拥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体现着千年不灭的民族价值观和思想方式,对当代学生树德立人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倡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胸襟雅量等等。在当今社会这种“破”与“立”并行、各种思潮涌现的情况下,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利用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成果来教育学生,对于提高职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加强传统道德教育,能增强职高政治课的效果
  职高公共政治课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法律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当前职高的政治课多数情况下注意理论宣导和报告式说理,甚至只有形式而没有合适的内容,从而造成教育的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通过加强传统道德的教育,深入挖掘传统道德成果中的积极成分,通过合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关系,转变对学习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不正确的想法,使传统道德真正成为引导和约束学生行为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强化职高政治课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中华文化中的优秀道德成果十分丰富,在职高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传统道德要求,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优秀传统道德成果,产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敬畏心理,最终将实现踐行传统道德、热爱本国文化的教育目标。将道德与文化相融合而共同发展,在我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将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都成为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的深入,使得地理信息技术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样也使其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性工具。本文以探析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为题,对新课标环境下高中地理。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  就目前情况来看,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并不顺利。在現在的高中地理教
摘 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抓好课堂上的学生作文指导工作,才能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和运用语言。  关键词:作文;谋篇布局;运用语言  作文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涉及到各个方面,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起草一直到完成,都要经过反复的思考。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抓好课堂上的学生作文指导工作,才能针对学生作文中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中职教学中,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先到教育技术的含义和特点出发,具体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中职教学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影响,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对在中职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职教学;影响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音乐有启迪智慧,促进智力发展的特殊功能。研究表明:常听音乐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思维。每当人们欣赏音乐的时候,大脑总要产生不同的生活联想:或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或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或某种带有
期刊
“有效教学”这个名词是现今各个教育学科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到底何为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教学,简单的讲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音乐课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学习、工作,思路才会开阔;
期刊
新课改的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学生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超越自我,应对挑战,从而真正实现课堂高效、学习高效。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实现高效课堂呢?  一、唤醒求知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而这一好奇心就像沉睡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宝藏,有待老师和学生共同唤醒。一旦唤醒,它将以无穷的力量喷薄而出,不可阻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
期刊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如何阅读才更有收获;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才更有实效。经过深入的实验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走出困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那究竟如何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下面就谈几点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几点认识和心得,以供同行们讨论。 
期刊
摘 要:教师怎样用爱来教育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爱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既是教育的重点,更是教育的难点。要用爱来创设教育环境,使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  关键词:爱;成长;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教师的首要天职。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做人的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名老师,不但要奉献爱,而且要创造爱,让
摘 要:中学生喜欢玩,更好动,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事物的看法常常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中学生的兴趣、心理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还能将体育教学融入游戏之中,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身体发育的影响,不能负荷过大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参加运动的时间也不宜过程,不然不仅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是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政治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由于一些教师的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相关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新课改的进一步推广,本文从政治课堂生活化的角度简要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看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理性思考  新课改革的中心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政治课堂教学回归于生活化。经过长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