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对黄籽双低杂交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差异均极显著;施氮量300~375kg/hm2与0~225kg/hm2的处理间病株率差异显著和极显著,病情指数差异极显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以施氮量375kg/hm2的处理最高,平均为15.19%和13.21,不施氮的处理最低,平均为7.04%和4.62.菌核病危害造成减产,施氮量0~375 kg/hm2的处理产量损失率平均为3.56%~18.29%;施氮量、病株率、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适宜施氮(纯N)量为150~225 kg
其他文献
<正> 冀无2031由河北棉花育种合作组采用低酚与有酚棉寒本杂交,病圃连续选择,南繁加代筛选,反复异地鉴定等方法培育而成。1992年3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正> 近年来,江苏省沿江、沿海及里下河地区的棉花生产已由一年一熟及麦套移栽向麦(油)后移栽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北方短季棉品种的育成和引进,江苏省麦(油)后棉面积已超过棉
采用预处理液[40g/L蔗糖+300mg/L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60mg/LAl2(SO4)3+100mg/L赤霉素(GA3)]对百合切花进行保鲜效应研究,预处理液保鲜效果明显,能延长切花瓶插寿命3d,增加鲜重,增加花瓣可溶
<正> 一、粮棉两熟制演变的现状四川丘陵棉区历来是粮棉两熟制,80年代前,棉花前茬豌豆约占60%,麦类占30%,其他占10%,骨干轮作方式是:豌豆—棉花—小麦—甘薯,即两年四作,当时
几种农药对二代棉铃虫防效试验王培智,周合声山东诸诚市棉办李坚,王志娜,汤志军山东诸城市棉麻公司棉铃虫是我国北方棉区危害棉花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用药不当,增强了棉
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晴隆县委、县政府在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决定把草地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作为农民增收的重头来抓。晴隆县在草地畜牧业发展中,通过
<正> 在杂交棉花研究中,除印度用人工去雄杂交外,国内外都是采用以雄性不育为基础的三系法和两系法,来选育组合和生产杂交种子,由于这些方法受恢复和保持关系的制约,配组不自
针对修文县久长镇的气候、地质条件,挖取旱地黄壤的三个典型剖面,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对区域内的农耕地土壤进行了农化性质的分析.对区域土壤特性,提出了
<正> 1990~1991年为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试第12轮,供试品种4个,以泗棉2号为统一对照,以各地省级区试对照种为第2对照,共设16个试点。统一试验设计,纤维品质统一由上海市纺织纤
<正> 棉花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不受基因型的限制,因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结合可以开辟一条简便、高效、直接的遗传转化体系。棉花茎尖培养,前人已有报道,但他