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期末考试作文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anie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校组织了一学期一次的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下面是作文的原材料: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一进门,他的头不小心被狠狠地撞到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停地用手揉搓自己的脑袋,一边有些恨恨地看了看那比他身高略要低矮的门框。没想到,出来迎接他的老人恰好看到这一情景,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很痛吧!可是,这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机动车驾驶有这么一条规定:换挡时禁止低头看变速杆档位。特别是在城市道路驾驶或高速行驶时,低头看变速杆的档位容易使方向跑偏,发生交通事故。
  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材料分析
  作文给的是一则材料,当然,前提必须得要读懂材料,可大部分学生压根就没读懂是什么意思。是材料出的太难了吗?不是啊!
  出题人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只要静下心来仔细读原材料,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出题人虽然给的是两则材料,但这两则材料有一个共同的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正是我们写作的最佳角度。比如第一则材料,抽出核心内容就是,富兰克林让比他身高略要低矮的门框撞了脑袋,而出来迎接他的老人说这恰是他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那给他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生平也许会明白:本杰明·富兰克林日后成为了美国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看来,他真的是领会了老人这句意味深长地话,也即“该低头时要低头,不然会让比自己矮的门框撞了头”。再看第二则材料:我们知道每一个句群或段落,它都应该有一个主旨句,通常这句话要么在开头,要么在结尾。而这则材料的中心句恰恰应该是开头的那句话,即“机动车驾驶换挡时禁止低头看变速杆档位”,后面的话是对这句话的一个解释。此句有个关键词“禁止低头”,显而易见,在高速路上行驶时低头看变速杆的档位容易使方向跑偏,发生交通事故。现在把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整合到一起就会找到一个共同的契合点,即“要懂得低头,学会谦虚”;“要学会适时的低头”;“做人要懂得能屈能伸”;“该低头时要低头,在有些时候是不能低头的,会丧失尊严的”等等。以上这些见解,既可以作为文章的观点,也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
  1.书写很不规范。现在高考的网上阅卷对书写“认真、规范、工整、好认”这一点的要求相当严格,很多考生都在这上面栽了跟头。可是“屡教不改,屡说不听”。
  2.字数不够。800字怎么都写不够,知识面狭窄、匮乏可见一斑。
  3.不会论证。想到哪,写到哪,缺乏基本的逻辑论证能力。
  4.偏题跑题严重。完全凭感觉抛开材料,信马由缰,根本不能领会出题人的意图。比如这次期中考试作文,单从他们拟的题目上,如《做事要目视四方》《瞳孔里的世界》《成功源于细节》《做事要专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会取舍》《寻找自己的位置》《珍爱生命》《在“挫折”中成长》《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学会忍耐》《小议“经验”》等等,就能看出问题多么严重。
  5.盯着现象,无视本质。阅读材料浮光掠影,抓住个别字句任意发挥,对材料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清其内涵,致使观点浅显或与材料貌合神离。
  6.抓住局部,丢掉整体。论点只抓住了材料中的某个局部,忽视了材料的整体和主要意思,这样的论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太牵强附会,不得要领。当然在此次考试中,也发现了一大批写作尖子,如:
  三、优秀作文
  适 时 低 头
  新疆五家渠高级中学高二7班 薛莉君
  我们曾赞叹于梅花之傲骨,翠竹之不屈,他们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不肯低下它那倔强的头颅。但是,我认为,学会低头,适时低头,也不失为一种高尚的品格,也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低头并不是一种丧失颜面、令人羞耻的事,而永远昂着下巴,也不会让别人觉得你有多高大。真正的智者,是懂得低头,并且明白何时低头的人。
  楚汉相争,项羽军力雄厚,年轻气盛,与他相随的也是一群忠义之士,为何故事的结局却是刘邦独尝胜利的果实?其实原因很简单,只因他懂得适时低头。
  鸿门一宴,有多少人深知那是一个圈套,刘邦心里也是十分清楚,况且,他先入主函谷关,理应为王,完全没有必要去赴宴,去冒险。但是,他去了并且是为请罪而去的,此时,他选择了向项羽低头,以一个道歉者的姿态出现在项羽面前。然后在宴会中途,借口如厕,以一个逃兵的姿态脱身,从而幸免于难,为大业奠定了基础。试想,若是刘邦没有向项羽低头,降低姿态前去赴宴,以项羽的性格,岂会善罢甘休,必会举兵进攻;若是刘邦一直坐于席位中,没有放弃身份,低下君主的头颅,骑马逃跑,那么他难保不会身首异处,最终,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只因他适时低头,才抓住了机会,从而助他完成了大业。
  可见,低头并不会使你显得懦弱,相反,低头只是你用来迷惑敌人的手段;低头是为了抓住机遇,积蓄日后昂头的力量。
  美国之父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前辈,却因为门框有点矮而撞到了头,但是,这却让他明白了要学会低头,要适时低头。这对他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使他赢得了美誉,获得了成功。
  三国鼎立之时,魏蜀吴实力相当,此时,刘备作为蜀国的君主,却不以权力压迫,而是低下头,放下身份,三顾茅庐,最终获得贵人相助。
  刘邦,刘备,富兰克林……太多的事实证明一个懂得低头的人,是一个善于观察时势,懂得把握机会的人。不要以为低头乃懦夫所为,大丈夫皆是顶天立地。其实不然,能屈、肯屈的才是真正的好男儿,才会获得属于自己的辉煌。
  适时低头,你会发现,原来这里也有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
  (指导老师:徐金凤)
  低头的智慧
  新疆五家渠高级中学高二6班 王蓉
  当我们仰望星空,浩瀚的天际给我们以震撼,那浩渺无际的星空笼罩着大地,万物皆在他眼下,这不正像年轻气盛的我们吗?一心只望着远方的高塔,眼下的一切却不放在眼中。然而生活总像一把无情的鞭子,在一次次的打击磨砺下让我们真正懂得生活的道理,明白原来低下头并不等于怯懦,低下头才能让我们更好的走向成功。
  一位年轻人在取得他的博士证后出来在社会中找工作。他原本以为以他的文凭应该可以轻松容易的找到一份待遇很好的工作。然而令他意外的是,他碰壁了。一次次的投简历,一次次的面试,可是结果都让人失望。几个星期过去了,它由原先的自信满满,雄心勃勃变得灰心丧气。然而,不服输的他找到公司的管理人员问明原因,原来,在许多大公司中,虽然他的学历很高,但他也只是一个刚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的毫无经验的大学生,然而他心高气傲,不愿去应聘一些小职位,公司也不愿将大职位给一个大学生,由此导致如今局面。在家反思几天后,他毅然决然来到一家公司,拿出自己的本科证,干起了最基础的工作。两个月过去了,公司经理发现他比一般的大学生更有能力。这时,他拿出自己的研究生证,于是,他升职了。升职后的他更加努力工作,从基础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公司发现他是个人才,不断给他升职,终于有一天,他拿出了自己的博士证书,此时的公司已经完全相信他的实力,他也得到了他应有的待遇,获得了成功。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年轻人一直坚持自己的身架,不愿放低姿态去应聘小职务,而是一心想着飞上高楼一下成功,他的结局又是怎样呢?也许是一次次碰壁后的心灰意冷,失去斗志浪费时光从此庸碌一生。由此可见,低头有时也是一种进步。低下一直高昂的头颅,也许眼下的风景也很优美。
  在广阔深邃的海洋中,有这样一种生物,他没有坚硬的外壳,也没有锋利的爪牙,但却可以生活得很好,在处处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中生存下来。这就是章鱼。章鱼柔软的身躯,特殊的身体结构让他有种特殊的本领——可以很轻松的穿过极小的缝隙。当天敌来临,逃命的章鱼可以穿过比自己身躯小很多的岩缝,由此保住性命。
  章鱼是聪慧的,在生命的危急时刻,他可以低头,去躲进很小的岩缝保得性命。若他只是一味的向远方空旷处逃命,恐怕早就成为猎食者的腹中餐了吧。
  美国之父富兰克林被比他低的门框撞了头,由此也懂得了该低头时就低头。有时候生活也像是一扇门,也许比你要矮上不少,有些人不愿低下自己的头,因此被撞个头破血流也过不去这个坎。然而真正的智者明白,只有低下头,看清脚下的路,才能更好的迈过那道坎。这时你会发现,迎接你的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低头是一种智慧,以退为进才是真正的智者!
  (指导老师:徐金凤)
  四、启发与思考突破瓶颈的方法
  对这种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异形同质的材料,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材料,采用异中求同的方法进行立意。具体做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再如:
  材料(一)百米赛跑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磨合期高速行驶,新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驶时,就会力不从心。
  (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
  [分析]材料(一)讲田径比赛,要根据距离确定起跑的速度;材料(二)讲开车,新车在磨合期不能开的太快;材料(三)讲人才培养,神童教育不利于人才成长。三则材料形式各异,但都涉及到了“速度”的问题,即,欲速则不达,凡事要适度。这样,异中求同,抓住适度这一切入点,就可以从按规律办事等方面提炼出相应的观点,正确立意。
  作者单位:新疆五家渠市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人口出生率降低、医疗水平提高、社会福利增进、生活质量提高、人口寿命延长等现象将中国匆忙带入了老龄化社会。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
【摘 要】阅读,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教师很容易操作的方法,同时,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和成绩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许多令语文教师感到无所适从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可以说,它是语文学科一剂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成绩 方法     对于教师职业来说,可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难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多,遇到的困惑罪多,体味的苦处做
【摘要】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的生成都是在课堂教学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同样应该重视生成型课堂的构建。构建生成型文言课堂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在质疑中生成,在探究中生成,在拓展延伸中生成。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生成型课堂质疑探究拓展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同一个时空由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于言语学习而生
文言文教学有两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即"文"与"言",二者不可偏废。本文针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既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还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需要科学系统的培养提高。本文以议论文文段写作为例,阐释了训练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欣赏文段提高度,模仿写作练思路,总结评比明得失,同时还论述了训练的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本体性知识,要掌握跨学科知识,要掌握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等条件性知识;要有强化非智力因素教育功能的能力,要有新的驾驭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沟通能力,要有教育研究与自我反思的能力,要有创新和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建立健全能够适应新课程需要的专业情感,
本刊讯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日前,陕西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分别是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农药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
文学作品解读题是高考语文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针对学生普遍得分不高的情况,时这类题目的答题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概括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公式”,让学生便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