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似数的再认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wang300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借助几何直观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实现数概念由点到线的突破。
  关键词:数感;几何直观;近似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88-01
  对数的认识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一个数能表示实际物体或事件的个数,这样的数称为准确数。一个数与原来的实际数相近的,这个数就称为原来数的近似数。学生对数的认识,最直观的就是一一对应,对应着一个具体的实物,在数轴上就是一个点。而要学生突破“数对应一个点”的信念,去体会近似数表示的是一个区间,实现“由点到线”的数概念的突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袁晓萍老师执教《准确数与近似数》一课,课堂上,教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结合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以一种更完整的数学视野去审视生活中的近似数。
  一、借助数轴理解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意义和区别
  课例片段:
  师:刚好2000本,大约2000本,两个2000,长得一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教师以数轴为媒,让学生自主点一点、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画出来。
  学生作品展示:
  刚好2000本,是准确数在数轴上就是一个点。
  学生对近似数大约2000本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通过展示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同学的对近似数的认识就是准确数附近的一个点,有的是两个点,有的是许多个点。
  师追问:你觉得大约2000本,最小点到哪里合适,最多点到哪里合适?
  教师的追问引发学生进一步深层思考,通过交流发现大约2000在数轴上标注不再表示的是一个点,几个点,而是1500到2500之间的一条线,这个区域内所有的数都是2000的近似数。
  黄朝峰老师在明师之道中也讲解过类似问题:0.5与0.50大小相等吗?
  如果0.5与0.50都是准确数,虽意义不同但小数大小是相等的,在数轴上标注是同一个点,所以0.5=0.50.
  如0.5与0.50都是近似值,数形结合,直观的表示出近似值在数轴上表示的是一個区域,不同精确度的近似值在数轴上表示的区域的长短也不同。也就是说近似值是0.5时(0.45与0.54这之间的红色区域),近似值是0.50(0.495与0.504之间的蓝色区域),都不能说与前者相等,而且一定被前者包含其中。
  二、同一个数可以有不同的近似程度,丰富学生的数感
  片段:教师出示187.
  师:187是不是近似数?
  大多数同学认为不是,因为学生认为近似数一般是四舍五入后整十或整百的数。
  生:只有加上“大约”“约”“接近”等字眼的数才是近似数。
  师:数学书的宽度是187mm,187是准确数吗?
  生:是的。
  让学生用不同精确程度的尺子找到答案,帮助学生进行深度辨析与思考。让学生对近似数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师:为什么一本数学书宽度是187mm,近似数却不同呢?
  生:选择不同刻度的尺子,近似数就不一样了,我选择刻度是10、20、30……180、190、200mm的尺子来度量,课本宽度的近似数就是190mm.
  生:我选择刻度是100mm,200mm,300mm……的刻度,那数学课本的宽度大约就是200mm.
  师追问:我选择最小刻度单位是毫米的尺子,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度是187mm,一定是精准的吗?
  生:如果刻度再细些,微米、纳米,准确数就不是187mm了。
  师:所以,现在你认为数学课本的宽度是187mm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生:近似数。
  三、近似数与准确数由境而生
  同样是187mm,选用测量工具的精确度不同,所取的近似值不同;而同一个数187,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
  拓展练习:1.一套科技书的价格是187元,2.客车距离目的地的距离是187千米,3.救援队进入灾区187小时,4.这本书一共187页,5.参加旅游的一共有187人。
  请选择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并说明理由。
  生:准确数是187元、187页、187人。
  生:187人,一个一个的数,都是完整的人,不可能多出半个或少半个。所以是准确数。
  生:187千米,187小时是近似数。
  师:说说理由。
  生:路是崎岖不平的,道路也有可能是弯曲的,测量的不可能是准确数。
  生:如果测量工具的刻度是1千米、2千米、3千米……,那么187千米,可能是准确数。如果用刻度不是千米,而是米、厘米、毫米,那么实际的结果可能比187千米多或差1毫米或1厘米,187千米就是近似数。
  生:救援队进入灾区187小时,有可能截止时间比187小时多1秒或多1分钟,所以187小时也是近似数。
  师:生活中的近似数很多,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有时是实际问题无需得到精确数据,都要用到近似数来表示,通过测量和估计的数一般都是近似数。
  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辨析,学生对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意义和运用有了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明师之道:近似值—雾里看花数花瓣,水中望月赵嫦娥.
  [2]《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历史是文科教学的重点内容,关系着学生的高考;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同步关注高中历史的知识教学和人文精神培养。本文根据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提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13-1  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旧以高考
完全倒装,如:Here came Emmons.  部分倒装,如:Never did Emmons expect it.  接着,结合学生以前接触过的倒装句及对以上例子的观察,师生共同探讨,归纳出如下一些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的语法规则。  here, there, now, then, out, in, up, down, away放句首,句子应完全倒装。  not... until..., not
摘 要:初中数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其中的一些数学概念和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往往只是记住概念的字面意思,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内容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数学结合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上的不足,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来进行抽象“数”的理解,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数学概念;教学应用  中图
摘 要:未来教室将各种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关键词:未来教室;课堂效率;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33-1  21世纪是一个
摘 要:在八年级物理社团课上,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题目,笔者通常采用探究性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性实验中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社团;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21-1  一、案例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社团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解决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
摘要: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但劳动教育在中学阶段处于被边缘化的困境,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以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劳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11-2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我国,劳动是每个公
摘要: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纽带,教师通过不断设置富有启迪性、探究性、拓展性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处于“困惑”、“探究”、“质疑”的心理状态,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相互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笔者结合实践案例“欧姆定律应用·测电阻”实验课,阐述问题导学法模式下寻求“教”“学”合一、高效物理实验课堂的些许教学感悟。  关键词:问题导学;问题设计;物理实验;高效课堂  中图分
摘要:指导学生写好情真意切、靓丽的佳作,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得忽视。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单元作文教学《写相互关爱的事》的教学实践,从指导学生紧扣主题、描写具体生动、使用名人佳句为文章增添亮点等几个方面,论述让学生的习作中充满爱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指导;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96-1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绘本的定义、特点,并提出了改进教师绘本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加强绘本教学的政策支持,正确选择绘本教材和确保英语绘本的地位等四项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63-1  绘本概念源自日本,原是日本对图画书的统称,绘本中图片和文字巧妙的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摘要: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正确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课堂;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