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分化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欧洲市场紧缩,及传统四季度淡季,光伏行业提前进入“冬季行情”。
  放眼全球,寒冷程度超出想象。三个月内,美国就有3家太阳能电池厂申请破产。
  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国内分析师都显得异常一致地悲观:“多晶硅价格自5月份以来已经下滑了将近50%,下半年的盈利状况只会更糟,估计大部分公司利润率都会变成负数。”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御冬?
  
  尚德、赛维:难兄难弟?
  先是10月初微博上盛传赛维(NYSE:LDK)已经申请破产,紧接着又传出尚德(NYSE:STP)老板跑路的消息。
  尽管最终证实这两条消息纯属谣传,但两家当事公司都承受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却是不争的事实。
  201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赛维总资产70.56亿美元,总负债41.27亿美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短期债务大约为22.14亿美元,而销售业绩却在下降。二季度销售收入4.994亿美元,环比下滑34.8%,同时毛利率由一季度的31.5%降为仅2.2%,二季度赛维净亏损8770万美元。
  在发布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赛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小峰认为,欧洲市场的政策不利和库存积压是赛维第二季度业绩糟糕的重要原因。
  而查阅尚德财报,财务压力同样不容小觑。截至2011年6月30日,短期借款16.66亿美元,但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只有6.48亿美元,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也只有190万美元,一季度为-1.402亿美元。由此可见,单靠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账面现金,很难偿还短期借款。
  此外,由于尚德持有大量银行贷款,仅二季度就需要支付银行利息3250万美元,但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仅为0.058。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最难熬的就是赛维、尚德这种组件商,由于光伏市场都在国外,受欧债危机以及国外政府补贴政策调整影响,下游光伏装机量放缓,这就会直接打击产业链下游的电池和组件生产商。
  更惨的是很多组件商跟上游多晶硅和硅片供应商签署的是长期合约,随着多晶硅现货价的急速下降,合约价已经远远高出现货价格。
  以尚德为例,2011年上半年净亏损2.59亿美元,其中1.2亿美元源于与美国MEMC公司解约。据悉,该合约源于2006年,硅片市场供应短缺,多晶硅价格一路高涨,最高时甚至达到了500美元/公斤,硅片的价格也达到了80美元/片。在此背景之下,尚德与MEMC签订长达十年的供应协议,协议价格 40美元/片。
  然而2009年,多晶硅价格一路狂跌到50美元/公斤,硅片也由80美元/片下降到2.4美元/片。而本刊记者得到目前最新的多晶硅报价为36美元/公斤,硅片价格为1.7美元/片。这让众多签了长期协议合同的光伏电池生产商苦不堪言。
  与MEMC解约后,令人意外的是,尚德对外宣布将发展硅片业务。而2010年底尚德掌门施正荣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还强调,尚德不会走全产业链路线。尚德的目标是走“IBM”路线,为客户提供“能源解决方案”。
  2011年3月,尚德出资1.3亿美元收购了硅片制造企业荣德新能源,这标志着一直坚持专业化路线的施正荣开始了妥协。
  但施正荣仍强调,尚德并不打算向上游走得太远,不会涉足多晶硅。“这个观点我始终没变,多晶硅就应该放到国外去做,中国除了西部地区,与国外相比根本不具备优势,发展多晶硅不是长久的模式。”
  
  英利:全产业链胜出?
  针对目前光伏行业的大面积亏损,英利绿色能源(NYSE:YGE,下称“英利”)外宣部门负责人梁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英利的生产及经营状况很好,公司提早对市场做了判断,尽量在各个环节收缩成本。”
  英利2011财年第二季度实现净营收6.8亿美元,环比增加27.4%;光伏组件发货量较上一季度增涨36.6%。净利润达到5810万,且毛利率22%,在所有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中位列最高。
  英利走的是全产业链模式,即囊括了硅料-铸锭-硅片-电池-组件-系统6个环节的生产模式。在英利共有6个车间,分别是硅料、铸锭、切片到电池、组件、系统集成。每个车间都是一个单独的业务,而又彼此是上下游关系。
  “现在全世界100%太阳能晶体硅光伏企业都在克隆我们这种模式。”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对于自己的全产业链模式显得很自豪。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中国光伏企业要想更好地控制成本,最好掌握完整的产业链。
  “但全产业链也不是没有弊端。”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王海生认为,目前行业整体环境不好,英利的全产业链策略并不能体现优势,反而在大部分环节亏损的情况下,做得越多亏得越多。从一定方面来讲,企业成本价格高于市场价格。
  此外,据本刊记者了解,光伏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线的投资巨大。
  一条投资1亿美元的100兆瓦的生产线,光投资上游的切片、铸锭环节就需要6000万美元;而且除了电池和组件环节外,越往产业链上游走对技术的要求越高,产业建设周期越长。所以只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能走全产业链的路线。
  其次,产业链上的有些环节譬如电池和组件,缺乏技术含量,进入门槛低,毛利率并不高,如果全线发展不利于其他利润率更高的环节的专业化。
  “从长远看,专业化应该是方向。”浙商证券分析师范飞表示。
  尚德董事长施正荣恐怕是最著名的反对全产业链的人士,其多次向媒体强调,多晶硅就应该放到国外去做。
  尽管今年光伏市场形势严峻,英利并没有放弃扩产计划,预计今年年底达到近2GW产能,出货量力争达到1.7GW-1.75GW。
  
  保利协鑫:坚决不涉足电池组件
  “公司三季报还未披露,不过多晶硅价格5月以来巨幅下滑,三季度业绩相较上半年肯定有一定程度下降。”保利协鑫(03800.HK)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但即便按照多晶硅最新的35美元每公斤的价格计算,公司还是能盈利的。”
  保利协鑫是光伏行业的后进入者,2009年通过并购江苏中能及实施后续扩产计划,超越赛维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
  保利协鑫曾对外宣称,2010年四季度,公司的多晶硅成本已能做到每公斤22.9美元,2011年度可降至22美元,而其远景规划目标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成本降至15美元。
  “22美元的成本已经接近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即便多晶硅价格再继续回落,保利协鑫仍有盈利空间。”
  保利协鑫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2011年月收入达到15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6倍;净利润35.5亿港元,同比增长3.5倍。
  2011年,保利协鑫再投资149亿元,将多晶硅产能由目前的2.1亿吨,增加到2012年年中的6.5亿吨,而硅片设施产能预期从现在的3500兆瓦提升至6500兆瓦。“规模的扩大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多晶硅的成本。”上述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本刊了解到的最新信息是,除继续对多晶硅扩产外,保利协鑫计划向最下游的光伏发电领域扩张。
  10月下旬,保利协鑫成立保利协鑫太阳能电力系统集成(太仓)有限公司。上述投资者关系负责人称,成立该公司的目的是为电站投资方提供集成服务,如把组件、光伏逆变器等产品组合起来,涉及一定的光伏及电力技术。
  此外,保利还联手鸿海集团,在山西大同建设300MW的太阳能发电厂。
  保利协鑫相关负责人称,“进入电站建设,一方面可以拉动上游硅料和硅片的销量;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今年出台上网标杆电价后,我们也非常看好国内光伏市场的开启,因此早做布局。”
  “电池组件环节技术含量低,纯属加工,毛利太低,此外如果我们进入这个领域的话,会跟我们的现有客户形成竞争关系,因此我们坚决不会介入电池组件环节。”保利协鑫高管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模式是只做两头,对于同行的全产业链模式不好评价,但目前这个模式是最适合保利协鑫的。”
  据了解,作为传统发电厂经营和管理起家的保利协鑫除了在美国营运11兆瓦的光伏电站,还在江苏省徐州市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装机容量达20兆瓦的光伏电站。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光伏发电的成本继续下降,产业链利润会向下游的发电环节转移。加上保利协鑫原本最早就是电力供应商,因此看好保利协鑫向最下游的拓展。
  
  产能明显过剩
  中国光伏企业的产能过剩已成事实。
  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已经达到30GW-40GW,仅50MW和100MW产能的光伏企业就有数百家。然而,就全球而言,2010年整个光伏市场的总装机容量不过17.5GW,2011年乐观估计大概是20GW左右。
  截至目前,国内光伏行业利润率从139%下滑到20%。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已有50多家太阳能企业倒下,1/3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将有30%的光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将被淘汰。
  有市场人士指出:造成这种行业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一些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便在目前资本金紧张的情况下,赛维仍然选择了在内蒙古上马新的光伏项目。11月1日,赛维在内蒙古投资100亿元的光伏项目开工。一期项目产能30000吨,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设周期约为24个月内,预计在2013年下旬建成投产。
  一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赛维的更大目的是获得投资配置的煤炭资源。在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装备制造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每20亿元配置煤炭资源1亿吨,一个项目主体配置煤炭资源最多不超过10亿吨。
  本刊记者了解到,通过这种非公开招拍挂的形式,企业可以选低于市场价格,获得煤炭资源区块。这其中就存在着高额的溢价。目前市场煤价约700-800元/吨,通常光伏企业除去自己耗能用煤以外,还会将一部分煤炭资源通过市场卖出,以获得高额利润。目前,赛维、尚德、保利协鑫等都在内蒙古有投资项目。
  据了解,在世界各地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以风能、太阳能、核电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低碳产业。2010年,天合光能(NYSE:TSL)、尚德、及英利均获得未来5年间,由国家开发银行的300亿元到500亿元不等的人民币或等额外币贷款授信额度。
  此外,地方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同样起到了助推的作用。2009年,湖南省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光伏发电和照明应用的意见》显示,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企业六项优惠政策,助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一是对光伏企业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0%;二是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税率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三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进口科研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四是对光伏发电和照明应用项目,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五是光伏企业缴纳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减免;六是积极争取出口关税退税等扶持政策。
  上述业内人士称,这样的现象在光伏行业中普遍存在,在税收方面,光伏企业国税的环节一般不能得到优惠,但地税方面,政府会依据其招商引资的紧迫性及企业投资的力度给予其力度不等的税收支持。
其他文献
保健因素是一种纯理论的学者见解,它不仅在企业界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今后也会在高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都会出现人力浪费、工作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其中,电力行业也在这样的发展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充分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日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
让学生亲近英语,主动的学习英语.创设全新的课堂模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应用情趣教学让人文主义思想走进中小学英语课堂,创设英语情景,尝试“师生共情”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工科类高职院校中资源勘察类专业的法学教育还存在问题,高职法律教学其实是一种具有很高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其教学重点在
盛大网络回归A股,绕不过一个堪称世纪性的难题——VIE。  但陈天桥有足够的理由自信。就在盛大网络宣布私有化退市前夕,康鹏化学在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创办的春华资本集团(下称“春华资本”)支持下,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退市成功,并计划启动回归A股之旅。  更令陈天桥振奋的是,其浙江老乡周庆治的南都电源公司,从新加坡退市后成功回归A股创业板,融资高达20亿元, 而当初私有化要约收购股权时花费仅为274
五年制高职教育现在正蓬勃发展,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所有教育者的研究方向,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和将来的社会生存
工程防水是一个系统管理工作,在这个系统工程中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维护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防水工程的质量,造成工程发生渗漏。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将自己作为一个品牌去经营。城市品牌的打造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发展迅猛且越演越烈。一个好的城市标志加上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企业要想成功,企业管理当然很重要,可如何做好呢?一、培训应是有需求(个人或者组织需求)才培训,培训要注意差异化和培训效果,“有付出,没有收益”的事情,只有不懂经营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