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素以“泉城”享誉天下,当地美食以泉水为核心,济南人将泉水美食与鲁菜的精髓杂糅、提炼,创制出一种巧夺天工的菜品——泉水宴。
本城美食家王老虎,遍识天下美食,对糖醋鲤鱼评价颇高,觉得“只此一味就得了鲁菜的精髓了”。
早餐,油旋和甜沫是济南人的不二之选;到了晚上,吃烧烤、喝扎啤则被视为济南人一成不变的夜间活动。
而今,大明湖已经没有了湖民,虽然荷花依旧飘香,却更多地具备观赏性质,少了与民同乐的亲近感。蒲菜和茭白虽然脱离了大明湖的滋养,却在更大范围内得以生存,老城的餐馆内依旧少不了这几样菜品,食客品咂之余,仍能感受到老济南的泉水气息。
近些年来,济南人将泉水美食与鲁菜的精髓杂糅、提炼,产生出一种新的菜品——泉水宴。在泉水宴中,能够看到“明湖三宝”的影子,比如“奶汤蒲菜”,汤呈奶白色,浸润在其中的蒲菜,如雨后春笋般淡雅。同时,“奶汤蒲菜”也摒弃了传统鲁菜口味重、色彩浓的特点,更加清淡、明丽,与泉水的晶莹相得益彰。
“一城山色半城湖”——泉水宴还巧妙地将济南的名山、名泉融入菜中,好比经典的菜品“泉城八珍”,厨师凭借高超的刀工技艺,将食材雕琢得如同精美的工艺品,构成一幅如斯画卷:餐盘中婀娜的“荷花”次第盛放,涓涓清泉流淌,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林立在旁……另一道名为“明湖睡莲”的佳肴,则采用大明湖的新鲜莲子,用五花肉卷起,再用碗扣在盘中,四周以圆葱刻成荷花花瓣状,酷似一朵盛放的莲花,让人仿佛置身于大明湖的荷花丛中。
泉水宴吃的不仅是菜食,那些汇聚了济南特色的泉水美食,融入济南菜的机理,配以早晨打出的泉水,陪伴着这座老城。
有人曾经戏称鲁菜的特点为“咸乎乎,油乎乎,黑乎乎”,这是诟病鲁菜的一种说法,近些年来,以济南为中心的鲁菜博采众长,其中的经典菜肴,例如“糖醋鲤鱼”、“九转大肠”、“爆炒腰花”等,不仅在品相上有所改进,而且已在济南被发扬光大,流传甚广。
传统的鲁菜席上,遵循“参打头,鱼打尾”的上菜顺序,即第一道菜是海参,最后一道菜为鱼。本城美食家王老虎,遍识天下美食,对糖醋鲤鱼的评价颇高,觉得“只此一味就得了鲁菜的精髓”,“端上桌来,焦黄若金,昂头翘尾,其上挺之势,真如鲤鱼跳龙门一般,等到举箸,外酥脆而内软嫩,而且糖醋汁那酸甜滋味重重叠叠地铺在味蕾之上,在唇齿流连”。 不过,济南很多男性最钟情的菜为“九转大肠”,由于“九转大肠”的名称颇具江湖气,且菜名中有“肠”,往往给人肥腻的错觉,因此让不少女性望而却步。
相传,丁宝桢是一位美食家,喜爱烹调。一日,他微服私访来到大明湖,天近中午,早已饥肠辘辘。突然,一股诱人的香味飘来,他循着香气走进附近的一户农家院中,看见一名中年汉子正在灶房内炒菜,丁宝桢问汉子炒的是何菜,汉子答道:“爆炒鸡丁。”丁宝桢应邀品尝此菜后,只觉鸡丁细嫩,花生米酥脆可口,且咸鲜香辣俱全,吃完还让人意犹未尽。返家后,他重金把汉子聘为家厨,每逢远客到访,丁宝桢必用此菜作为压轴菜飨客,客人也百吃不厌。于是,这道菜逐渐流传开来,并以“宫保鸡丁”命名。
吃油旋,喝甜沫烧烤与“串都”的狂野之气
要想知道一座城市的美食与市民的相容度,并非置身馆阁,而是深入陋巷,搜寻那些与普通人关系密切的小吃。
曾经,有人评选最能代表济南的特色小吃,油旋和甜沫跻身前列。油旋以面粉为原料,制作时在薄面皮上抹上猪油和大葱,然后卷成螺旋状进行烤制,故此得名。烘烤好的油旋金黄酥脆,葱香味儿勾人食欲,用手指从油旋中心的漩涡处一捅,油旋便成为一圈一圈的窝状。
在济南,凡是贩卖小吃的地方,就有油旋摊位,著名的“油旋张”虽然是一家面积仅几十平方米的小店,但每天光顾的客人却络绎不绝。
大学者季羡林年少时曾长居济南,晚年仍对油旋念念不忘,因此家乡的亲友赴京探望他时,每每带去刚出炉的油旋。而季老最偏爱的还是“油旋张”,他曾特意为“油旋张”题词“软酥香,油旋张”,“软酥香”三个字将油旋的特色概括得十分到位。自此,“油旋张”名闻济南。
最后,他还写道:“吃把子肉的时候,我会矫情地想:如果没有把子肉,我还会不会喜欢这座城市?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喜欢。”魏新、把子肉、济南,三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渐渐地,我也生出了一些和魏新类似的想法。
要说济南各类摊贩的分布数量,以上三种本土名吃要让位于烧烤。烧烤在全国各地都有,却在济南被赋予独特的意义,当地媒体曾做过报道:“不曾喝扎啤撸串,别说你来过济南——请叫我‘串都’”,这几年,“串都”的说法已经广为流传。
夏天的夜晚,除了几条主干道和步行街,绝大多数街头遍布各类烧烤摊,大者数百张桌子,小者一张桌子,一桶扎啤。烧烤自然是以羊肉为中心,单是羊中上品——山羊肉做的烤串,济南人一天要吃掉7吨,想必还不止这个数字。烧烤和扎啤是一对“夫妻”,总是同进同出。有的摊点没有烧烤,只有扎啤、毛豆花生和凉拌黄瓜,俗称“扎啤屋”。可见济南人表面爱烧烤,其实更钟情于扎啤。
济南曾被某媒体称为“钝感之城”,这里夜生活贫乏,光膀子吃烧烤、喝扎啤,被视为济南人一成不变的夜间活动。如今,烧烤逐渐分出档次,街头出现了很多具有小资情调的烧烤店,可是无论如何,年轻人依旧光膀子喝扎啤,烧烤本色不改。
本城美食家王老虎,遍识天下美食,对糖醋鲤鱼评价颇高,觉得“只此一味就得了鲁菜的精髓了”。
早餐,油旋和甜沫是济南人的不二之选;到了晚上,吃烧烤、喝扎啤则被视为济南人一成不变的夜间活动。

而今,大明湖已经没有了湖民,虽然荷花依旧飘香,却更多地具备观赏性质,少了与民同乐的亲近感。蒲菜和茭白虽然脱离了大明湖的滋养,却在更大范围内得以生存,老城的餐馆内依旧少不了这几样菜品,食客品咂之余,仍能感受到老济南的泉水气息。
近些年来,济南人将泉水美食与鲁菜的精髓杂糅、提炼,产生出一种新的菜品——泉水宴。在泉水宴中,能够看到“明湖三宝”的影子,比如“奶汤蒲菜”,汤呈奶白色,浸润在其中的蒲菜,如雨后春笋般淡雅。同时,“奶汤蒲菜”也摒弃了传统鲁菜口味重、色彩浓的特点,更加清淡、明丽,与泉水的晶莹相得益彰。
“一城山色半城湖”——泉水宴还巧妙地将济南的名山、名泉融入菜中,好比经典的菜品“泉城八珍”,厨师凭借高超的刀工技艺,将食材雕琢得如同精美的工艺品,构成一幅如斯画卷:餐盘中婀娜的“荷花”次第盛放,涓涓清泉流淌,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林立在旁……另一道名为“明湖睡莲”的佳肴,则采用大明湖的新鲜莲子,用五花肉卷起,再用碗扣在盘中,四周以圆葱刻成荷花花瓣状,酷似一朵盛放的莲花,让人仿佛置身于大明湖的荷花丛中。
泉水宴吃的不仅是菜食,那些汇聚了济南特色的泉水美食,融入济南菜的机理,配以早晨打出的泉水,陪伴着这座老城。

有人曾经戏称鲁菜的特点为“咸乎乎,油乎乎,黑乎乎”,这是诟病鲁菜的一种说法,近些年来,以济南为中心的鲁菜博采众长,其中的经典菜肴,例如“糖醋鲤鱼”、“九转大肠”、“爆炒腰花”等,不仅在品相上有所改进,而且已在济南被发扬光大,流传甚广。
传统的鲁菜席上,遵循“参打头,鱼打尾”的上菜顺序,即第一道菜是海参,最后一道菜为鱼。本城美食家王老虎,遍识天下美食,对糖醋鲤鱼的评价颇高,觉得“只此一味就得了鲁菜的精髓”,“端上桌来,焦黄若金,昂头翘尾,其上挺之势,真如鲤鱼跳龙门一般,等到举箸,外酥脆而内软嫩,而且糖醋汁那酸甜滋味重重叠叠地铺在味蕾之上,在唇齿流连”。 不过,济南很多男性最钟情的菜为“九转大肠”,由于“九转大肠”的名称颇具江湖气,且菜名中有“肠”,往往给人肥腻的错觉,因此让不少女性望而却步。

相传,丁宝桢是一位美食家,喜爱烹调。一日,他微服私访来到大明湖,天近中午,早已饥肠辘辘。突然,一股诱人的香味飘来,他循着香气走进附近的一户农家院中,看见一名中年汉子正在灶房内炒菜,丁宝桢问汉子炒的是何菜,汉子答道:“爆炒鸡丁。”丁宝桢应邀品尝此菜后,只觉鸡丁细嫩,花生米酥脆可口,且咸鲜香辣俱全,吃完还让人意犹未尽。返家后,他重金把汉子聘为家厨,每逢远客到访,丁宝桢必用此菜作为压轴菜飨客,客人也百吃不厌。于是,这道菜逐渐流传开来,并以“宫保鸡丁”命名。
吃油旋,喝甜沫烧烤与“串都”的狂野之气
要想知道一座城市的美食与市民的相容度,并非置身馆阁,而是深入陋巷,搜寻那些与普通人关系密切的小吃。
曾经,有人评选最能代表济南的特色小吃,油旋和甜沫跻身前列。油旋以面粉为原料,制作时在薄面皮上抹上猪油和大葱,然后卷成螺旋状进行烤制,故此得名。烘烤好的油旋金黄酥脆,葱香味儿勾人食欲,用手指从油旋中心的漩涡处一捅,油旋便成为一圈一圈的窝状。
在济南,凡是贩卖小吃的地方,就有油旋摊位,著名的“油旋张”虽然是一家面积仅几十平方米的小店,但每天光顾的客人却络绎不绝。
大学者季羡林年少时曾长居济南,晚年仍对油旋念念不忘,因此家乡的亲友赴京探望他时,每每带去刚出炉的油旋。而季老最偏爱的还是“油旋张”,他曾特意为“油旋张”题词“软酥香,油旋张”,“软酥香”三个字将油旋的特色概括得十分到位。自此,“油旋张”名闻济南。

最后,他还写道:“吃把子肉的时候,我会矫情地想:如果没有把子肉,我还会不会喜欢这座城市?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喜欢。”魏新、把子肉、济南,三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渐渐地,我也生出了一些和魏新类似的想法。
要说济南各类摊贩的分布数量,以上三种本土名吃要让位于烧烤。烧烤在全国各地都有,却在济南被赋予独特的意义,当地媒体曾做过报道:“不曾喝扎啤撸串,别说你来过济南——请叫我‘串都’”,这几年,“串都”的说法已经广为流传。
夏天的夜晚,除了几条主干道和步行街,绝大多数街头遍布各类烧烤摊,大者数百张桌子,小者一张桌子,一桶扎啤。烧烤自然是以羊肉为中心,单是羊中上品——山羊肉做的烤串,济南人一天要吃掉7吨,想必还不止这个数字。烧烤和扎啤是一对“夫妻”,总是同进同出。有的摊点没有烧烤,只有扎啤、毛豆花生和凉拌黄瓜,俗称“扎啤屋”。可见济南人表面爱烧烤,其实更钟情于扎啤。
济南曾被某媒体称为“钝感之城”,这里夜生活贫乏,光膀子吃烧烤、喝扎啤,被视为济南人一成不变的夜间活动。如今,烧烤逐渐分出档次,街头出现了很多具有小资情调的烧烤店,可是无论如何,年轻人依旧光膀子喝扎啤,烧烤本色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