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间隔连续流动分析法用于氨氮在线监测

来源 :化工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气泡间隔连续流动分析(CFA)仪,以实验室CFA法为基础,通过对检测流程和蠕动泵泵速的优化,建立了氨氮CFA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在0.25~2.00 mg/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表水水样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0.8%~108.3%。采用《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6-2009)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测定结果满足《氨氮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2019)要求,可用于地表水
其他文献
选取我国北方某焦化生产集中区内两家典型焦化企业进行了VOCs采样分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计算了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占比,并据此提出针对性治理建议。有组织排放口、无组织排放单元及区域环境测得的VOCs组分依次为55、27、21种,分为单环芳烃、含氧VOCs、多环芳烃、烷烃、烯烃、卤代烃及其他共7大类别,以萘、茚、苯、甲苯以及几种二甲苯、三甲苯的同分异构体为主要成分。各有组织排放口排放的主要VOCs为萘、苯、甲苯、二甲苯、乙基甲苯、三甲苯,其中萘在装煤地面站、苯在脱苯洗净塔排放口、甲苯在脱苯洗净塔排
选取5个典型玻璃生产企业,分析了不同采样方式、燃料类型PM2.5的排放特征和源成分谱。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方式对PM2.5中的化学组分构成影响不大;玻璃行业排放的PM2.5中含量较高的无机元素为Ca,Fe,Na,S,Si等;含量较高的水溶性离子为SO42-,Na+,NH4+,Ca2+等;含量较高的碳组分为有机碳(OC)。通过构建PM<
因异形高品质仿毛涤纶长丝具有高异形度、常压低温可染性的特征,其加工效率和风格受到限制,存在预取向丝(POY)加工不稳定、异形度低,拉伸变形丝(DTY)毛丝多、效率低等问题.主
针对图像修复过程中,颜色纹理光学属性分离不彻底,以及在稀疏表示图像修复时字典设计单一,导致壁画图像修复结果易出现结构不连贯和模糊效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块核范数的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PCA)分解与熵权类稀疏的壁画修复方法。首先,采用提出的基于块核范数的RPCA图像分解算法,将壁画图像分解为结构层和纹理层,利用块核范数进行纹理
研究了存在不确定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问题。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会导致网络攻击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其中,对于一类不确定网络攻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不确定攻击情况下模态获取困难,将导致控制器模态与系统模态产生不匹配问题。首先,正常情况下所有智能体都是时间同步的并且以固定采样周期相互通信,当攻击发生时采用保持输入机制并且假定攻击持续时间是有界的,通过使用马尔可夫切换系统方法来构建该复杂动态系统模型。其次,通过解耦技术将原高维系统转换为两个低维的
针对传统去雾处理复原得到的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较低、整体颜色偏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像去雾方法,应用于海上含雾图像处理中。首先,获取含雾图像的暗通道及最小值图像,将含雾图像转换到HSV颜色空间计算各个像素点的颜色衰减率,对其按降序排序取前10%中的最小值作为亮暗部分界阈值,据此计算出HSV暗部图像区域(I_(HSV_dark))。通过引入变差函数来判断像素点是否来自于高亮区域,并获得基于变差函
多孔液体是一类具有永久孔隙的新兴液体材料,它将多孔材料优异的性能和液体的流动性结合在一起。具有永久空腔的造孔器(pore generator),可以完全由无机砌块单元、有机配体和无机节点的组合单元或有机砌块单元构成。本文根据造孔器的结构综述了使用无机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和多孔笼合成多孔液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指出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多孔液体化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应用潜力巨大。目前在气体吸附、异构体识别、多孔液体膜的合成等方面都有研究,有望在气体捕捉和分离、催化、膜材料制备等领域得到应用
采用两步法制备体积分数为0.005%~1%的Al2O3-TiO2-Cu/水三元混合纳米流体,粒子体积比为40∶40∶20。为了提高其稳定性,添加少量的PVP(0.005%)表面活性剂,并用XRD、TEM、紫外分光光度计和沉淀观察法共同表征纳米流体的稳定特性。测量温度为20~60℃的黏度和热导率,并与相对应的单一纳米流体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元混合纳米流体由于各种粒子的粒径和表面能不同,小粒径的Al2O3颗粒填充在大粒径TiO2<
为了获得新型HiPIMS稳定放电及制备优质膜层时的最优外部磁场参数,研究外部磁场变化对电-磁场协同增强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E-MF)HiPIMS)放电及沉积特性的调制过程。在其他工艺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外部磁场(线圈电流)对HiPIMS钒(V)靶放电规律以及V膜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字示波器监测HiPIMS放电行为,利用XRD、SEM、AFM、摩擦磨损试验机及电化学腐蚀法等表面分析方法,研究V膜相结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耐摩擦磨损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沉积特性。结果表明:随线圈电流的增加,基
针对车载网络、远程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需要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网络传输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经验回放的DQN(experience replay DQN,ERDQN)数据传输调度算法。该算法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降低网络时延和提高网络传输的稳定性。ERDQN算法在最后期限感知的传输协议(deadline-aware transport protocol,DTP)的基础上优化了发送端的排队策略,充分考虑了数据块的优先级和截止日期(Deadline),将其作为计算进入等待队列顺序的重要因素,解决了数据块丢失De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