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问题驱动 培养阅读思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fIT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愈发注重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阅读时充分思考,领悟文本丰富的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以此促进思维严密性、深刻性以及批判性的提升。在此前提下,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其向更高、更远的层面跳跃,还能灵活调度“教”与“学”的关系,让课堂波澜起伏,妙趣横生。
  一、导读——巧设支架。激活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阅读离不开学、思、疑、问,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阅读,在认知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具体引导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经验、认知水平以及预习情况,进而把握文本特点,结合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确保学生有所收获。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即“哪些知识点需要互动探究适当延伸?”“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应该如何设问?”“直接提问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设计教学时,要以“问题”为主轴构建支架,明确课堂目标。
  如在教学《五人墓碑记》一课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问了十几个问题,质量参差不齐,协商之后我们选取其中三个问题,以此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深究:
  问1:通过阅读,我们都了解到了五人的义举令人敬佩,为什么文章在第三节的最后一句才写出这五个人的姓名?
  生1:作者在描写反暴斗争时,不止写了五个人,而是写了包括“五人”在内的“吴之民”,想要表达的是民心所向、正义所在,以此衬托出阉党的卑劣、无耻。
  生2:第三节在提及“五人”是被“阉党”看作“吴民之乱”而被杀害,这才一一列举其姓名,强调“五人”是“吴之民”的代表,以此特写,彰显其牺牲价值之大。
  问2: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吴地士大夫和市民在反暴斗争中行动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生3:这就表明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民众都信仰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生4:人心聚集之处就是正义所在,国有危难,匹夫有责,管他士大夫还是老百姓,舍我其谁?
  问3:看来同学们都理解得很全面,既然是这样,那文章为什么还要交代“故今之墓全乎为五人也?”
  生5:前一段结尾处有“傫然”以此,意为“聚集的样子”,而这里强调“全乎”就突出了这五人为正义而生、为正义而战,最后为正义而死,他们因为“正义”永远相随相伴。
  生6:显然,作者在这里歌颂了“五人”的英雄气概,不仅肯定了其行为,还赞扬了“贤士大夫”,表达了人们对其壮举的钦佩崇敬。
  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深入文本,推敲揣摩,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收获了独特体验,可见问题驱动的课堂实效。
  二、导练——主体合作。拓展迁移
  所谓“主体合作”,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师生主体合作,二是生生主体合作。无论是哪一种,都要以问题为导向,据此展开研究活动,促进解决。具体设计时,我们要紧扣要点设问,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促进其写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发展其多向思维。
  在学习《渔父》时,经过课堂交流,我发现学生认知水平良好,为了发展其思维,我加深问题难度,给其设置了一道探究题: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渔父已然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并且具有某种文化内涵,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考虑到问题难度较大,我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可以同桌探究也可以是小组讨论。讨论之后,学生给出两种结论:其一,根据《楚辞》对渔父的解释,是隐世埋名的志士,可以得出渔父代表的是清高、俊逸的人格理想;其二,对“渔父”一词拆字理解,“渔”表示垂钓;“父”通“甫”,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意为老年人辗转人世,历经沧桑,最终归于宁静,淡泊致远。由此可知,学生已经深入文本,逐渐把握其内涵。这时就应该趁热打铁,借助问题深化理解。于是,我在探究题的基础上二次引导:“对于渔父的形象,联系‘水’‘舟’,你有何看法?”
  生1:我知道《老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就表明道家“无为”的理想追求,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2:苏轼的《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蕴含着相似的精神。
  生3:不仅是这些,还有柳宗元的《江雪》,其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表明了相同的看法,同是小船,一樣的渔父。
  由此,通过主体合作,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不仅让理解更全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深刻领会了“渔父”这一意象寄托的情思,得意时兼济天下,报效国家,失意时归隐山水,悠然自得,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豁达通透,由古及今,时代感很强。
  此外,不仅要鼓励学生个性解读,还要引导其归纳总结,尝试迁移,举一反三。因此,日常教学时要注重宽松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宏观把控,让其不断提升,走向完善。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我就抓住豪放词的特点设计问题:“这是苏轼的一首典型的豪放词,你觉得它的豪放体现在哪些地方?”以此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结合文本归纳。独立思考后,我组织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讨论,一番争鸣后得出以下结论:豪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景物描写豪放,着重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像“大江东去”“乱石穿空”等;二是周瑜形象豪放,具体描绘集中在美满婚姻、儒雅风度以及卓越指挥才能等方面;三是感时伤怀豪放,词人生不逢时,空有一腔壮志,与其愤懑一生,不如举杯对月,一世逍遥。
  这样一来,学生就在问题的驱动下深入文本,抓住要点,充分感悟,不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瞻前顾后,全面分析,促进了阅读思维的提升,无形中培养了阅读能力,实现了学科素养的突破。
  总之,问题驱动是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打破传统,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突破局限,从新角度切入,深化学生思考。在具体设计时,要结合学情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作用,促进其体验、感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古诗文、现代文是阅读材料的主体部分,我们必须慎重处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根本目的  我们阅读课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素养)以及提高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能力(阅读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可能比阅读本身更为重要。阅读开展得好不好,阅读的“量”是一个衡量的标准,而阅读的”质”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标
生物药剂学是一门新兴的药剂学分支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的研究开发、药物制剂的体内质量控制、药物的分子设计与剂型设计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该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体内药物分析、数学等多个学科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之间的关系及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Nitrocefin法对该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108株大肠埃希氏菌分别进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的原因  当前,有些语文教师不够了解初中语文的教学情况,使得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特点和规律不能契合,影响了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部分教师掌握不了教学衔接技巧。有的教师尽管能意识到教学衔接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师都还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因此影响了语文教学衔接。一些教师受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在教学上是考什么教什么。有些初中教
本文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现状的分析,结合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的教学实践,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郑州轻工业学院崔光照教授领导的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信息安全中的信息获取与处理、分子逻辑电路及智能机器人等的研究工作。团队成员
潘庆玉曾说:“语文教育,应当开启语言作为符号世界的惊异力量,唤醒人自身的创造精神和意志自由,激发人们对于未知世界与神秘事物的无限渴望。”可见,如何引导学生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打开思维的闸门,唤醒探求的欲望,是提升语言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通过实践,发现活用“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在语言赏读教学中效果显著。  一、“做”比較,体味语言的微妙  洪镇涛老师主张,学习语文要多尝试换一换,调一调,增增、减减等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怎样做才能使患者满意,把中心办成让百姓放心的城区卫生院。方法:社区护士应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专业技能 并使之能良好发挥。结果:患者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恢复健康的心理、生理状态。结论:社区护理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使社区工作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 社区;护理;体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是整个社区
家电零售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经济特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家电零售连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批家电零售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近年来,我国家电零售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