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课程意识,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632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读写序列课程意识”淡化、弱化,导致了教师“写作方法纵向归纳”的力度不强、“单元言语训练整合”的空间狭窄,“纵向表达能力提升”的效果不佳。对此,进行了小学单元习作纵向序列的探索,树立课程意识,尝试以“纵向序列”为习作教学发展点,解读教材,将单元习作以文体为类型确立专题,依托教材读写结合习得写作方法,单元习作整合提升,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
  关键词:课程意识;单元习作;纵向序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习作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新概念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别作文层出不穷,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作文训练的有效载体。但纵观身边大多数老师在习作教学训练中往往只注重本册本单元的读写点,“泛”而“杂”,在具体教学中多采取“零打碎敲”式的教学方式,基本处于一种“马不停蹄”和“蜻蜓点水”式的教学状态。从人教版的教材编写及实际习作指导方面看,当前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材习作要求缺少横向关联;二是教师缺失归纳开发意识。
  下面以“六年级上册习作一《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写景习作专题”为例,提出习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树立“课程”意识,通过整理归纳小学阶段“写景”类习作教学的不同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教什么”和“怎么教”,站在新课标的制高点,根据教材文体编排特点,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提高了习作教学实效。
  一、文本解读,寻找习作课程序列的引力
  侧重写景类记叙文的类文教学在中年级就开始了,学生初步掌握了写景文章的一般结构,以及描写景物的常用方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习作之一——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观察,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明确观察的任务,要求学生观察时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观察的过程变成亲近自然的过程、欣赏和陶醉的过程,引导学生细致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习作之二——走进音响世界,听到了哪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选择几种,前后联系起来,发挥想象,编成故事。
  六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记叙文文体意识,但大多数学生无法清晰地区分游记与写景的异同,在整体构思上无法区分,在描写方法上也无法区分。本次习作应该侧重游记还是侧重写景呢?是侧重直接描写还是侧重抒情想象呢?笔者进行了本组教材的分析,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二、课堂回放,传递习作课程序列的活力
  (一)教学目标从“散点开始”到“纵向提升”的转身
  有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充分重视目标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巨大作用。
  本次习作教学有三个目标:(1)能辨别写景文章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树立文体意识;(2)在回顾中清楚地了解小学各年级写景习作的特点,开拓习作思路,激活思维;(3)结合本单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体会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回顾梳理从“散点开始”到“纵向归纳”的转身
  审题,辨别写景、游记类别。首先根据本单元习作的两道作文题,从习作要求上来判断习作类别,然后回顾自己平时的阅读、习作,发现写景习作和游记习作有什么不一样?接着出示写景、游记文章,发现区别,明确游记是按游览顺序,记叙游览的时间、地点等,以记录游览经历为目的。
  (三)写作方法从“散点开始”到“纵向聚焦”的转身
  谋篇,合理想象出佳作。张志公先生针对过去语文教学比较关注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而面对语言实践的知识关注不够的状况,提出建立“一种桥梁性的学科”,将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教学与语言的实践知识教学结合起来。
  三、课后反馈,凸显习作课程序列的张力
  縱观课堂教学实效,“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是学生习作呈梯度成长的锁匙,是教师指导习作教学的航标。笔者认为要提高习作教学效益,教师在习作过程中要有“纵向归纳、提升、开发”意识。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精准定位:凸显文体的教学目标
  (二)靠船下篙: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三)提领而顿:习得最佳的习作方法
  树立课程意识,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实现小学生的习作从“水平发展”走向“纵向提升”,使习作水平和能力随着年段升高而“螺旋上升”,从而彻底改变“教师泛化作文,学生作文无梯度”的低效局面,努力打造高效的习作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薛利.课堂习作指导原则[J].小学语文教学,2011.
  编辑 高 琼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以我校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现状调查结果为依据,总结、分析了留守儿童监护、学习、心态等基本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教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教育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外出务工或经商人数增多,由此而形成的农村留守儿童也成了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生活、教育、成长等问题引
摘 要: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教学和学生课外玩耍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经常分组传接沙包等轻物,从而启迪了思维,制作了类似于沙包但有沙包不可比拟的“珠珠球”,具有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通过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敢拼敢闯精神和团队意识。  关键词:体育;自制器材;课堂教学  一、制作材料  工具:剪刀,大针,尺子;  材料:直径为7~10cm的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是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它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信息技能,对当前我国培养跨世纪的新人才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微课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着老师素质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 要:班级是老师与学生倾心交流的良好平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先正己,育知先育德。因此,班级管理,修身养性育人也。  关键词:常规;特色;耐心;钻研;奉献;细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班级是老师与学生倾心交流的良好平台。在管理班级时,我常常思索:“春雨润物细无声,我可不言胜有声?”“德高为范,学高为师。”育人先正己,育知先育德,育德先修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摘 要: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是当今学科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写作,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的写作是衡量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学阶段的写作是基础,对培养学生今后写作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成功的关键,老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习作教学更有效,可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
摘 要: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以及增长智慧等,阅读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阅读离不开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训练。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浅显论述一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  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读书,即阅读,对于个人
摘 要: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于城市地区的教育而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师资力量、教育环境还是学生素质等多个方面都不是一个级别上的。而导致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地区的交通不太方便,尤其是在一些山村地区,学生上学难、教师上课难的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其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远程教育体系的搭建,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提
摘 要:少先队组织是小学生活动组织中的重要部分,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少先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少先队活动课是一种素质教育的良好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领下自行制订活动的方案,让队员从活动课中得到锻炼,发挥出少先队员的创新精神,培养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课;实施策略   由于受传统学校教育的影响,少先队活动课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少先队活动
摘 要:分层教学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为教学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分层教学法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于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个环节中,这不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还将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一个良好的进步空间和成长途径。   关键词:分层教学;英语阅读;教师;学生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如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学校全面铺开。《义务教育
摘 要:语文是小学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素养的关键。学好语文不仅需要学生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主探究精神。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提问的重要性,并重点对其提问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便教师能够掌握提问技巧,问出精彩。  关键词:新时期背景;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重要性;策略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小学语文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对其也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